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古诗文是中华文明史上无数精英人物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寄托并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灵魂和人文精神。流转和畅游其中,能让人以学强身、启迪灵感、增长智慧,逐步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令人遗憾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古诗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变机械读记为吟咏赏析
古人云:“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所谓的“诵”和“读”,与狭义上的死记硬背有着本质区别,应理解为“吟咏”、“解读”、“赏析”。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强调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其间的先“披”后“入”再“讨”,与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有这样坚持吟咏赏析,学生才能逐步地深入古诗词其境,乐在其中,并养成良好的语感素养与解析能力,从中获取厚积薄发的综合性实践效果。
二、变说文解字为能力教学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同肩并行的课程实践活动。如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可针对“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一句中的前后两个“效”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之”在古诗文中一般解释为“的”,由此推断第一个“效”应是名词,而后一个则应为动词。再根据语境,可以分别落实先后为“责任”和“完成(讨贼兴复)责任”之意。
三、变曲高和寡为同振共鸣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个性特征,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与思维,所以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在现实中,教师对古诗文教学,除了有一些个性化见解外,更多的是以“教学参考”为经典。而这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诚心认可和热烈响应。对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展开个体意会和相互合作探究活动,以实现“激励、唤醒、鼓舞”之效。如《蒹葭》一文,其中蕴藏着形美、音美、意美的特点,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感悟力有限,即使教师讲解得再精彩,也难以收到同振共鸣的效果。有鉴于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了一副“柔弱娇美、面水而立”“谦谦君子、深情凝望”的清秀图画,并配以悠扬低缓的古筝乐曲,把学生由视听带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妙意境。学生在“由感而悟”和“据文赏言”中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体会。
四、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在传统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读背——题海苦练”的活动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以教定学、多劳少得”的教学形式,常常令“教者难教、学者难学”。在新课程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将之转换为喜闻乐见的模拟表演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陌上桑》内容时,文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语句,可谓心神兼具、动感十足,令人回味无穷。有鉴于此,教师可让学生以哑剧形式进行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再指导、帮助学生尝试逐步背诵而熟。笔者从比较中发现,学生活动体验背诵比强行背诵不仅效率高而且课堂活泼有趣得多。
五、变重教轻育为育才育德
古诗文中既包含令人倾心的知识,又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忧国忧民者有之,奋发进取者有之,淡泊名利者有之,喜怒哀乐者有之,修身养性者有之,深情厚谊者有之……如《醉翁亭记》中有“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而“得意忘累”、“得意忘行”的超脱人物形象;《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和远大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敬贤爱才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美好真情……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开展人文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元素,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如果忽视这些,则是对古诗文的亵渎和浪费。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古诗文中的人文性因素,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
一、变机械读记为吟咏赏析
古人云:“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所谓的“诵”和“读”,与狭义上的死记硬背有着本质区别,应理解为“吟咏”、“解读”、“赏析”。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强调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其间的先“披”后“入”再“讨”,与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有这样坚持吟咏赏析,学生才能逐步地深入古诗词其境,乐在其中,并养成良好的语感素养与解析能力,从中获取厚积薄发的综合性实践效果。
二、变说文解字为能力教学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同肩并行的课程实践活动。如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可针对“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一句中的前后两个“效”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之”在古诗文中一般解释为“的”,由此推断第一个“效”应是名词,而后一个则应为动词。再根据语境,可以分别落实先后为“责任”和“完成(讨贼兴复)责任”之意。
三、变曲高和寡为同振共鸣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个性特征,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与思维,所以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在现实中,教师对古诗文教学,除了有一些个性化见解外,更多的是以“教学参考”为经典。而这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诚心认可和热烈响应。对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展开个体意会和相互合作探究活动,以实现“激励、唤醒、鼓舞”之效。如《蒹葭》一文,其中蕴藏着形美、音美、意美的特点,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感悟力有限,即使教师讲解得再精彩,也难以收到同振共鸣的效果。有鉴于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了一副“柔弱娇美、面水而立”“谦谦君子、深情凝望”的清秀图画,并配以悠扬低缓的古筝乐曲,把学生由视听带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妙意境。学生在“由感而悟”和“据文赏言”中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体会。
四、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在传统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读背——题海苦练”的活动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以教定学、多劳少得”的教学形式,常常令“教者难教、学者难学”。在新课程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将之转换为喜闻乐见的模拟表演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陌上桑》内容时,文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语句,可谓心神兼具、动感十足,令人回味无穷。有鉴于此,教师可让学生以哑剧形式进行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再指导、帮助学生尝试逐步背诵而熟。笔者从比较中发现,学生活动体验背诵比强行背诵不仅效率高而且课堂活泼有趣得多。
五、变重教轻育为育才育德
古诗文中既包含令人倾心的知识,又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忧国忧民者有之,奋发进取者有之,淡泊名利者有之,喜怒哀乐者有之,修身养性者有之,深情厚谊者有之……如《醉翁亭记》中有“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而“得意忘累”、“得意忘行”的超脱人物形象;《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和远大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敬贤爱才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美好真情……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开展人文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元素,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如果忽视这些,则是对古诗文的亵渎和浪费。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古诗文中的人文性因素,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