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完善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熟练地运用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研究、讨论中学习、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方法;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权。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把老师当作是知识的传授者,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任务,被迫去完成。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要更新这种观念。第一,教师应该在师生观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学生为教师服务,转变成教师为学生服务;由学生围着教师转,转变成教师围着学生转;由学生被当作充塞知识的容器转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人;由教师在台上表演(拉大提琴)转变成导演或指挥。总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教学观念要实现六个转变:由只研究“教”变为同时研究“学”;由“教决定学”转变为“学决定教”;由“只研究教法”变为“同时研究学法”;由“教法决定学法”变为“学法决定教法”;由“只研究教的过程”变为“同时研究学的过程”;‘教的过程决定学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决定教的过程”。
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强调阅读,把握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在反复地朗读吟诵之中,词、句、段、篇能够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朗读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于分析课文内容,朗读训练往往被忽视,学生朗读课文时唱读、顿读、读错、读漏现象非常普遍,让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机械完成任务一般,失去了课文朗读所带来的意境美、音韵美。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进行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四、运用媒体,感受语文教学的现实性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但学生的理解有差异,效果就干差万别了。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会体验到视觉中的身临其境,语言和形象的结合会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如教学杜甫《绝句》时,先投影展示背景,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及草堂,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教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再放录音,学生一边欣赏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翠柳上的姿态,一边倾听黄鹂婉转的叫声,对诗句很快就理解了。学习“一行白鹭上青天”时,随着教师生动的叙述,一行白鹭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远景,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五、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如教学《找春天》时,我让小朋友们扮成小燕子,跟着《小燕子》这首描写春天的歌声一起去大自然寻找春天。同时出示描绘春天的一些课件,小朋友们个个拍着“翅膀”,在天空中飞翔……音乐停了,我问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他们说:“我看到柳树和小草发芽了。”“我看到桃树、李树开花了,好美啊!”……“那你们听到了什么没有呢?我听到了春风在轻轻地唱歌。”“我听到了小鸟在欢快地歌唱。”……“那你感觉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吗?”小朋友们纷纷说:“春天到了,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细细地下着,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布谷鸟叫了,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地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唱唱、演演、说说,完全把学习当成了游戏,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还大胆表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总之,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完善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熟练地运用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研究、讨论中学习、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国栋.论新课改背景下激发语文兴趣的课堂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6)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方法;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权。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把老师当作是知识的传授者,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任务,被迫去完成。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要更新这种观念。第一,教师应该在师生观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学生为教师服务,转变成教师为学生服务;由学生围着教师转,转变成教师围着学生转;由学生被当作充塞知识的容器转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人;由教师在台上表演(拉大提琴)转变成导演或指挥。总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教学观念要实现六个转变:由只研究“教”变为同时研究“学”;由“教决定学”转变为“学决定教”;由“只研究教法”变为“同时研究学法”;由“教法决定学法”变为“学法决定教法”;由“只研究教的过程”变为“同时研究学的过程”;‘教的过程决定学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决定教的过程”。
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强调阅读,把握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在反复地朗读吟诵之中,词、句、段、篇能够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朗读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于分析课文内容,朗读训练往往被忽视,学生朗读课文时唱读、顿读、读错、读漏现象非常普遍,让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机械完成任务一般,失去了课文朗读所带来的意境美、音韵美。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进行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四、运用媒体,感受语文教学的现实性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但学生的理解有差异,效果就干差万别了。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会体验到视觉中的身临其境,语言和形象的结合会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如教学杜甫《绝句》时,先投影展示背景,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及草堂,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教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再放录音,学生一边欣赏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翠柳上的姿态,一边倾听黄鹂婉转的叫声,对诗句很快就理解了。学习“一行白鹭上青天”时,随着教师生动的叙述,一行白鹭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远景,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五、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如教学《找春天》时,我让小朋友们扮成小燕子,跟着《小燕子》这首描写春天的歌声一起去大自然寻找春天。同时出示描绘春天的一些课件,小朋友们个个拍着“翅膀”,在天空中飞翔……音乐停了,我问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他们说:“我看到柳树和小草发芽了。”“我看到桃树、李树开花了,好美啊!”……“那你们听到了什么没有呢?我听到了春风在轻轻地唱歌。”“我听到了小鸟在欢快地歌唱。”……“那你感觉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吗?”小朋友们纷纷说:“春天到了,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细细地下着,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布谷鸟叫了,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地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唱唱、演演、说说,完全把学习当成了游戏,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还大胆表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总之,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完善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熟练地运用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研究、讨论中学习、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国栋.论新课改背景下激发语文兴趣的课堂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