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国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本文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2007——2009年的就业情况入手,从总体情况、就业形式、就业行业、就业区域、供需比等5个维度分析其就业状况,并作主因探讨,最后对如何促进重点师大本科毕业生更为充分、优质就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对策
在我国100余所师范院校中,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师院校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所,近年来每年共培养近4万名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全国重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其就业状况与其人才质量是否匹配,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可以探索全国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为其进行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改革提供对策参考。因此,笔者特对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该校2007——2009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注:初次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当年9月1日)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同期对比研究。
二、 研究结果
1.总体情况
华中师大2007届、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分别有3102人、3581人、3525人,初次就业率为91.97%、92.27%、91.01%,较为稳定。
2.就业形式
从统计结果来看,“签约”与“升学”是该校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形式。已就业毕业生中,以“签约”形式就业的一般占70%左右;其次是“升学”,其比例在22%——28%之间;“出国(境)”比例则不超过4%。从就业形式的年度比较来看,2008年签约比例最高,占75.12%;2009年的升学比例和出国(境)比例均为最高,分别占27.37%、3.74%。从就业形式的学生类型比较来看,非师范生签约比例比师范生高出1~3个百分点(2009年除外);师范生升学比例比非师范生高出2~4个百分点,而非师范生出国(境)比例则比师范生高出1~3个百分点(见图1)。
从就业形式的专业比较来看,运动训练、美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特殊教育、体育教育、旅游管理等10个专业的签约比例一度高达85%以上,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音乐学、音乐表演、美术学、艺术设计等艺体类专业至少有两年超过85%;而生物技术、教育学、心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政治、法学、社会学等8个专业签约比例则低于50%。在升学方面,生物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俄语、学前教育、历史学等10个专业升学比例一度高达40%以上,其中教育学、心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物理学至少有两年超过40%;与之相反,上述签约率较高的艺体类专业则普遍为升学比例最低。
3.就业行业
(1) 就业行业总体去向
从表1可看出,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总体上以事业单位和企业为主,除2009年有所回落外,2007、2008年均达签约就业毕业生的90%以上。在事业单位内部,到高校就业的比例下降明显,基础教育系统略有下降,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总体下降。在企业内部,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显著,到三资企业就业则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到其他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2) 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单位流向
因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以基础教育系统和企业为主,本文在分析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单位流向时,主要考察其在基础教育单位和企业内部的分布情况。为便于分析就业单位性质结构,我们将基础教育单位分为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三个层次,其中,一级单位指全国百强中学、省级以上示范性教育单位、经济发达地区地市级以上城市的重点教育单位、经济发达城市(含百强县)的教育单位,二级单位指县(县级市)级重点教育单位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的教育单位,基层单位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单位和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
表2显示,超过80%的师范生选择在基础教育系统工作。其中,在基础教育系统,接近50%的毕业生在一级单位工作,超过30%的毕业生在二级单位工作,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比例趋向上升;在企业工作的师范生中,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总体占15%左右,到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较大。
表3显示,约有15%左右的非师范生选择到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且以一、二级单位为主,同时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企业尤其是其他企业是非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流向,从年份上来看,到国企、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呈现一升一降的态势。
4.就业区域
从图2可知,该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2.66%;其次是华东地区(13.65%)、西南地区(6.36%);“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所占比例较小,仅为7.33%。从年份方面比较,到中南地区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到华东、西南、西北地区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以该校所在省份湖北省为例,三年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8.69%、50.58%、36.84%,其中2009年降幅较大。此外,比较毕业生在三大经济区域的流向可知,其在珠三角经济区的就业比例最大,从2007年的17.10%增长到2009年的20.82%;其次是长三角经济区,三年平均就业比例为5.91%;最后是环渤海经济区,保持在5%以上但呈略降趋势(见图3)。
5.供需情况
根据统计情况,该校本科毕业生供需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6以上,2007年为1∶6.65,2008年为1∶6.30,2009年为1∶60。其中,英语、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音乐表演等专业供需比多次达1∶8以上,但也有哲学、社会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国际政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下。
三、 分析讨论
1.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稳定,师范生初次就业情况好于非师范生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考察一所院校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即使受金融危机影响,该校初次就业率仍保持在91%以上,反映出该校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地位。但在师范生、非师范生的就业结果中,可以看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2009年师范生初次就业率比非师范生高出近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该校老牌的师范专业在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根据社会需求新办的非师范专业被用人单位了解和认同的程度不高;二是部分非师范专业建设未能跟上,与市场接轨的力度不够,未形成市场影响力。如何突破非师范生就业瓶颈,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2.毕业生就业形式结构合理与专业差异明显并存
统计结果显示,“签约”、“升学”、“出国(境)”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且以签约就业为主流,升学次之,说明该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结构合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既有绝大多数学生学以致用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也有一批学生继续求学深造。从专业之间的比较来看,多数专业在“签约”与“升学”方面的比例较为协调,但也有部分专业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现象,如艺体类专业签约比例高、升学比例低;一些需求量较少的专业升学比例高、签约比例低;甚至有个别专业基本上已失去市场,毕业生靠跨专业考研和“不对口”就业为主要出路。就业状况反映在专业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是毕业生就业矛盾运动的结果,较为正常,但若悬殊过大,则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3.毕业生就业行业和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基层就业比例加大
从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其他行业就业比例上升的结果来看,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和途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表明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教育行业和企业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部队、城镇社区、自由职业等其他行业也是其职业选择。
从对主流行业的分析来看,教育行业和企业是该校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校本科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系统就业以中高端市场为主。三年中到一、二级单位就业的师范生、非师范生比例分别达78.66%、80.42%。这一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系统的去向构成是符合该校当前办学定位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的要求的。(2)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在教育系统内部,到高校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到基础教育系统就业的比例稳中有升,在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增长较快。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中学教师硕士化,小学教师本科化”已经成为现实。(3)其他企业即中小企业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在企业的主要流向,而到国企、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有待提升。尤其是2008年以来到三资企业就业比例减幅较大,到国企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在与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削减招聘计划、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的难度加大;而国内加大对国有企的投资,增加了岗位需求。国企因其工作稳定和发展潜力大成为毕业生的重要求职目标。
4.毕业生就业区域呈逐渐发散态势,“沿海”、“留汉”情结左右其就业地域选择
从前面对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分布统计情况来看,中南地区尽管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但正在发生着“中南降,华东、西南、西北升”的可喜变化。可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就业环境的改善,在吸引毕业生到西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从三年中“两区一圈”吸纳毕业生的比例约占30%的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沿海”情结仍然存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然是多数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区域。不过,与“沿海”情结相比,毕业生的“留汉”情结更为严重。如该校2009年有40%的本科毕业生在15个副省级城市工作,其中留在武汉市工作的毕业生就占在副省级城市就业毕业生的70%;接收人数达20人以上的城市除武汉市外,仅有深圳、广州、成都、杭州等4个城市。“留汉”情结不减,极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合理分布。
5.毕业生供需比总体略降,结构性矛盾突出凸显大学生“就业难”
以三年供需比统计的结果作比较,该校本科毕业生供需情况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有略降趋向。与之并存的是,师范类就业市场较为稳定,非师范类就业市场波动较大。如供需比在1∶4以下的,绝大多数是文科非师范专业。这种专业供需差别较大的现象,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直接导致毕业生“无业可就”或“有业”不能“就”。
四、 对策
1.进一步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制度,促进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充分就业,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是该校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就业的重点。所以,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进一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一是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若干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教师教育是该校发展的根本,只能增强,不能弱化。二是加强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硬性挂钩的力度,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在具体做法方面,要继续完善就业状况内参制度、就业质量白皮书制度、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制度以及就业主管部门参与招生计划制定与专业设置审核制度,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2.加大非师范专业建设与宣传力度,破解非师范生就业“瓶颈”
非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流向是企业。该校2009届非师范生中,仅有四分之一到国企和三资企业工作,四分之三到其他企业工作。可见到知名企业就业的比例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在强化教师教育的同时,需要在学校层面加快对非师范专业尤其是部分新办专业的建设,通过加大学科支撑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资金与资源扶持、重视专业宣传包装、加强与专业对口单位联系、提升招聘服务水平等举措,改变非师范专业不为人知、非师范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状况。在就业主管部门和各院系层面,可以本着“宣传非师范专业,拓展非师范生就业视野,夯实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非师范生签约名企的比例”的目的,动员多方面力量“走出去”筹建多个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分批组织非师范生到名企实习、见习,逐渐开辟宽领域、多渠道、份额大的非师范类就业市场。
3.以人为本开拓和培育就业市场,加快校园常规性人才市场建设
在就业市场开拓工作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就业意愿,是就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为此,以人为本科学做好市场开拓,尤为重要。学校就业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人才营销中心,应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本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往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统计为依据,以“学生主流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对重点地区的重点单位进行深入走访,以增强市场开拓的实效。在科学有效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可发挥该校影响力,建立行业联盟、地区联盟、网络平台,重点师大之间、重点师大与省属高师院校之间共建就业市场、共享就业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各取所需、创建品牌的目的。
创建校园招聘品牌是扩大就业市场的另一有效途径。高校要主动适应目前就业工作发展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自身的常规性人才市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招聘品牌。该类市场,应具有每周定期举办、选择招聘时间灵活、规模大小适中(一般不超过30家)、组织服务到位、成功签约比例大的特点。在双选的类型方面,以师范专场双选会、非师范专场双选会为主,综合性双选会为辅。通过高效的招聘组织与服务,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乐来、常来招聘,推动校内人才市场的实际形成。
4.坚持“分类分层指导”和“两条腿走路”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毕业生理性择业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毕业生分为考研群体、直接就业群体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群体。在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进程中,切实掌握就业能力强、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弱三类群体的动态,分类别分层次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尤其是在毕业生进入求职高峰期之前,加强求职策略与技巧的辅导,告诫其将个人求职意愿、自身实力、家人意见、地域选择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到理性求职、既不盲目“高攀”也不随意签约。一方面,引导毕业生正确、科学评估自身实力,有的放矢求职应聘,寻求适合自身的岗位;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舆论导向,引导毕业生敢于下基层,消除“非沿海不去、非武汉不留”的心态,又要鼓励毕业生突破传统观念,摒弃偏见,树立信心,敢于与其他名牌院校毕业生竞争,大胆报考、应聘高层次工作岗位,以此带动就业质量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杰珍,李博.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0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 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Z].教育部简报,2010,(73).
[3]百度知道.2010中国师范大学排名..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053424.html?fr=ala0.
关键词: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对策
在我国100余所师范院校中,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师院校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所,近年来每年共培养近4万名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全国重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其就业状况与其人才质量是否匹配,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可以探索全国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为其进行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改革提供对策参考。因此,笔者特对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该校2007——2009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注:初次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当年9月1日)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同期对比研究。
二、 研究结果
1.总体情况
华中师大2007届、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分别有3102人、3581人、3525人,初次就业率为91.97%、92.27%、91.01%,较为稳定。
2.就业形式
从统计结果来看,“签约”与“升学”是该校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形式。已就业毕业生中,以“签约”形式就业的一般占70%左右;其次是“升学”,其比例在22%——28%之间;“出国(境)”比例则不超过4%。从就业形式的年度比较来看,2008年签约比例最高,占75.12%;2009年的升学比例和出国(境)比例均为最高,分别占27.37%、3.74%。从就业形式的学生类型比较来看,非师范生签约比例比师范生高出1~3个百分点(2009年除外);师范生升学比例比非师范生高出2~4个百分点,而非师范生出国(境)比例则比师范生高出1~3个百分点(见图1)。
从就业形式的专业比较来看,运动训练、美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特殊教育、体育教育、旅游管理等10个专业的签约比例一度高达85%以上,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音乐学、音乐表演、美术学、艺术设计等艺体类专业至少有两年超过85%;而生物技术、教育学、心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政治、法学、社会学等8个专业签约比例则低于50%。在升学方面,生物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俄语、学前教育、历史学等10个专业升学比例一度高达40%以上,其中教育学、心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物理学至少有两年超过40%;与之相反,上述签约率较高的艺体类专业则普遍为升学比例最低。
3.就业行业
(1) 就业行业总体去向
从表1可看出,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总体上以事业单位和企业为主,除2009年有所回落外,2007、2008年均达签约就业毕业生的90%以上。在事业单位内部,到高校就业的比例下降明显,基础教育系统略有下降,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总体下降。在企业内部,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显著,到三资企业就业则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到其他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2) 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单位流向
因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以基础教育系统和企业为主,本文在分析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单位流向时,主要考察其在基础教育单位和企业内部的分布情况。为便于分析就业单位性质结构,我们将基础教育单位分为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三个层次,其中,一级单位指全国百强中学、省级以上示范性教育单位、经济发达地区地市级以上城市的重点教育单位、经济发达城市(含百强县)的教育单位,二级单位指县(县级市)级重点教育单位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的教育单位,基层单位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单位和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
表2显示,超过80%的师范生选择在基础教育系统工作。其中,在基础教育系统,接近50%的毕业生在一级单位工作,超过30%的毕业生在二级单位工作,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比例趋向上升;在企业工作的师范生中,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总体占15%左右,到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较大。
表3显示,约有15%左右的非师范生选择到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且以一、二级单位为主,同时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企业尤其是其他企业是非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流向,从年份上来看,到国企、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呈现一升一降的态势。
4.就业区域
从图2可知,该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2.66%;其次是华东地区(13.65%)、西南地区(6.36%);“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所占比例较小,仅为7.33%。从年份方面比较,到中南地区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到华东、西南、西北地区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以该校所在省份湖北省为例,三年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8.69%、50.58%、36.84%,其中2009年降幅较大。此外,比较毕业生在三大经济区域的流向可知,其在珠三角经济区的就业比例最大,从2007年的17.10%增长到2009年的20.82%;其次是长三角经济区,三年平均就业比例为5.91%;最后是环渤海经济区,保持在5%以上但呈略降趋势(见图3)。
5.供需情况
根据统计情况,该校本科毕业生供需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6以上,2007年为1∶6.65,2008年为1∶6.30,2009年为1∶60。其中,英语、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音乐表演等专业供需比多次达1∶8以上,但也有哲学、社会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国际政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下。
三、 分析讨论
1.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稳定,师范生初次就业情况好于非师范生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考察一所院校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即使受金融危机影响,该校初次就业率仍保持在91%以上,反映出该校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地位。但在师范生、非师范生的就业结果中,可以看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2009年师范生初次就业率比非师范生高出近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该校老牌的师范专业在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根据社会需求新办的非师范专业被用人单位了解和认同的程度不高;二是部分非师范专业建设未能跟上,与市场接轨的力度不够,未形成市场影响力。如何突破非师范生就业瓶颈,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2.毕业生就业形式结构合理与专业差异明显并存
统计结果显示,“签约”、“升学”、“出国(境)”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且以签约就业为主流,升学次之,说明该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结构合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既有绝大多数学生学以致用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也有一批学生继续求学深造。从专业之间的比较来看,多数专业在“签约”与“升学”方面的比例较为协调,但也有部分专业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现象,如艺体类专业签约比例高、升学比例低;一些需求量较少的专业升学比例高、签约比例低;甚至有个别专业基本上已失去市场,毕业生靠跨专业考研和“不对口”就业为主要出路。就业状况反映在专业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是毕业生就业矛盾运动的结果,较为正常,但若悬殊过大,则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3.毕业生就业行业和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基层就业比例加大
从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其他行业就业比例上升的结果来看,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和途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表明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教育行业和企业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部队、城镇社区、自由职业等其他行业也是其职业选择。
从对主流行业的分析来看,教育行业和企业是该校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校本科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系统就业以中高端市场为主。三年中到一、二级单位就业的师范生、非师范生比例分别达78.66%、80.42%。这一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系统的去向构成是符合该校当前办学定位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的要求的。(2)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在教育系统内部,到高校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到基础教育系统就业的比例稳中有升,在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增长较快。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中学教师硕士化,小学教师本科化”已经成为现实。(3)其他企业即中小企业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在企业的主要流向,而到国企、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有待提升。尤其是2008年以来到三资企业就业比例减幅较大,到国企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在与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削减招聘计划、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的难度加大;而国内加大对国有企的投资,增加了岗位需求。国企因其工作稳定和发展潜力大成为毕业生的重要求职目标。
4.毕业生就业区域呈逐渐发散态势,“沿海”、“留汉”情结左右其就业地域选择
从前面对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分布统计情况来看,中南地区尽管是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但正在发生着“中南降,华东、西南、西北升”的可喜变化。可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就业环境的改善,在吸引毕业生到西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从三年中“两区一圈”吸纳毕业生的比例约占30%的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沿海”情结仍然存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然是多数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区域。不过,与“沿海”情结相比,毕业生的“留汉”情结更为严重。如该校2009年有40%的本科毕业生在15个副省级城市工作,其中留在武汉市工作的毕业生就占在副省级城市就业毕业生的70%;接收人数达20人以上的城市除武汉市外,仅有深圳、广州、成都、杭州等4个城市。“留汉”情结不减,极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合理分布。
5.毕业生供需比总体略降,结构性矛盾突出凸显大学生“就业难”
以三年供需比统计的结果作比较,该校本科毕业生供需情况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有略降趋向。与之并存的是,师范类就业市场较为稳定,非师范类就业市场波动较大。如供需比在1∶4以下的,绝大多数是文科非师范专业。这种专业供需差别较大的现象,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直接导致毕业生“无业可就”或“有业”不能“就”。
四、 对策
1.进一步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制度,促进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充分就业,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是该校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就业的重点。所以,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进一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一是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若干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教师教育是该校发展的根本,只能增强,不能弱化。二是加强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硬性挂钩的力度,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在具体做法方面,要继续完善就业状况内参制度、就业质量白皮书制度、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制度以及就业主管部门参与招生计划制定与专业设置审核制度,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2.加大非师范专业建设与宣传力度,破解非师范生就业“瓶颈”
非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流向是企业。该校2009届非师范生中,仅有四分之一到国企和三资企业工作,四分之三到其他企业工作。可见到知名企业就业的比例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在强化教师教育的同时,需要在学校层面加快对非师范专业尤其是部分新办专业的建设,通过加大学科支撑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资金与资源扶持、重视专业宣传包装、加强与专业对口单位联系、提升招聘服务水平等举措,改变非师范专业不为人知、非师范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状况。在就业主管部门和各院系层面,可以本着“宣传非师范专业,拓展非师范生就业视野,夯实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非师范生签约名企的比例”的目的,动员多方面力量“走出去”筹建多个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分批组织非师范生到名企实习、见习,逐渐开辟宽领域、多渠道、份额大的非师范类就业市场。
3.以人为本开拓和培育就业市场,加快校园常规性人才市场建设
在就业市场开拓工作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就业意愿,是就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为此,以人为本科学做好市场开拓,尤为重要。学校就业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人才营销中心,应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本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往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统计为依据,以“学生主流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对重点地区的重点单位进行深入走访,以增强市场开拓的实效。在科学有效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可发挥该校影响力,建立行业联盟、地区联盟、网络平台,重点师大之间、重点师大与省属高师院校之间共建就业市场、共享就业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各取所需、创建品牌的目的。
创建校园招聘品牌是扩大就业市场的另一有效途径。高校要主动适应目前就业工作发展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自身的常规性人才市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招聘品牌。该类市场,应具有每周定期举办、选择招聘时间灵活、规模大小适中(一般不超过30家)、组织服务到位、成功签约比例大的特点。在双选的类型方面,以师范专场双选会、非师范专场双选会为主,综合性双选会为辅。通过高效的招聘组织与服务,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乐来、常来招聘,推动校内人才市场的实际形成。
4.坚持“分类分层指导”和“两条腿走路”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毕业生理性择业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毕业生分为考研群体、直接就业群体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群体。在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进程中,切实掌握就业能力强、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弱三类群体的动态,分类别分层次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尤其是在毕业生进入求职高峰期之前,加强求职策略与技巧的辅导,告诫其将个人求职意愿、自身实力、家人意见、地域选择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到理性求职、既不盲目“高攀”也不随意签约。一方面,引导毕业生正确、科学评估自身实力,有的放矢求职应聘,寻求适合自身的岗位;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舆论导向,引导毕业生敢于下基层,消除“非沿海不去、非武汉不留”的心态,又要鼓励毕业生突破传统观念,摒弃偏见,树立信心,敢于与其他名牌院校毕业生竞争,大胆报考、应聘高层次工作岗位,以此带动就业质量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杰珍,李博.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0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 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Z].教育部简报,2010,(73).
[3]百度知道.2010中国师范大学排名..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053424.html?f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