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反映着爱岗敬业的创新精神,决定着科学务实的干事境界,在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说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但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规范管理、激发优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规模的日益扩大,内容的日益丰富,信息载体的日益多元,管理手段的日益先进,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必須具备一定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等,能把档案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
一、充分认识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科研、血站、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维护公民和各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各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是加强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建设、客观评价其管理水平的内容和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社会公共事业、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的需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内容之一。要从严格执行《档案法》、规范管理卫生档案、主动实行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公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保证卫生档案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必备条件的落实,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考核范围。
二、保障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管理办法,文书、基建、会计、科技、医疗卫生专业、声像、电子等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湖限,各类档案整理规则、质量标准、鉴定办法等。依法对卫生档案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档案管理责任与绩效评估、档案工作保障捎施与队伍建设、文件材料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等重点问题做出规定;已经建立工作制度的卫生机构,要对各项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清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各种门类和载体卫生档案管理
要加强声像材料、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建立健全声像材料、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对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特别是已实行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单位要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轨制"管理,并逐步完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四、规范卫生专业档案管理
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对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站、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专业档案的管理。要加强和完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病历档案是各医疗机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疗机构应把病历档案纳入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实行统一领导、独立保管,或建立档案信息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必须建立病历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要按照"门(急)诊病历档案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的规定,年底以前组织对已到保管期限的病历档案进行存毁鉴定;要加快病历档案信息化工作,建立病历档案数据库,逐步实现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
要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把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要积极宣传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争取支持,引导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建档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目标、实施计划,2010年开展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要落实好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保障措施,并加强对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管理。
五、提高档案人员履职能力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关心爱护档案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
2、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档案管理的价值就在于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工作执行提供服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既是前提也是目的,没有良好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因此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因素。要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开展档案工作,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发挥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等材料为主动收集材料,主动、热情、及时、准确、全面、周到地为档案使用者提供帮助服务。
3、提高技术能力,强化教育培训。档案工作者要树立终生教育理念,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经常性地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不断扩展自己知识,提高学历层次,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业务需要。在加强档案基础理论与技能等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规模的日益扩大,内容的日益丰富,信息载体的日益多元,管理手段的日益先进,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必須具备一定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等,能把档案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
一、充分认识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科研、血站、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维护公民和各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各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是加强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建设、客观评价其管理水平的内容和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社会公共事业、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的需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内容之一。要从严格执行《档案法》、规范管理卫生档案、主动实行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公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保证卫生档案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必备条件的落实,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考核范围。
二、保障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管理办法,文书、基建、会计、科技、医疗卫生专业、声像、电子等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湖限,各类档案整理规则、质量标准、鉴定办法等。依法对卫生档案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档案管理责任与绩效评估、档案工作保障捎施与队伍建设、文件材料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等重点问题做出规定;已经建立工作制度的卫生机构,要对各项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清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各种门类和载体卫生档案管理
要加强声像材料、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建立健全声像材料、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对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特别是已实行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单位要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轨制"管理,并逐步完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四、规范卫生专业档案管理
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对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站、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专业档案的管理。要加强和完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病历档案是各医疗机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疗机构应把病历档案纳入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实行统一领导、独立保管,或建立档案信息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必须建立病历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要按照"门(急)诊病历档案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的规定,年底以前组织对已到保管期限的病历档案进行存毁鉴定;要加快病历档案信息化工作,建立病历档案数据库,逐步实现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
要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把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要积极宣传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争取支持,引导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建档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目标、实施计划,2010年开展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要落实好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保障措施,并加强对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管理。
五、提高档案人员履职能力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关心爱护档案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
2、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档案管理的价值就在于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工作执行提供服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既是前提也是目的,没有良好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因此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因素。要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开展档案工作,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发挥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等材料为主动收集材料,主动、热情、及时、准确、全面、周到地为档案使用者提供帮助服务。
3、提高技术能力,强化教育培训。档案工作者要树立终生教育理念,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经常性地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不断扩展自己知识,提高学历层次,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业务需要。在加强档案基础理论与技能等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