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家先贤佐证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支奇葩,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自殷墟甲骨文始,历三干多年的漫长岁月,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表征性符号,不仅为中华民族所钟爱,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
在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古今许多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们,寿命远高于当时的平均寿龄。这种书家高寿的现象,并不局限于某朝某代,而是贯穿于有记载的史料之中。无数长寿的书法先贤,佐证了习练书法延年益寿的事实。
1.古代长寿书法家
张旭(675-750年),75岁。善草书,史称“草圣”,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嗜酒,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欧阳询(557-641年),84岁。其楷书平正中见险绝,被称为“欧体”,中国书史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书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709-785年),76岁。“颜体”朴拙雄厚,大气磅礴。楷书代表《麻姑仙坛记》等,行草书代表《祭侄文稿》等。
柳公权( 778865年),86岁。骨力劲健的柳体楷书,与颜体并称为“颜筋柳骨”。代表书作《玄秘塔碑》。
文征明(1470-1 559年),89年。诗、文、书、画,人称“四绝”。明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家,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梁同书(1723-1815年),92岁。清著名书家。91岁能写榜书,笔力纵横,魄力沉厚。去世前数日,自做讣文,笔力苍劲,一如平日。
2.当代长寿书法家
启功(1912 2005年),93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书协主席、国学大师。
林散之(1897-1989年),92岁。被称之为“草圣”,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草书四大家之一。
沈尹默(1883-1971年),88岁。曾任北平大学校长,为当代“二王”书体的代表人物。
于右任(1879 1964年),85岁。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创立“标准草书”,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草书四大家之一。 沙孟海(1900-1992年),92岁。中国书协副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舒同(1905-1998年),93岁。中国书协创始人兼第一任主席。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马背书法家”和“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
孙墨佛(1884-1987年),104岁。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员。百岁时为邓小平82岁生日写寿联“美好乾坤新世界,安排宇宙大家庭”,并书写四尺“寿”字。
古今书坛耄耋翁,悠悠翰墨不记年。截至解放前,我国人均寿命约40岁,书家寿翁用事实证明:习练书法有益健康长寿。
书家何以长寿?
关于习练书法有益健康长寿的话题,无论是受益者还是研究者,对此已有不少的讨论,我认为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
1.养生贵养心,养心贵入静。
养生贵养心。《皇帝内经》中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精神内守”,就是说养生贵在做到心绪安详,恬淡虚无,才能“心安不惧,形老不倦,气从以顺”。
养心贵在入静,一静制百动。禅修打坐,万念俱空,就是通过入静来修炼身心。现代医学指出,入静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内脏气血功能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
持之以恒的习练书法,可使人进入清新静谧,旁无杂念的状态。东汉大学者、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欲书先散怀抱”“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唐太宗李世民在《笔法诀》中说:“夫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清代书法名家周星莲从实践中感受,“端坐正心,则气自和,血脉自贯”。这些都说明了习练书法的过程,就是入静养心的过程。
2.动静结合,习书如练功。
有人说,书法是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气功讲究静气调心,气沉丹田,形动意念。习练书法时,无论是双足踏地站于案前,还是双臂在案坐于桌前,都要求头正、身正、臂开、足安;运笔时神充气足,端己正容,心平气和,气注笔端。书写的过程灵活自如地运动着手、腕、臂乃至全身,正所谓“以通身之动之力而用之”,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通融全身之气血,促进血脉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体康身健之功效。
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患严重的慢性病,通过经年累月习练书法,病体得以康复。毛主席曾写信给她:“你的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件好事。”陈毅元帅也为之祝贺:“书法是艺术劳动,亦系体力劳动,立群同志运用书法恢复健康,这是重要的创举,值得我们学習。”
“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这句描写笔墨挥毫时的诗句,形象地刻画出书写中气随笔运,动静结合的状态。
3.书画怡人,乐者长寿。
习练书法时,无论是面对古之先贤法帖进行临摹,还是静静地欣赏着挂于雅室或展于案头的真、草、隶、篆的书作;无论是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还是兴致盎然的与友朋们讨论书作,都浸润在书法美的享受之中,其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是娴熟雅致的,其欢愉是由心底生发的,是任何物质上的满足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古语说,乐似服仙丹。现代医学分析,从事乐意之事则心顺,心顺则气顺。顺则畅,畅则适,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疾病无从侵入,延缓了衰老。高寿104岁的书法家孙墨佛老人说:“我天天写字,天天高兴,见到好字就像见到宝贝,高兴极了。我的身体好,全好在写字上,有时身体不舒服,一写字就好了。”
习练书法,带给我们一片幽雅安静的天地,带给我们一个好的心情,乐者长寿。。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支奇葩,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自殷墟甲骨文始,历三干多年的漫长岁月,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表征性符号,不仅为中华民族所钟爱,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
在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古今许多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们,寿命远高于当时的平均寿龄。这种书家高寿的现象,并不局限于某朝某代,而是贯穿于有记载的史料之中。无数长寿的书法先贤,佐证了习练书法延年益寿的事实。
1.古代长寿书法家
张旭(675-750年),75岁。善草书,史称“草圣”,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嗜酒,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欧阳询(557-641年),84岁。其楷书平正中见险绝,被称为“欧体”,中国书史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书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709-785年),76岁。“颜体”朴拙雄厚,大气磅礴。楷书代表《麻姑仙坛记》等,行草书代表《祭侄文稿》等。
柳公权( 778865年),86岁。骨力劲健的柳体楷书,与颜体并称为“颜筋柳骨”。代表书作《玄秘塔碑》。
文征明(1470-1 559年),89年。诗、文、书、画,人称“四绝”。明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家,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梁同书(1723-1815年),92岁。清著名书家。91岁能写榜书,笔力纵横,魄力沉厚。去世前数日,自做讣文,笔力苍劲,一如平日。
2.当代长寿书法家
启功(1912 2005年),93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书协主席、国学大师。
林散之(1897-1989年),92岁。被称之为“草圣”,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草书四大家之一。
沈尹默(1883-1971年),88岁。曾任北平大学校长,为当代“二王”书体的代表人物。
于右任(1879 1964年),85岁。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创立“标准草书”,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草书四大家之一。 沙孟海(1900-1992年),92岁。中国书协副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舒同(1905-1998年),93岁。中国书协创始人兼第一任主席。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马背书法家”和“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
孙墨佛(1884-1987年),104岁。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员。百岁时为邓小平82岁生日写寿联“美好乾坤新世界,安排宇宙大家庭”,并书写四尺“寿”字。
古今书坛耄耋翁,悠悠翰墨不记年。截至解放前,我国人均寿命约40岁,书家寿翁用事实证明:习练书法有益健康长寿。
书家何以长寿?
关于习练书法有益健康长寿的话题,无论是受益者还是研究者,对此已有不少的讨论,我认为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
1.养生贵养心,养心贵入静。
养生贵养心。《皇帝内经》中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精神内守”,就是说养生贵在做到心绪安详,恬淡虚无,才能“心安不惧,形老不倦,气从以顺”。
养心贵在入静,一静制百动。禅修打坐,万念俱空,就是通过入静来修炼身心。现代医学指出,入静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内脏气血功能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
持之以恒的习练书法,可使人进入清新静谧,旁无杂念的状态。东汉大学者、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欲书先散怀抱”“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唐太宗李世民在《笔法诀》中说:“夫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清代书法名家周星莲从实践中感受,“端坐正心,则气自和,血脉自贯”。这些都说明了习练书法的过程,就是入静养心的过程。
2.动静结合,习书如练功。
有人说,书法是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气功讲究静气调心,气沉丹田,形动意念。习练书法时,无论是双足踏地站于案前,还是双臂在案坐于桌前,都要求头正、身正、臂开、足安;运笔时神充气足,端己正容,心平气和,气注笔端。书写的过程灵活自如地运动着手、腕、臂乃至全身,正所谓“以通身之动之力而用之”,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通融全身之气血,促进血脉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体康身健之功效。
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患严重的慢性病,通过经年累月习练书法,病体得以康复。毛主席曾写信给她:“你的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件好事。”陈毅元帅也为之祝贺:“书法是艺术劳动,亦系体力劳动,立群同志运用书法恢复健康,这是重要的创举,值得我们学習。”
“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这句描写笔墨挥毫时的诗句,形象地刻画出书写中气随笔运,动静结合的状态。
3.书画怡人,乐者长寿。
习练书法时,无论是面对古之先贤法帖进行临摹,还是静静地欣赏着挂于雅室或展于案头的真、草、隶、篆的书作;无论是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还是兴致盎然的与友朋们讨论书作,都浸润在书法美的享受之中,其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是娴熟雅致的,其欢愉是由心底生发的,是任何物质上的满足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古语说,乐似服仙丹。现代医学分析,从事乐意之事则心顺,心顺则气顺。顺则畅,畅则适,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疾病无从侵入,延缓了衰老。高寿104岁的书法家孙墨佛老人说:“我天天写字,天天高兴,见到好字就像见到宝贝,高兴极了。我的身体好,全好在写字上,有时身体不舒服,一写字就好了。”
习练书法,带给我们一片幽雅安静的天地,带给我们一个好的心情,乐者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