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势头迅猛,这对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构建高等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框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社会上,甚至在高等教育业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误区一: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处于较低的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感觉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工作不稳定,工作上动力不足,“思变、思动”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风差,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中的尴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家长和学生不愿报考此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误区二:高等职业教育是“本科压缩型”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所以,相当数量的职业教育学院本身,特别是有些一般本科院校办的职教学院,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本科压缩型”,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误区三:忽略高等职业教育姓“高等”的特点,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没有显著区别,只注重技能的培养,没有给学生适当的专业理论教育。主要体现刚刚升格的中专、技校等学校。
误区四:忽略高等职业教育姓“职业”的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加区别。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要求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没有区别。
上述误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念,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层次。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基层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
首先,就师资队伍的培养而言,既要按着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学历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对教师做提高学历的培养,如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又要按其自身的特点,加大对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培养力度。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更要会做。因此,教师和学校要经常与实际工作单位加强联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
现行的职称评定政策无论在学历条件还是在科研成果的要求上,对于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不利的。也就是说,在职称政策上,目前国家还没有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来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仍和普通高校教师一起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产生了误导,他们也向普通高校教师一样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研究,而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实践环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放弃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和普通高校教师比自己不占优势的理论研究,其结果当然是处于劣势。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评定职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思想不稳定,队伍流失严重,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只能流于形式。
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评价体系。其重点是评价教师的知识传输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引导教师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方面投入精力和时间以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而不应该是普通高等教育师资水平评价体系的简单模仿。
其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宽而浅”的特点。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应包括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理论课程的设置不应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删减,成为“本科压缩型”。应该是从理论知识结构的模块出发重组基础、反映时代、注重能力、自成体系。实践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中专技校模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要让所培养的学生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掌握继续学习专业新技术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应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创造性和前瞻性。
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把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应该是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更强的适应能力,用人单位能够马上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优势。达到上述效果,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定位,发挥优势,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普通本科生的学习重点是普通理论知识的掌握、英语过级热和考研热。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重点应该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职业素质的提高。学生应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取得职业的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现场工程师”。重塑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形象,使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责任编辑:王红军]
误区一: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处于较低的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感觉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工作不稳定,工作上动力不足,“思变、思动”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风差,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中的尴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家长和学生不愿报考此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误区二:高等职业教育是“本科压缩型”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所以,相当数量的职业教育学院本身,特别是有些一般本科院校办的职教学院,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本科压缩型”,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误区三:忽略高等职业教育姓“高等”的特点,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没有显著区别,只注重技能的培养,没有给学生适当的专业理论教育。主要体现刚刚升格的中专、技校等学校。
误区四:忽略高等职业教育姓“职业”的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加区别。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要求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没有区别。
上述误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念,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层次。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基层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
首先,就师资队伍的培养而言,既要按着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学历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对教师做提高学历的培养,如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又要按其自身的特点,加大对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培养力度。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更要会做。因此,教师和学校要经常与实际工作单位加强联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
现行的职称评定政策无论在学历条件还是在科研成果的要求上,对于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不利的。也就是说,在职称政策上,目前国家还没有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来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仍和普通高校教师一起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产生了误导,他们也向普通高校教师一样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研究,而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实践环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放弃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和普通高校教师比自己不占优势的理论研究,其结果当然是处于劣势。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评定职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思想不稳定,队伍流失严重,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只能流于形式。
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评价体系。其重点是评价教师的知识传输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引导教师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方面投入精力和时间以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而不应该是普通高等教育师资水平评价体系的简单模仿。
其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宽而浅”的特点。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应包括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理论课程的设置不应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删减,成为“本科压缩型”。应该是从理论知识结构的模块出发重组基础、反映时代、注重能力、自成体系。实践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中专技校模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要让所培养的学生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掌握继续学习专业新技术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应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创造性和前瞻性。
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把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应该是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更强的适应能力,用人单位能够马上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优势。达到上述效果,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定位,发挥优势,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普通本科生的学习重点是普通理论知识的掌握、英语过级热和考研热。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重点应该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职业素质的提高。学生应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取得职业的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现场工程师”。重塑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形象,使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