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e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成为动态的、发展的、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习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注重课外活动 重视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是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一样,但若只限于课内,是十分狭隘的。因为,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美育,所以美育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能促进课堂教学,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开发思维,促进交流。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举办辩论比赛,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运用完备的陈辞,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尽意驰骋飞翔,此过程,开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能力。活动中,让学生交流好词好句,开展评论,既能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二)增强体验,朗读探究。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当重视朗读,在朗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像。如诗歌《瀑布》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的由衷的赞美。教学时,首先,我通过让孩子们从欣赏画面入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奇妙世界中去,并让他们喜爱朗读心爱的作品,同时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梦幻世界,达到了文与情地交融,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然后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那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通过范读激情、配乐激趣、情景动情、角色悟情等形式,引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语言美。在课外,学生创作、排练、表演课本剧、相声,写调查报告,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与此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和美感。
  语文课外活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美育在其中的渗透显得更加的自然,其功效不仅潜移默化,而且是事半功倍的。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大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三、适度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操作、信息收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探究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对读书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一)课前自读,促进学生多形式探究课前探究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预习中,即课前预先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它决定了学习的主动性、尝试性、创造性。生字词是阅读的障碍,高明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方法,促其扫清障碍。而课前预习主要是主动运用这些学习方法,以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并“扫读课文”。心理学家认为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是求佳的意识。而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下,创造力才能得到发展和表现。只有在宽松、活潑、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学生的思维、情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活跃,才会逐渐形成“无疑不成课”的学习习惯。
  (二) 接受与探究相结合。首先,抓准“讲点”,巧设“导点”,落实“练点”;其次,探究问题要精当,思路要多向,解疑策略要多样;最后,探究结果求多元。
  (三)课后延伸,促学生在探究中巩固和运用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延伸。课外阅读中,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迁移、运用到课外学习中,以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认识。儿童的自觉性、判断力、自制力、坚韧度都较差,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各种教育资源,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精密性和独创性。
  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大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研透《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必要的,适时的,有效的。相信,语文教育的明天将新姿焕发,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竞赛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突现的实际问题,并在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赛改革  前言: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发展我国群众体育、建设体育强国的基本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活动,在对知识的发现、发生、解释、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探索、创新能力.教材中出现在每章总复习题中的探索研究题,是提升提升学生能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探索
摘 要 现代教育呼唤个性化教育,本文从(1)更新管理观念,和学生同步伐;(2)创“阶梯”式班级管理,和学生同管理;(3)筑情感家园,和学生同呼吸;(4)树教师榜样,和学生同成长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让班集体焕发生命的活力,体现出个性化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 班级管理;个性化;自主  中图分类号:A,K2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41-02  现代教育呼唤个
【摘要】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对特教初中化学教育起促进作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技术,从手写板书到多媒体运用,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使得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更为多样化,产生了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 “相互促进”三个方面对多媒体对化学教学的促进进行新的解读。  【关键词】化学多媒体运用促进特教  当今,时代在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普
【摘要】针对新课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需要有大幅度的改进,让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理解、研究才是硬道理。实践证明:知识面狭窄的初中物理老师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想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推动新课程的精彩实施,就必须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学技能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思想的进步,初中物理传统的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素质教育是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要创新化学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有“三中心”,即“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学方法有“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等。  例如,在《空气》四节教学中,为解释夏天野外的“鬼火”,和柴堆出现的“天火烧”。传统教学是这样的:老师用科学的原理(自然知识或化学知识)讲解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后进生在化学的学习上更为困难,那么怎样促进后进生学好化学呢?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后进生
【摘要】本文基于体验课程的内涵和目标设置,通过艺术类学校体验课程的开发,试图抓住“体验”这根绳索,重建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艺术类学校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体验体验课程积极心理艺术类学校  一、体验课程的内涵和目标设置  体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状态,体验对人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艺术类学生艺术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体验。常言道:“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智慧是可以改变命运的。”陈述性知识可以靠认知、识记获得
【摘要】数学解题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有关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常见的两种解法是参数分离和构造函数,但这两种方法在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微区原理” 进行有效控制参数范围的方法,使得解决含参问题变得更加简洁方便。  【关键词】数学参数微区原理应用  一.问题提出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有关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是一类易引起学生错解题;因为这类题需对所求得的参数取值范围的充要性进行讨
去掉大米中的砂粒,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把砂粒一一捡出来;一种用淘洗法,把砂粒残留下来。这两种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直接方法困难较多,间接方法却很容易。在数学解题中,也常用间接的方法來证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数学证明的间接方法之一,反证法。  一. 反证法的定义、逻辑依据、种类  1.定义:  反证法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属于“间接证明”的一类,证明时否定结论,从而推出与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