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 有效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已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中,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笔者私下也听到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和谐的声音,他们片面地认为,既然新课程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由了,其实不然,学生越是自主学习,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我们知道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的作用在于指点迷津,在于画龙点睛,在于化腐朽为神奇。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演奏者。
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的更有效,打造高校课堂呢?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摆在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巧妙的课堂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常常,上完一节课以后,我们会有这样的抱怨:“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都回答不到位”,“现在的学生怎么啦,连常识性的问题答不到点上” 。
倘若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分析,在课堂提问方面,我们是否出现问题了。一般来说,课堂提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堂提问指向要明确
实践证明,一个指向明确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你的课堂效率。
如在进行《力》的复习中,我们备课组想通过三车较量的图片来引出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什么是力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些知识点。当时对于引出时的提问用了两种方案:仔细观察图片,尽可能多地说出图中与科学有关的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尽可能多地说出图中与力有关的知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问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学生回答得很多很多,影响了后续内容的展开;学生从这三辆车较量的图片中很难想到有哪些科学知识。同样我们发现,如果问与力有关的知识,大部分班级的学生都能答到我们预设的范围内,很显然,这个问题能引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上。我们通过讨论分析,对于尽可能多地说出图中与科学有关的知识,这个问题范围太大,问题本身不够明确,要求不够清晰规范和严谨明确。
(二)、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我总是很快就把一堂课上完啦。后来我师傅一句话,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当你把一个问题抛出去后,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就让他们立刻回答,答不上的就由你自己来说。”这种“一问即答”的提问方式,会使学生感到紧张,疲劳,久而久之就对这门最贴近生活的课失去兴趣!
留有思考時间的同时,提问也应该留有空间。回忆自己初来乍到时的提问,一堂课中多个: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是什么?齐刷刷的“是(不是),对(不对)……”那时感觉好好,感觉跟学生特有默契,配合程度很高,但细想,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好多同学只是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根本没有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养成滥竽充数、不愿思考的习惯。因此,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没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因为学生基本不用经过思考就能说出来。因此,我认为平时提问中应多用“你认为……”“你怎么看……”“你对……有什么想法”这样的问题,能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从而起到思维的激烈碰撞。
(三)、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压强》这一习题课中有碰到这个题目: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的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记得当时我叫了一位科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回答(这堂课时间比较紧凑,我想省点时间就叫了成绩优秀点的学生来答),结果他说“老师,再等等,我还在计算中”,但出我意料之外的是,这时有位小男生,目前成绩中等以下的
“老师,我来”
“好,你讲”
“截去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甲大于乙”
“好,你能分析下你的判断结果”
“截去相同高度,就让甲乙截去与乙正方体一样的高度,此时,乙截完了,而甲还有剩下,显然P甲>P乙”
我和其他学生都惊呆了,好流畅的回答。课后我就在想,我们老师特别是像我这种缺乏经验的新教师怕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纯向个别优秀学生提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往往抓住答对的学生,把他当作顺势往下滑的杆子,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表面上看教学过程十分顺利,岂不知,这样做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致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每况愈下,这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二:机智的适时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当然,光有课堂提问、有学生深思熟虑的回答还不行,还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评价,才能让课堂更高效。
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把握好时机,同样,好的课堂也离不开评价时机的掌控。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一).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及时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与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在运用即时评价的时候,教师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也不能在课前完全预设。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但教师若细心巧妙地运用即时评价,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案例1】《大气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向平行放置的两纸条中间吹气,为什么纸条向里靠拢而不是向外分开呢?
生:因为气流速度快,气压小呀!
师: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这非常好,但你能结合这个题目具体讲一讲吗?
生:向纸条中间吹气,纸条中间流速大,气压小;而外侧流速小,气压大。所以纸条向里靠拢。
师: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条理清晰;还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理由非常充分。我想现在同学们也一定能解释为什么等候火车时要在安全线外侧!
此时这位老师的语言平淡,但道出了学生回答正确的原因,当他评价完毕,发现这学生眼睛一亮,然后很得意地笑了,而其他同学则投去钦佩的目光。正是教师及时的点拨和赞美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为学生留出足够思维空间,延时进行评价
课堂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样我们的评价也不能过早进行,倘若过早作出评价,对于没有参加答题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就有可能会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在迸发前就有可能被我们给熄灭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
【案例2】《大气的压强》新课导入教学片断
出示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并有意识地让水从玻璃管上端倒入而流出,接着用大拇指堵住玻璃管口下端,再倒入水。
师:"假如我把管玻璃倒转过来,水会流下去吗?"
生:肯定会。
( 这位老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接着演示。)
把玻璃管倒转过来,水却没有流下来,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他们极其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既达到激起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目的,同时学生在掌握了"大气压强"这一知识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接近课堂尾声时,老师对学生完整的解释“水为什么不会流下来”作了充分细致的评价。这位老师成功运用延时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迪,互相探索,彼此认同,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提高,在思考中得到了发展,从而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使课堂呈现出科学思维齐飞跃的生动景象
(三).学生间互相评价,让其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空
新课程不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更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由此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还可以做到让学生互辨,产生思维的火花,更好深化知识和解决问题,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案例3】《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教学片断
师:田野或树林里,各种成熟的种子都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等春天来临时才开始萌发。而盛夏时成熟的早稻种子,如遇上降雨,就会发芽出来。是什么条件决定着种子的萌发呢?我们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并汇报)
生1:水分、空气、阳光、温度。
生2:老师,我觉得可能还跟种子自身条件有关,比如说里面的胚是否死亡。
生3:我觉得在这位同学的基础上我还想补充一点,种子自身条件除了里面的胚是否死亡外,还要考虑种子是否处在休眠期。
生4:因为这里有这么多个变量,所以我们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生5:我觉得在这里有些变量是次要变量,比如说种子的一些自身条件,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直接保持他们不变。
……
一个实验设计在学生的相互质疑和相互评价中一步步改进,最终完善。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学会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与此同時,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总之,如何让学生学的更有效是当今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轻负优质”最有效的途径。适合学生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要想学生学的更有效,那么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请教师记着:“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他燃烧。”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点燃这只火把,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多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