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应把课堂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世界,在发展智慧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教师以满怀的激情有效引导,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生活;实践;探索;活动;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贴近生活,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二、观察生活,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扩大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稻子成熟了,水果挂满了枝头,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学生经过寻找,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从小愛科学》一课时,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收集资料,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懂得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上课时,我让学生谈经历,说感受,一节课下来,大家谈了许多,议了许多,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揭开生活中的秘密,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獻:
[1]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5).
关键词:生活;实践;探索;活动;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贴近生活,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二、观察生活,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扩大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稻子成熟了,水果挂满了枝头,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学生经过寻找,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从小愛科学》一课时,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收集资料,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懂得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上课时,我让学生谈经历,说感受,一节课下来,大家谈了许多,议了许多,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揭开生活中的秘密,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獻:
[1]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