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事教学多年,笔者一直在想怎样把学生教好,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关心爱护,许多故事都教给我们这样的道理。
关键词:教学故事;关爱;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受益终生。可是,还有一些学生,故事对他们是没有作用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身心已经麻木了。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拉回来,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他们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道理很简单,每一个字我们都认得,甚至常挂在嘴边。可是,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為没经历过,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适合自己,况且每个学生状况不同,办法是否通用也未可知。直到遇到这个叫玲玲(化名)的学生。
记得刚接手那个班的时候,做交接时得知班上的玲玲同学是单亲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她母亲改嫁之后就没有音信,而父亲在外边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对玲玲关心很少,几乎是从不过问。玲玲只有和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交接班时,我还了解到这孩子总喜欢以肚子痛为理由旷课。那时我还处在了解全班的过程中,自然没有过多重视。果然,不多久之后,玲玲故伎重演了。我把她送回家,奶奶解释说:“到医院检查过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一到家肚子就不痛了,看电视、骑车,玩得可……”奶奶还没说完,玲玲就开始和奶奶顶撞,并且小小年纪就用死来威胁——用头往墙上撞,口里念念有词“我死了算了,死了算了”。我惊呆了,教书至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在想为何会有这种现象,怎么消除这种问题。这难道就是为人熟知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了解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玲玲恰在这80%中,“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教育难以保证,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接踵而来”。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问题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理顺思路,决定和这小女孩好好沟通一下,去了解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以为玲玲不会让我接近,但她没有。和她沟通后,静心细想,这孩子应该是留守儿童加上单亲家庭,生活中缺乏关爱,学习上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造成她对周围事物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一些调查表明,这类孩子由于生长环境的不良,形成了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疏导纠正,他们这一生可能就毁了。我想着玲玲接下来的生活……
第二天,这孩子来上学了。经过沟通,我想着她会不会有所改变,于是向她投去了关切的眼神。可是,她眼神躲闪,刻意避开了我的关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是那样生活的,一时也是很难改变的,她需要一点时间。在班上,我表扬了她能战胜自己来学校上课,并鼓励她坚持下去。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默默地低下头,好像很不好意思,我就知道她已经开始改变了。开始上课了,那天上课的内容是“年、月、日”。课堂上,我提问了简单的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提问到她,只要她答对了,我会及时地给予表扬。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如“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我会点名询问:“玲玲,你听懂了吗?”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一句关切的询问,时时让她感受到:老师很关心我,老师很喜欢我,我和班上的每个学生一样,老师也很在意我。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了,我会无意识地在课堂上说:“玲玲坐得很端正,人都精神了许多。”她作业进步了,班上组织的作业评选上,进步学生栏会有她的名字;她成绩进步了,我会为她准备学习进步奖状并来些小小的物质奖励,如一块糖、一个本子、一袋饼干等,并提醒她回去打电话告诉远在外地的父亲……
当然班上不光是她一个学生,我以一颗公平的爱心,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鼓励玲玲主动找别的学生玩,我也经常让其他学生帮助玲玲。渐渐地,小姑娘有了自信的笑容;渐渐地,她不缺课了,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课堂;渐渐地,她的作业不拖拉了,学习态度端正了。班上的学风、班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喜人变化鼓舞着我,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中爱的魅力。我也将继续下去,继续当好满是阳光的爱心老师、爱心妈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应当像杜甫笔下的“好雨”,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无声地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无声总胜似有声的,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呵护、真心的关爱。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奥秘”,也不过是一点一滴的教师教学行为,愿我们都“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教学故事;关爱;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受益终生。可是,还有一些学生,故事对他们是没有作用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身心已经麻木了。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拉回来,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他们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道理很简单,每一个字我们都认得,甚至常挂在嘴边。可是,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為没经历过,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适合自己,况且每个学生状况不同,办法是否通用也未可知。直到遇到这个叫玲玲(化名)的学生。
记得刚接手那个班的时候,做交接时得知班上的玲玲同学是单亲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她母亲改嫁之后就没有音信,而父亲在外边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对玲玲关心很少,几乎是从不过问。玲玲只有和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交接班时,我还了解到这孩子总喜欢以肚子痛为理由旷课。那时我还处在了解全班的过程中,自然没有过多重视。果然,不多久之后,玲玲故伎重演了。我把她送回家,奶奶解释说:“到医院检查过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一到家肚子就不痛了,看电视、骑车,玩得可……”奶奶还没说完,玲玲就开始和奶奶顶撞,并且小小年纪就用死来威胁——用头往墙上撞,口里念念有词“我死了算了,死了算了”。我惊呆了,教书至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在想为何会有这种现象,怎么消除这种问题。这难道就是为人熟知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了解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玲玲恰在这80%中,“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教育难以保证,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接踵而来”。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问题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理顺思路,决定和这小女孩好好沟通一下,去了解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以为玲玲不会让我接近,但她没有。和她沟通后,静心细想,这孩子应该是留守儿童加上单亲家庭,生活中缺乏关爱,学习上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造成她对周围事物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一些调查表明,这类孩子由于生长环境的不良,形成了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疏导纠正,他们这一生可能就毁了。我想着玲玲接下来的生活……
第二天,这孩子来上学了。经过沟通,我想着她会不会有所改变,于是向她投去了关切的眼神。可是,她眼神躲闪,刻意避开了我的关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是那样生活的,一时也是很难改变的,她需要一点时间。在班上,我表扬了她能战胜自己来学校上课,并鼓励她坚持下去。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默默地低下头,好像很不好意思,我就知道她已经开始改变了。开始上课了,那天上课的内容是“年、月、日”。课堂上,我提问了简单的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提问到她,只要她答对了,我会及时地给予表扬。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如“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我会点名询问:“玲玲,你听懂了吗?”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一句关切的询问,时时让她感受到:老师很关心我,老师很喜欢我,我和班上的每个学生一样,老师也很在意我。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了,我会无意识地在课堂上说:“玲玲坐得很端正,人都精神了许多。”她作业进步了,班上组织的作业评选上,进步学生栏会有她的名字;她成绩进步了,我会为她准备学习进步奖状并来些小小的物质奖励,如一块糖、一个本子、一袋饼干等,并提醒她回去打电话告诉远在外地的父亲……
当然班上不光是她一个学生,我以一颗公平的爱心,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鼓励玲玲主动找别的学生玩,我也经常让其他学生帮助玲玲。渐渐地,小姑娘有了自信的笑容;渐渐地,她不缺课了,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课堂;渐渐地,她的作业不拖拉了,学习态度端正了。班上的学风、班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喜人变化鼓舞着我,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中爱的魅力。我也将继续下去,继续当好满是阳光的爱心老师、爱心妈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应当像杜甫笔下的“好雨”,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无声地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无声总胜似有声的,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呵护、真心的关爱。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奥秘”,也不过是一点一滴的教师教学行为,愿我们都“亲其师,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