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解读,打造有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在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语文教学忽略文本现状的时候,在无数繁华的组装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彰显有效,回归文本;准确定位,读透文本;关注整合,活学文本;运用媒体,丰富文本。
  关键词: 文本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一直孜孜探讨的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人文性凸显了,语言感悟强调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然而,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或者教学中的操作失当,不少教师过分突出了教材“重组”,忽略了对语文教学的本源——文本的解读,出现了“脱离文本、架空文本、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问题。因此,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打造真实有效的课堂,就成了当前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一、融入文本,让读与写在阅读课堂上齐头并进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现在有些教师,特别是上示范课、观摩课的优秀人才,展示给我们的是太多的小实验、小制作,太多的资料补充、媒体演示,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大组发言……这些,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教学的功能,使得文本的阅读反倒成了次要的。“语文课要上语文”,这是一些老教育家“无奈的呼吁”,更应该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身体力行的共识。只要我们立足文本,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就一定能唤起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轻松打造出简约、开心、有教无痕的灵动课堂。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可以抓住“情节”、“人物”这两条主线,分两课时,引领学生跟文本对话,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再现人物形象。尤其是第二课时,我们可以更多地聚焦人物的性格。解读林冲时,不妨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林冲。如果有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一两个好词语,我们就可以鼓励他和小伙伴再去深挖课文,试着用两、三句话评价人物形象;有能力的,还可以把它写下来,形成文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合作学习的需要自然就出来了。
  课堂如战场,千变万化,需要我们始终保有一颗不懈追求的爱心与随机应变的智慧,需要我们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读写的挖掘与创新,需要我们褪尽繁华,回归简约,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二、研透文本,为学生的个性阅读当好向导
  
  新课程指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准确、有效地解读文本?别无他法,唯有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找到文章的立足点。
  例如,《夹竹桃》一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当做一般读者,对文本进行赏读,投入其中,感受文本,研读文本,抓住“韧性”和“幻想”这两条主线,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琢磨这篇文章的重难点、质疑点,最后,才能从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语言文字,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作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教学时,可以先深入文本,从整体上感知全文。然后,从四、五两个核心段落入手,借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引领学生寻找夹竹桃、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并由此体现语文的“文道统一”精神。
  课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爆发、心灵升华的产物。教师要多在学生觉得深奥的地方下功夫,引领学生从重点词句、写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去品味作品中的妙处;也可以把学生没留意的地方点出来,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感受,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朗读和精要点评中,在自己反复的诵读和自主探究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最终,促进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达到读透文本之目的。
  
  三、活用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舞台
  
  不少优秀作品隐藏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中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给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活动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同时,要极力找寻这些作品中的空白点,不断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加强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沟通。
  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课本剧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并将其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课堂上大家对表演进行点评、质疑,小组成员进行解释。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点,大家反复阅读课文,讨论,修改,甚至请教家长,上网查资料……为了使自己的小组成为最优秀的,每位成员主动参与,有的小组甚至还自制了道具,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不仅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还促进了合作学习的形成,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标。
  在这个课堂上,教师只需充当一个欣赏者、评价者、参与者,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引导他们思考,为他们铺路架桥,使他们到达彼岸。这个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巧用媒体,实现文本内容的有效丰富
  
  信息化社会的高速运转,使得知识换代日新月异。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农村孩子的感性认识。但是,不能因为它高效,我们就滥用,甚至认为“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语文教学中应该主张“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语言来教语言”,避免学生的“懂”是靠看课件看懂的,而不是读书读懂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巧用多媒体手段,解决用语言难以描述的难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作者、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比如,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黄河的主人》、《月光启蒙》等,适宜用多媒体展现,尤其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及情感体验的情节,该用则用。但是《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我们就没必要把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放给孩子们看,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八戒、悟空到底是何模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看法。应该促使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之中,发挥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思维与想象,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要我们本着“固本强基,凸显有效”的教学心态,积极引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多媒体必将成为我们课堂的点睛之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但我想:只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4]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5]薛法根.有效阅读教学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虽不是专门的德育工作者,但语文学科应是德育最好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形式的学习必然和语文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工具的掌握同思想的提高一致起来.语文教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捧给他们一杯杯醇香的“酒”,而是端给他们一碗碗索然无味的“水”。如果语文教师不能重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语言艺术美,那么学生就得不到这方面的感染、熏陶和享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
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机体生命和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机体的水合状态与水密切相关,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决定着机体的水合状态.水摄入不足或体内水分丢失过多,都可能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探究,可以是宏观,也可以是微观;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可以是单篇,也可以是多篇(单元);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篇章等,将有比较探究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探究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寻求认知的过程。    一、从比较探究中发现问题    中学语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看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作品的共性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要改革作业批语,作业形式与内容,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语文作业中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作业教学效率改革    中学语文作业量大,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一种不情愿,在抱怨中完成作业现象屡见不鲜。作文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只有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贴切地诠释了语文作业的重要。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
一、案例与思考    在这学期刚开学的前几周,我们专业的几位同学去了一个中学参观并听了几节课,其中有节初一语文课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一节语文课的第一课时中,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当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大家有没有没读通的地方?”先后有几个同学起来回答并读书,其中有一学生说:“老师!我这地方没读通。”接着这位老师就让这位学生开始朗读了。读完之后,老师发现他读得挺通顺,还表扬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催生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提出,教师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学习能力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具体而言,应具有以问促思、以问激情、以问引问、以问导学四个特征。  关键词: 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特征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
目的:观察神门、三阴交单穴与双穴配伍对失眠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差异,探索电针不同腧穴配伍对失眠模型大鼠LC-NE系统及PG-MT系统的调整作用。方法:将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
一、充分发挥教学功能,铺好积累基石    1.掌握词汇,规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积累主要是口头语言的积累,其他方面的积累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加强。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主要靠模仿习得。在学龄前,他们学习的语言是在和成人交往中实现的,学到的大多是口头语言。入学后,除了通过社交继续学习口头语言,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比较,书面语言更加规范,表达方法比较严谨,形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