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学习过程中集合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提倡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创作,动手参与各种美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7-01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奇好玩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小学美术课程在吸引孩子,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视觉感知,还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创造出美好的作品。
一、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手越灵活头脑的反应越灵敏,中国的古语“心灵手巧”正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提倡给孩子经常做手指按摩,有助于头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手指活动多的孩子协调能力较强,思维反应速度较一般人快,而且灵活性高。孩子在小学阶段,头脑接受的信息刺激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脑部发育,对孩子的智力提高非常有帮助。小学美术课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孩子在绘画、剪纸、泥塑、粘贴、折纸等很多方面可以锻炼到手部,从而刺激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链接,开发和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小学美术教学时注重加入提高动手能力的课程,对开发小学生的大脑、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和感受,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力,还对他们学习阅读、写作、数学和认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小孩子对美的认识和感受与大人不同,他们有自己欣赏的角度,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质也不同。小学美术教学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孩子的实践能力,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创造,对增强孩子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孩子通过动手去做的过程感受每一个物品的形状、材质和空间变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正确的绘制出图形,更有利于活跃孩子的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小学生根据年龄差异和年级差异,美术老师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材料和绘画工具,采用形式各样的绘制方式,开动脑筋,尽情发挥想象力,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展现天赋的自由课堂,带领孩子尝试吹墨画、剪纸画、蜡笔画、水彩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体会其中差异,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
美术课堂上为了帮助孩子們有效的动手创作,教师需要去根据孩子的年龄发掘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愿意亲自动手操作。抓住孩子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天性,用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带领孩子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事物,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内心感受去表达去绘制,孩子的世界天真、率直、充满童趣,教师主要靠引导,不破坏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的想象无拘无束,让孩子的双手尽情涂抹、撕捏、粘贴,做出独特的作品。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玩的过程中学习美术,寓教于乐,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使他們真正喜欢上美术课,喜欢自己动手实践。
二、小学美术教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采取的教学策略
1.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动手意识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独特的学科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一特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首先充分拓展教材的动手空间,将教材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适当地将美术教学开展到校外和课外,使美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并能深入到学生生活及各个学科领域,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欣赏佳作,互评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学生喜欢的题材为教学资源,培养建立学生自愿动手实践的意识。通过触觉、听觉和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参与整个绘制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动手的意识。
2.挖掘学生感兴趣并能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想让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积极寻找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美术教材集合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知识,教师要从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吸引学生的资源,针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内容展开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步提高。
3.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通过情境培养来提高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社会认知浅显,生活经验不足,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认知逐渐丰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他们的第二课堂,美术教学从兴趣入手来吸引孩子,就不能忽视第二课堂。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将美术教学的内容适时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导学生,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动手创作的时候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熟悉的事物为创作对象,吸引学生主动观察,自觉分析身边的事物。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场景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绘制动物、植物,通过剪纸表现动物特点,或者折纸制作形态各异的动物,丰富美术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性、积极性和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一些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比如挑选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片作为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角度引入美术教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构思选择材料,通过绘画或制作模型等方式创造心目中的动画人物,不仅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注重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动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较快但心智单纯幼稚,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也不太稳定。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提倡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注入自己的创造。学会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欣赏孩子的创作,发现孩子们作品中的亮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的世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教师的一个称赞很可能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动力源泉;教师的鼓励对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动手内容中,尽情展现他们的创造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小学美术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之后,通过自身教学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开发出形式多样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动手的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利利.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59-159.
[2] 王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5(8):95-95.
[3] 王小桃.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文信息,2015(9):159-159.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7-01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奇好玩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小学美术课程在吸引孩子,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视觉感知,还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创造出美好的作品。
一、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手越灵活头脑的反应越灵敏,中国的古语“心灵手巧”正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提倡给孩子经常做手指按摩,有助于头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手指活动多的孩子协调能力较强,思维反应速度较一般人快,而且灵活性高。孩子在小学阶段,头脑接受的信息刺激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脑部发育,对孩子的智力提高非常有帮助。小学美术课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孩子在绘画、剪纸、泥塑、粘贴、折纸等很多方面可以锻炼到手部,从而刺激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链接,开发和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小学美术教学时注重加入提高动手能力的课程,对开发小学生的大脑、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和感受,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力,还对他们学习阅读、写作、数学和认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小孩子对美的认识和感受与大人不同,他们有自己欣赏的角度,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质也不同。小学美术教学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孩子的实践能力,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创造,对增强孩子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孩子通过动手去做的过程感受每一个物品的形状、材质和空间变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正确的绘制出图形,更有利于活跃孩子的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小学生根据年龄差异和年级差异,美术老师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材料和绘画工具,采用形式各样的绘制方式,开动脑筋,尽情发挥想象力,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展现天赋的自由课堂,带领孩子尝试吹墨画、剪纸画、蜡笔画、水彩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体会其中差异,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
美术课堂上为了帮助孩子們有效的动手创作,教师需要去根据孩子的年龄发掘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愿意亲自动手操作。抓住孩子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天性,用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带领孩子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事物,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内心感受去表达去绘制,孩子的世界天真、率直、充满童趣,教师主要靠引导,不破坏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的想象无拘无束,让孩子的双手尽情涂抹、撕捏、粘贴,做出独特的作品。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玩的过程中学习美术,寓教于乐,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使他們真正喜欢上美术课,喜欢自己动手实践。
二、小学美术教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采取的教学策略
1.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动手意识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独特的学科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一特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首先充分拓展教材的动手空间,将教材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适当地将美术教学开展到校外和课外,使美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并能深入到学生生活及各个学科领域,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欣赏佳作,互评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学生喜欢的题材为教学资源,培养建立学生自愿动手实践的意识。通过触觉、听觉和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参与整个绘制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动手的意识。
2.挖掘学生感兴趣并能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想让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积极寻找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美术教材集合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知识,教师要从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吸引学生的资源,针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内容展开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步提高。
3.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通过情境培养来提高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社会认知浅显,生活经验不足,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认知逐渐丰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他们的第二课堂,美术教学从兴趣入手来吸引孩子,就不能忽视第二课堂。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将美术教学的内容适时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导学生,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动手创作的时候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熟悉的事物为创作对象,吸引学生主动观察,自觉分析身边的事物。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场景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绘制动物、植物,通过剪纸表现动物特点,或者折纸制作形态各异的动物,丰富美术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性、积极性和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一些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比如挑选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片作为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角度引入美术教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构思选择材料,通过绘画或制作模型等方式创造心目中的动画人物,不仅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注重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动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较快但心智单纯幼稚,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也不太稳定。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提倡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注入自己的创造。学会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欣赏孩子的创作,发现孩子们作品中的亮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的世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教师的一个称赞很可能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动力源泉;教师的鼓励对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动手内容中,尽情展现他们的创造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小学美术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之后,通过自身教学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开发出形式多样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动手的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利利.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59-159.
[2] 王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5(8):95-95.
[3] 王小桃.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文信息,2015(9):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