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本学科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生本理念从不同方面把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规律,在教法学法的有效改进中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灵活创新多样教学方法推促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提升。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课程发生变化,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对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把教学思维由原先的思想品德课的模式中走出来,建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观念。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教材的专业性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该有相对应的提高。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能够使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把握与解读,对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把握,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指导,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能为后续课堂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在学习《维护秩序》小节内容时,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备课。一方面,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的研究学情和教材,对于学情要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道德与法治知识储备情况、个人学习特点等方面入手,并通过及时通讯工具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教材应当从两个维度入手,一要从整体入手,对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的章节组成进行了解,二要积极的从每节教学内容的细节入手,对教学模块组成、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易混淆点进行精准的研究,如该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的难点为: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等等,确保对学情和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而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充分的考量课程标准的要求、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让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的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加的具有针对性。
二、运用诗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诗词蕴含着思想与哲理,包含着人生百态,以中国古诗词为例,就涉及了方方面面,比如杜甫的诗就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变化,被称为诗史,而苏轼的诗词则包含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和感悟。随着新课改的施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古诗词给学生创造情境,能让学生对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授《家的意味》这一课时,我就利用古诗词来给学生阐释亲情的含义。我给学生展示了与家相关的古诗词,比如马致远的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马致远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漂泊,五更乘着孤舟,思念故乡,眼泪不自觉地掉落下来。家对于游子来说,永远是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此外,我又给学生展示了韦应物的诗句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这是一幅祥和温馨的家的画面。在给学生讲解了这些诗句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家呢?从而让学生进入了情境当中,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家的含义。
三、挖掘多彩生活素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教材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提供的生活例子,也要对生活素材进行挖掘。生活素材表现出更多地社会性与现实性,也更加鲜活。社会高速发展,教材的更新不能实现同步更新,因此,在教学中对新出现的有关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生活素材加以利用,辅助课本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分辨优劣价值观的机会,争取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交友的智慧》一课时,由于本课所学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引入新课讲授:在多媒体背景音乐的播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彼此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让学生在回顾自己与朋友友谊的建立过程中了解到交朋友时需要具备的心态、应该掌握的策略和方法,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聚焦“友谊”主题,提出相关的疑惑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回答,如交朋友如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怎样的表现才算主动?如果一方主动,另一方并不理睬是否很尴尬等,在生活中寻找知识踪迹,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道德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可以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正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诗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挖掘多彩生活素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三个角度切入,以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58-59+62.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灵活创新多样教学方法推促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提升。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课程发生变化,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对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把教学思维由原先的思想品德课的模式中走出来,建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观念。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教材的专业性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该有相对应的提高。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能够使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把握与解读,对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把握,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指导,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能为后续课堂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在学习《维护秩序》小节内容时,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备课。一方面,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的研究学情和教材,对于学情要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道德与法治知识储备情况、个人学习特点等方面入手,并通过及时通讯工具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教材应当从两个维度入手,一要从整体入手,对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的章节组成进行了解,二要积极的从每节教学内容的细节入手,对教学模块组成、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易混淆点进行精准的研究,如该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的难点为: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等等,确保对学情和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而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充分的考量课程标准的要求、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让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的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加的具有针对性。
二、运用诗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诗词蕴含着思想与哲理,包含着人生百态,以中国古诗词为例,就涉及了方方面面,比如杜甫的诗就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变化,被称为诗史,而苏轼的诗词则包含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和感悟。随着新课改的施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古诗词给学生创造情境,能让学生对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授《家的意味》这一课时,我就利用古诗词来给学生阐释亲情的含义。我给学生展示了与家相关的古诗词,比如马致远的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马致远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漂泊,五更乘着孤舟,思念故乡,眼泪不自觉地掉落下来。家对于游子来说,永远是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此外,我又给学生展示了韦应物的诗句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这是一幅祥和温馨的家的画面。在给学生讲解了这些诗句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家呢?从而让学生进入了情境当中,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家的含义。
三、挖掘多彩生活素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教材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提供的生活例子,也要对生活素材进行挖掘。生活素材表现出更多地社会性与现实性,也更加鲜活。社会高速发展,教材的更新不能实现同步更新,因此,在教学中对新出现的有关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生活素材加以利用,辅助课本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分辨优劣价值观的机会,争取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交友的智慧》一课时,由于本课所学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引入新课讲授:在多媒体背景音乐的播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彼此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让学生在回顾自己与朋友友谊的建立过程中了解到交朋友时需要具备的心态、应该掌握的策略和方法,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聚焦“友谊”主题,提出相关的疑惑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回答,如交朋友如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怎样的表现才算主动?如果一方主动,另一方并不理睬是否很尴尬等,在生活中寻找知识踪迹,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道德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可以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正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诗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挖掘多彩生活素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三个角度切入,以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58-59+62.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