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泥塑造型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基础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泥塑课的教学探究,让学生在我精心策划的玩泥巴的过程中,体验泥塑艺术的乐趣,二是赏析古代和民间的泥塑作品,三是制作泥玩具,四是举办泥塑微型展览。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泥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与空间感知、观察、创造、想象、意志、合作、空间表达和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合作精神。意义在于通过泥塑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民间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其次是让学生了解、关注民族文化,热爱民族艺术。
【关键词】:泥塑;教学探究;美术教育
引言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里,万物千姿百态,多姿多彩,而泥土以它质朴的颜色和气味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尤其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它的性情与同学们的性情是那么的相似,他们拥有同样的自然、纯朴、天真,所以泥土与学生可以和谐的融为一体。泥土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極强的可塑性,在泥塑活动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对周边事物的感知,不受局限和束缚地,最直接地运用手中的泥土去表现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有许多新颖的泥塑材料出现,如彩色软陶、橡皮泥、轻泥土等,他们具有色彩鲜艳,极易塑造的特点,但是,我认为质朴的泥土最能激发学生们的天性。让学生在我精心策划的玩泥巴的过程中,体验泥塑艺术的乐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泥塑的可塑性极强、想象规模和空間极广、艺术成分极高是它的魅力,也因此引发了我对泥塑教学的探究。
一、泥塑简介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虽然古老却又是及其常见的民间工艺。泥塑,就是用泥土手工捏制成形,其形态常常以人物、动物呈现。在新石器时代后,中国泥塑艺术就不断获得发展,一直到汉朝,泥塑便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艺术品。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都能看到泥塑的身影,由此即可见,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以,发展泥塑教学很有必要性,因为泥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泥塑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方面,我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上的泥塑课和查阅以前教师们的课例,发现泥塑教学的模式太过于传统,即教师一边演示或者仅仅让学生根据视频学习。学生一边仿照跟着老师做,或者,学生随着教材上的制作过程一步一步照着做,在泥塑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培训学生们的制作技巧上。在我的教学探究上,我将打破这一传统,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其次,学生方面,我发现学生在这样的传统模式下很容易缺乏自主性,久而久之让学生们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不愿意自己去思考、观察、体验,更重要的是不愿意去探究和创新,对美术课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出现了散漫逃避的现象。同时,学生们做出来的作品都过于死板,没有生命,没有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里面。造型大都千篇一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我的教学探究上,我希望看到学生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并富有自己独特感情色彩的作品。
最后,学校方面,我发现美术课在我所实习的学校并不太受重视。所以教师对美术课的教学也是持有很随意的态度。但通过我的观察,学校方面为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开始注重起美术的教育,所以,我乘此机会与其他美术老师一起为学生举行一个小型的泥塑展,从而引起学校的重视,并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方面打下基础。
三、泥塑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泥塑教学有助于激起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而泥塑的发展正体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在造型的塑造过程中,形的每一点变化都与想象思维发展和想象的变化息息相关,如在中国泥塑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盆和瓶的造型,在其口、腹、底以及双耳的添加上,都与想象思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创造是想象的结果,所以泥塑教学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学生能把脑中所想象出来的形象用泥塑的各种方法完整地再现和塑造出来。在塑造过程中,我将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审美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学生自主地去创造,为其以后成为社会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最后,我认为在泥塑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起引导、肯定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我的教学案列中,我设定无固定的主题的、自由的造型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究。对自己想捏造的造型进行设计,我只进行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泥塑让中学生的感情和情绪得以发泄
首先,初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情感的表现比较敏感,处于叛逆期,他们善于将自己的情绪藏在心中,等达到一定程度,他们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其结果便是他们对学习,对家人,对老师,对他人表现出一种排斥和不屑的心理,这对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初中是同学们的一个转折点,决定了他们往“好的”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所以,通过泥塑课的讲授学生可以充分表露出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思维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表现。在我们小时候,就喜欢与一群伙伴一起玩泥巴,把身上弄的全是泥,但是内心却是幸福愉快的;还有当有些学生跟家长发生矛盾时,他们便会通过大力地敲打泥巴来宣泄内心的愤怒和不满,所以,即便是我们随意捏塑的泥巴也是我们的情绪表现。
最后,在泥塑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少会用理性和逻辑去塑造造型,在他们的创造思维里更多的是直觉以及内心情感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他们所认为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励他们自己去创造,以此来进步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泥塑有助于中學生在塑形过程中找到自信
首先,可以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希望被认可、被鼓励、被赞赏,都希望自己能成功。特别是对初中生而言,适时地鼓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定义“我不会”,其实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心存顾虑,不敢动手。如果这些学生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变得没有自信心,甚至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不愿再继续学。
其次,在泥塑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积极充满鼓励的语言,在激励他们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信心。在他们对泥塑感到苦恼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避免他们对泥塑教学产生畏惧的心理,以至于对泥塑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
最后,在我的泥塑教学案列中,我将给他们每人一块泥,让他们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泥巴,然后让他们随意捏,等睁开眼镜后,让他们看自己手中的泥土像什么?接下來再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捏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形态和模样。让他们在不断塑造和让无形变得有形的过程中寻找到信心。同时,我也会用激励的语言,提高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认可。
(四)泥塑教学有利于宏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首先,泥塑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用简朴、原始的土壤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记录着人类的民俗生活,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空间。泥塑美术也显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感。
其次,可以说,泥塑艺术是生活的文化,它取自自然,源于生活,有较强的现实功能,却又超越现实成为审美艺术。在泥塑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造型都沉淀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一种信仰最基本的意义。因此,通过泥塑教学,学生们可以领会泥塑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并启发学生们对泥塑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最后,在泥塑教学中我将重点介绍无锡惠山泥人,因为泥土是最具地方的文化传统。通过讲述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泥塑艺术的热爱,让他们将泥塑带进生活,传承泥塑艺术。
四、泥塑课堂教学的具体展开
首先,我在这次课中的教学理念在于,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泥塑课堂上愉快而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泥塑课中寻找自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将把《泥土的味道》分为三个课时上,第一个课时我用体验式导入法,让学生体验形态的塑造的过程,具体过程是让学生闭上眼睛随意捏造,睁开眼后根据捏造的形象再进行细部刻画,培养他们的体积空间的塑造能力。第二个课时我用中国古神话故事导入法,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让学生对泥土产生兴趣,宏扬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并让他们欣赏中国泥塑作品,了解、体验泥陶、泥俑的历史文化,并加入泥塑制作的小视频为下节课打下基础。第三节课时我将设定无固定的主题的、自由的造型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究。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在泥塑课程中应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认为初中美术课堂的泥塑教学主旨应在于,培养具有多元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同时,中学生们在泥塑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一个归宿点,并且在不断的塑形过程中找到自信,乐观并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将泥塑教学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课程,顺应时代,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快乐,并让泥塑课成为学生能乐在其中的学科。
【关键词】:泥塑;教学探究;美术教育
引言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里,万物千姿百态,多姿多彩,而泥土以它质朴的颜色和气味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尤其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它的性情与同学们的性情是那么的相似,他们拥有同样的自然、纯朴、天真,所以泥土与学生可以和谐的融为一体。泥土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極强的可塑性,在泥塑活动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对周边事物的感知,不受局限和束缚地,最直接地运用手中的泥土去表现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有许多新颖的泥塑材料出现,如彩色软陶、橡皮泥、轻泥土等,他们具有色彩鲜艳,极易塑造的特点,但是,我认为质朴的泥土最能激发学生们的天性。让学生在我精心策划的玩泥巴的过程中,体验泥塑艺术的乐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泥塑的可塑性极强、想象规模和空間极广、艺术成分极高是它的魅力,也因此引发了我对泥塑教学的探究。
一、泥塑简介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虽然古老却又是及其常见的民间工艺。泥塑,就是用泥土手工捏制成形,其形态常常以人物、动物呈现。在新石器时代后,中国泥塑艺术就不断获得发展,一直到汉朝,泥塑便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艺术品。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都能看到泥塑的身影,由此即可见,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以,发展泥塑教学很有必要性,因为泥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泥塑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方面,我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上的泥塑课和查阅以前教师们的课例,发现泥塑教学的模式太过于传统,即教师一边演示或者仅仅让学生根据视频学习。学生一边仿照跟着老师做,或者,学生随着教材上的制作过程一步一步照着做,在泥塑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培训学生们的制作技巧上。在我的教学探究上,我将打破这一传统,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其次,学生方面,我发现学生在这样的传统模式下很容易缺乏自主性,久而久之让学生们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不愿意自己去思考、观察、体验,更重要的是不愿意去探究和创新,对美术课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出现了散漫逃避的现象。同时,学生们做出来的作品都过于死板,没有生命,没有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里面。造型大都千篇一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我的教学探究上,我希望看到学生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并富有自己独特感情色彩的作品。
最后,学校方面,我发现美术课在我所实习的学校并不太受重视。所以教师对美术课的教学也是持有很随意的态度。但通过我的观察,学校方面为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开始注重起美术的教育,所以,我乘此机会与其他美术老师一起为学生举行一个小型的泥塑展,从而引起学校的重视,并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方面打下基础。
三、泥塑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泥塑教学有助于激起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而泥塑的发展正体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在造型的塑造过程中,形的每一点变化都与想象思维发展和想象的变化息息相关,如在中国泥塑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盆和瓶的造型,在其口、腹、底以及双耳的添加上,都与想象思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创造是想象的结果,所以泥塑教学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学生能把脑中所想象出来的形象用泥塑的各种方法完整地再现和塑造出来。在塑造过程中,我将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审美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学生自主地去创造,为其以后成为社会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最后,我认为在泥塑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起引导、肯定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我的教学案列中,我设定无固定的主题的、自由的造型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究。对自己想捏造的造型进行设计,我只进行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泥塑让中学生的感情和情绪得以发泄
首先,初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情感的表现比较敏感,处于叛逆期,他们善于将自己的情绪藏在心中,等达到一定程度,他们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其结果便是他们对学习,对家人,对老师,对他人表现出一种排斥和不屑的心理,这对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初中是同学们的一个转折点,决定了他们往“好的”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所以,通过泥塑课的讲授学生可以充分表露出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思维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表现。在我们小时候,就喜欢与一群伙伴一起玩泥巴,把身上弄的全是泥,但是内心却是幸福愉快的;还有当有些学生跟家长发生矛盾时,他们便会通过大力地敲打泥巴来宣泄内心的愤怒和不满,所以,即便是我们随意捏塑的泥巴也是我们的情绪表现。
最后,在泥塑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少会用理性和逻辑去塑造造型,在他们的创造思维里更多的是直觉以及内心情感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他们所认为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励他们自己去创造,以此来进步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泥塑有助于中學生在塑形过程中找到自信
首先,可以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希望被认可、被鼓励、被赞赏,都希望自己能成功。特别是对初中生而言,适时地鼓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定义“我不会”,其实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心存顾虑,不敢动手。如果这些学生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变得没有自信心,甚至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不愿再继续学。
其次,在泥塑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积极充满鼓励的语言,在激励他们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信心。在他们对泥塑感到苦恼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避免他们对泥塑教学产生畏惧的心理,以至于对泥塑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
最后,在我的泥塑教学案列中,我将给他们每人一块泥,让他们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泥巴,然后让他们随意捏,等睁开眼镜后,让他们看自己手中的泥土像什么?接下來再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捏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形态和模样。让他们在不断塑造和让无形变得有形的过程中寻找到信心。同时,我也会用激励的语言,提高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认可。
(四)泥塑教学有利于宏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首先,泥塑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用简朴、原始的土壤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记录着人类的民俗生活,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空间。泥塑美术也显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感。
其次,可以说,泥塑艺术是生活的文化,它取自自然,源于生活,有较强的现实功能,却又超越现实成为审美艺术。在泥塑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造型都沉淀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一种信仰最基本的意义。因此,通过泥塑教学,学生们可以领会泥塑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并启发学生们对泥塑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最后,在泥塑教学中我将重点介绍无锡惠山泥人,因为泥土是最具地方的文化传统。通过讲述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泥塑艺术的热爱,让他们将泥塑带进生活,传承泥塑艺术。
四、泥塑课堂教学的具体展开
首先,我在这次课中的教学理念在于,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泥塑课堂上愉快而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泥塑课中寻找自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将把《泥土的味道》分为三个课时上,第一个课时我用体验式导入法,让学生体验形态的塑造的过程,具体过程是让学生闭上眼睛随意捏造,睁开眼后根据捏造的形象再进行细部刻画,培养他们的体积空间的塑造能力。第二个课时我用中国古神话故事导入法,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让学生对泥土产生兴趣,宏扬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并让他们欣赏中国泥塑作品,了解、体验泥陶、泥俑的历史文化,并加入泥塑制作的小视频为下节课打下基础。第三节课时我将设定无固定的主题的、自由的造型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究。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在泥塑课程中应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认为初中美术课堂的泥塑教学主旨应在于,培养具有多元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同时,中学生们在泥塑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一个归宿点,并且在不断的塑形过程中找到自信,乐观并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将泥塑教学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课程,顺应时代,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快乐,并让泥塑课成为学生能乐在其中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