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次探索,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卫生保育能力。课程的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以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为项目,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子项目,通过情境导出任务。通过多种教与学的手段,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课程考核更注重过程性考核,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卫生保育;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2-01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此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项目化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真正实现“教、学、做”为一体。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培养目标
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保育的知识与方法,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基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改革的總体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幼儿园卫生保健基本知识,提高卫生与保育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健康意识。
项目化课程改革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课堂与工作岗位对接,所以更强调课程的能力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动起来,去操作,而不喜欢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这跟项目化课程的要求正好相吻合。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将课程设计为一个大的项目:幼儿在幼儿园一天中的卫生与保育。幼儿在幼儿园一天当中的卫生与保育工作特别繁琐,根据主要的环节,进一步将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六个子项目,分别是:入园中的卫生与保育;盥洗中的卫生与保育;教育活动中的卫生与保育;进餐中的卫生与保育;睡眠中的卫生与保育;离园中的卫生与保育。
在课程当中,设计了一个总情境:
李老师带的班级是苹果班的小朋友。李老师的保育工作内容包括:早上李老师早早地来到幼儿园进行一天的准备工作。苹果班的小朋友陆陆续续来到班级,李老师协助保健医生进行晨检工作,做到对一些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服药的小朋友做好登记。在一天的工作中,小李老师要组织幼儿及时喝水、如厕、盥洗;要组织幼儿进餐和睡眠;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要对意外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幼儿离园时要注意安全工作,不能让陌生人把幼儿带走;离园后要对玩教具、生活用品、活动室进行消毒,同时对特殊儿童要写观察记录。一天的保育工作结束。
每一个子项目当中,设计很多情境,由情境导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
例如:子项目:教育活动中的卫生与保育
子情境:小李老师准备给苹果班的小朋友组织教育活动。
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小李老师在组织活动前都要做哪些工作?
子情境: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组织幼儿进行了扳手腕、长跑等活动,苹果班的小朋友明显出现了疲劳的情况。
子任务:学生分组并讨论小李老师组织的这些体育活动是否合理?为什么?
子情境:小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在玩攀登架的时候,不小心掉到地上了,腕部不能动了。
子任务:学生表演小李老师该怎么办?汇报体育活动的卫生与保育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对接,学生更容易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更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好。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在课堂当中,主要运用的教法有工作过程导向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等,运用的学习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操作法等。运用多种教法与学法,能够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汇报任务的小组要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任务的布置、资源共享以及课程测试。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技能考试的成绩、平时测试的成绩、学生的出勤情况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通过项目化课程改革,《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内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等,将课程的内容与工作过程进行对接,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祥兰,许放.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J].高教探索,2009(6).
[2]史明洁,杨美男,姜艳秋.婴幼儿营养、安全与卫生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卫生保育;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2-01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此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项目化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真正实现“教、学、做”为一体。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培养目标
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保育的知识与方法,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基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改革的總体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幼儿园卫生保健基本知识,提高卫生与保育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健康意识。
项目化课程改革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课堂与工作岗位对接,所以更强调课程的能力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动起来,去操作,而不喜欢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这跟项目化课程的要求正好相吻合。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将课程设计为一个大的项目:幼儿在幼儿园一天中的卫生与保育。幼儿在幼儿园一天当中的卫生与保育工作特别繁琐,根据主要的环节,进一步将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六个子项目,分别是:入园中的卫生与保育;盥洗中的卫生与保育;教育活动中的卫生与保育;进餐中的卫生与保育;睡眠中的卫生与保育;离园中的卫生与保育。
在课程当中,设计了一个总情境:
李老师带的班级是苹果班的小朋友。李老师的保育工作内容包括:早上李老师早早地来到幼儿园进行一天的准备工作。苹果班的小朋友陆陆续续来到班级,李老师协助保健医生进行晨检工作,做到对一些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服药的小朋友做好登记。在一天的工作中,小李老师要组织幼儿及时喝水、如厕、盥洗;要组织幼儿进餐和睡眠;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要对意外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幼儿离园时要注意安全工作,不能让陌生人把幼儿带走;离园后要对玩教具、生活用品、活动室进行消毒,同时对特殊儿童要写观察记录。一天的保育工作结束。
每一个子项目当中,设计很多情境,由情境导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
例如:子项目:教育活动中的卫生与保育
子情境:小李老师准备给苹果班的小朋友组织教育活动。
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小李老师在组织活动前都要做哪些工作?
子情境: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组织幼儿进行了扳手腕、长跑等活动,苹果班的小朋友明显出现了疲劳的情况。
子任务:学生分组并讨论小李老师组织的这些体育活动是否合理?为什么?
子情境:小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在玩攀登架的时候,不小心掉到地上了,腕部不能动了。
子任务:学生表演小李老师该怎么办?汇报体育活动的卫生与保育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对接,学生更容易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更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好。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在课堂当中,主要运用的教法有工作过程导向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等,运用的学习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操作法等。运用多种教法与学法,能够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汇报任务的小组要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任务的布置、资源共享以及课程测试。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技能考试的成绩、平时测试的成绩、学生的出勤情况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通过项目化课程改革,《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内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等,将课程的内容与工作过程进行对接,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祥兰,许放.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J].高教探索,2009(6).
[2]史明洁,杨美男,姜艳秋.婴幼儿营养、安全与卫生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