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特征 关系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此外,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由于取向各有不同,而且追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应当是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既是年长者,更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要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身体活动外在表现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因素如遗传等影响也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创新教育必须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李燕文.今日科苑.2009(16)
[2]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李继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特征 关系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此外,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由于取向各有不同,而且追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应当是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既是年长者,更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要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身体活动外在表现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因素如遗传等影响也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创新教育必须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李燕文.今日科苑.2009(16)
[2]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李继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