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产买不买?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华人处必有高房价?
  “没想到在国外也能感受‘限购令’的蝴蝶效应。”林宁(化名)显得很无奈。
  林宁久居温哥华,家乡在民营资本充盈的宁波,每个月要接待几拨父母或亲戚介绍来看房的朋友。自从国内“限购令”出台后,她的接待频率就更高了。
  “宁波同一个小区的居民,在温哥华碰面的就有五户人家,还不算之前在小区内不认识的。这个小区估计也就十几、二十栋楼吧,而且还不是宁波特别高档的小区。”林宁感叹说,国内高端住宅成交低迷的新闻铺天盖地,敢情有实力的主儿都跑国外买房来了。
  这让很多在温哥华混不下去的华人有了着落,至少可找到一条出略一做房产经纪。林宁的一个朋友投身掮客行当,只管接宁波的客人就“过上中产生活”了。“你想,一套40万加元的房子他就能拿到1.5万的佣金啊!”
  热钱凶猛,于今为烈。房地产被限购,股市也不给力,白银刚坐了一回过山车,板着指头数数,投资者刁祷不感慨“生活在别处”。海外地产成了香饽饽,有人戏言,“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坚挺的楼市。”
  “温哥华的整个楼市几乎是靠华人支撑。”林宁说,而这种现象在全球其他华入移民热门城市中并不鲜见。
  温哥华的建筑开发商热衷于聘用华人设计师,一个习惯无油烟烹饪的国家,却有不少楼盘标榜“大厅小卧、封闭式厨房、超强抽油烟机、全不锈钢厨具”。而在占比90%的庞大二手房市场,香港人、日本人的房子特别容易出手一因为符合华人居住习惯。
  林宁丰富的“陪看”经验印证了这一点,“我们会看房主是谁,印度人的房子我们就坚决不要,咖喱喇上^受不了,房子本身和里面的装修品位、质量都较差。加拿大人的房子虽然里面一般保养得特别好,但是习惯跟中国人不一样。比较理想的就是早年过去的香港人的住宅。”
  每次陪看房,林宁总会提醒客户,温哥华房价比北美其他城市高得多,不适合抄底。对方往往反问:“房价是不是在涨?”得到肯定答案后,又催着她发动汽车看另一家。
  一拨又一拨的投资者前赴后继,炒热了温哥华楼市。以房价最贵的温哥华西区为例,“使用面积在330平米,基本上都在200万加元以上,稍微好点的可能超过30077万加元。我姐姐2009年花170万加元买了一个独栋,现在价格接近260万加元。”
  “温哥华西区售出的房子,90%以上都是华人接手。”林宁说,“华人重视教育,西区是老外传统的中产聚居区,所以那边有很好的学校。华^就愿住在有好学校的地方。”
  在意识到华人的财力和背后的商机后,温哥华对黄面孔黑眼睛露出了迷人笑脸,只差用灯光把海港大厦打上“中国红”了。
  林宁从不担心不懂外语的父母来看她时会在州场迷路,温哥华初场的中文标志总醒目地列在英语和法语下面。“如果海关官员用英语问你,你就摇头,会说中文的海关官员就会出现。”
  林宁在市区逛一圈,满大街的银行门口标着“我们会讲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话……”所有的百货商店门口都写着“如果你需要中文服务,请找身上有xx标记的店员”。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考汽车驾照时笔试居然有中文。“路考的时候如果你不会讲英文,也可以带翻译。”
  华人手上的选票换取了当地官员的笑容。大温地区的几个市长都会讲一点中文,原温哥华市的市长苏利文还会讲很流利的粤语。
  加拿大人孜孜不倦营造的亲善环境吸引了大批华人置业,在北美大部分城市房价企稳甚至稳中有降时,温哥华每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
  当然,本地人对此只有羡慕嫉妒恨。加拿大平均家庭收入一年大概在5万多加元,即使是收入比较好的中产家庭,买200万加元的房子很累。
  早一步抢滩的戴德粱行、高力国际等国际代理机构也纷纷在内地设立海外物业部门。
  
  买房为留学移民
  
  最近有机构统计显示,不包括香港在内,去年内地投资者购买海外房产达4000套,涉及资金20亿美元,换句话说,有130亿人民币流到了海外楼市。
  “手中有钱,心中有忧。”这种说法放在当下并不是矫情。忧什么?资产收益率跑不过通胀。A股20年涨不过GDP,国企靠股市实现了脱贫致富,股民却还在为经济腾飞做贡献。偏股型基金屡屡跑输大盘,基民宁愿花钱买鸡精。国内住宅地产被限购,商业地产水深不可测。不想“坐以待毙”的投资者,只得把目光投向国外。
  在投资客闻风而动之前,先知先觉的家长已在孩子跨进海外大学校门前物色好房子,坐等涨价。
  “子女在海外求学,有能力的父母会在当地购置—套房子,将多余的房间出租抵消孩子的生活费,如果孩子毕业后将房子卖掉,上涨的这部分收益几乎可以抵上学费。”最重要的是,好学区附近的住宅不愁找不到华^接盘。
  富人还有更精明的打算,在子女求学时顺便理移民,父母中一方陪读兼坐“移民监”。“买套房子,坐三年‘移民监’,申请的公民身份就办下来了,你把房子卖了回国,这三年的费用靠房子涨幅就可以赚回来。”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而在新加坡等国家,投资房地产可以换移民身份,更是“一房多得”。
  “有个40多岁的客户,孩子准备赴澳洲读高中,她在悉尼老区帕拉马塔看好一套带装修的两房,约合人民币300多万元。在海外买房子,目前大部分还是以投资移民还有留学需求为主。”霍可佳旁地产商级项目经理严小姐说。
  据招商银行与贝恩资本早前联合公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资产在千万以上的富豪有六成已经或正在考虑办理海外移民。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置业热门国家,到处都有中国富人的身影,当地知名的房产公司忙着进军中国市场,霍克佳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近两年,纯投资买房的^越来越多,在海外工作的华人直接把国内的投资经验移植到国外。“我朋友原来有一套独栋,另外又买了一套之后,就拿第一套房子的租金来还第二套房子的月供。”林宁替他算了一笔账,房子月供在1700多加元,每个月交200多加元物业费,每年4月份交一次水电费,再加上市政费用几百加元,地税每年在1 600到2000加元左右,七七八八算下来,平均一个月的成本在2100加元左右,租金基本上能抵消成本。
  事实上,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海外投资就曾在国内热过一阵,那时流行的说法是“抄帝国主义的底”。然而投资者雄心勃勃出发,拎回来的LV不少,出手买房的倒不多。毕竟,没人乐意三天两头打“飞的”出国管理物业,而且房源信息不对称,租金收益“看上24艮美”,实则“坑爹”的不少,再加上外国税费较高,海外购房慢慢沉寂下来。而今年自从国内限购令出台,海外楼市投资又卷土重来。
  戴德梁行海外物业经理张永恒说,他接触投资海外房产的客户以香港人居多,但最近内地客户日渐增加。“香港 人退休了,有一些公积金、退休金,他们选择的投资方向就是希望有一些平稳的回报。所以往往投资英国的房子作为晚年收入的稳定来源。”
  “以前国内的客户较多是为了移民或孩子在那边读书,在海外纯投资他们觉得有点不靠谱。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方面经验,可能有亲戚朋友在那边,了解的信息较多,他们不介意在海外投资。”据统计,在伦敦的新房市场,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客已占据了10.8的份额。
  相比全资买房的传统购房者,纯投资客户更懂得利用当地银,亍贷款。“银行要看你在中国的资产和收入证明,如果你是打工的,你要提供税单还有雇主的信息。如果你是老板,就要提供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英国最多可以贷款40%,最长贷25年。澳大利亚贷款比例更高,最多达80%。
  以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把钱投资到海外符合分散风险的原则。美国人会把很大一部分财产投到国外,甚至做空美国来对冲风险。因为他的财富积累都在美国,美国经济好他也好,美国差他就完蛋。中国做空渠道不完善,一旦中国经济疲软,财富就面临缩水的危险,为了对冲风险,中国人投资国外的需很大。
  
  “中国模式”可能失灵
  
  但是,在海外当寓公是否有想象中那么惬意?
  “在国外投资房地产风险很大,不是像国内那种拿一蛇皮袋的钱买一栋楼。”房产专家李小宁2008年开始多次组织海外看房团,近两年却偃旗息鼓了。“风险”是他在接受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两个字。毕竟,有太多海外置业没有兑现的“财富梦”。
  “国内买房和国外买房最大区别在于你对房产不了解。国外交易的大部分是二手房,旧房子差异非常大,而且有很多手续。买房子先要调房屋档案审核,了解房屋历史情况,比如房子的维修记录,曾发生过什么情况,住过什么人,交易过几次,档案非常详细。下一步是验房,通过专业机构找验房师帮你验一下,看看这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有白蚁、着火记录、大维修记录等。”
  “经营你是很难把控的,有的人考虑出租,但怎么租?怎么管理?国外房产很多位于人口很散的郊区,出租是很困难的。大学区或移民聚集区比较热门,但回报也不固定。对门的房子租金很高,你的也可能只能租得很便宜,差异非常大。”
  张永恒也认为,投资不同地段收益差异会很大,“伦敦西边是老的市中心,在东边有个金丝雀码头,是一个新的金融中心。国内投资者买房子比较热门的都是围绕这两个地方,因为方便租客上班嘛。别墅的话偏远一点,租金回报率会差一点,出租率也较低。”
  海外房产增值非常缓慢,甚至可能下跌,很难比照一劳永逸稳赚不赔的“中国模式”。李小宁提醒说,房子买完要耐得住寂寞,可能要放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升值。
  但是即便房子不升值,复杂的税费却是逃不掉的“不可承受之重”。以美国为例,经纪人买卖收取房款6%的服务费,两边经纪人各拿3%,验房费用每个州不一样,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英国成交额500万人民币以内,律师费大概是1.5万元人民币,另要支付一、次性印花税,大慨是房款的3‰
  此外,美国每年收取1%到1.5%的房产税,还有物业管理费,“你如果不剪草坪,邻居都会投诉你,越是在高档社区,环境维护越是花钱多。”在澳大利亚投资房产也有四大费用:物业管理费、水务费用、市政费、土地税。在英国投资的客户会委托物业公司打理住宅和收租金,物业公司收取一个月的租金作为服务费。“英国那边的租金是每个星期交的,你可以委托物业公司来帮你收租金,它会按你的指示把钱打到银行账户里。另外,物业管理公司还可以帮你看护房子。”
  即便房产升值了,投资客也未必就能高枕无忧,房阶上涨的这部收益艮多国家要收个人导税,美国的税率在200%到不等,澳大利亚则高达45%。
  因此,去国外购房,还要三恩而后行。
其他文献
7月16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骄阳似火。万通台北2011项目华东区发布会在低调中开场。  52岁的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一身休闲装扮,正襟危坐;  在他旁边,是外形甜美、“坐如牡丹”的台湾中夭电视主摇卢申芳。  台下聚拢的,是—帮来自华东地区富豪圈和房地产行业的中佬、大佬们。  冯仑和卢申芳都是“名嘴”,凑在—起堪称绝配。一位是大陆地产界的“思想家”,语言系统贯穿学术、官场、商场、江湖,亦庄亦谐,样样
期刊
享受收藏的過程    15岁,徐耀邦远赴英伦,开始了完全不同的欧洲生活。那时的Swatch Chronograph只值几十英镑,但机械工艺却非常精致,令徐耀邦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也由此开始了他真正意义的收藏。三代Swatch Chronograph,第二代的一只还是他千辛万苦找到的,就送给了太太。  徐太太是英国人,与他是高中同学。夫妻两人对收藏的热爱可谓志同道合。徐耀邦是那种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就一
期刊
在中国隐秘、复杂的地产江湖,能够微笑着(至少是表面上)同时面对口水、板砖和掌声的,或许只有一个人。是的,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  与大多数闷着头发财、夹着尾巴做人的地产商人不同,这个脸上经常挂着谦卑笑容的矮个子男人,似乎总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强烈欲望,以及将这种欲望与人生追求紧密结合的能力。尤其是在与才女张欣相遇之后,潘石屹开始更多地借助新技术与国际化的新思维,在中国社会经济大转型、大变革的背景
期刊
这款車并未采用单字母的名字或意大利式的名字——既不是迪诺、欧罗巴,也不是莫德纳或斯卡雷蒂,而是FF,因为它有类似沃尔沃的四座配置和全轮驱动,这暗示着陆虎的供应商可能卖掉了它们的越野車技术才使之能装在—辆法拉利上奔驰。  如果上面的设计听起来好像法拉利已经放弃了它的风格,那么可以肯定的是,FF的其他部分仍然是法拉利的风格。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甚至仅仅是看起来,FF都是一个宠儿。  第一批FF预计计今
期刊
年前,杨浦区的旧城改造队伍开进了辽阳路、惠民路上的聂家花园,引起当地居民一片喧腾。适逢阮仪三教授率领弟子们搞历史建筑调研,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于是网上热闹了一阵。如今尘埃落定,杨浦区区长亲自拍定,聂家花园五栋老房子不拆,修缮、保护、利用。那么,聂家花园有什么“法道”呢?  曾国藩慧眼识贤婿  原来这是晚清上海道聂缉槊的家园,祖孙四代,代有人出,从前是个很有名气的地方。道台名叫聂缉槊(字仲芳,18
期刊
8月,奥爾胡斯市郊。早上5点15分,我醒了。  睁开眼,忽然意识到自己正躺在蒲团上,蒲团下是光滑的桦木地板。头顶上有一盏精致的灯饰,灯罩是隋巧的白色折纸。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我看到—套精美的B&o音响。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摆着一张长倚,很适合坐在上面读书。房间很狭长,两但都罢上了通顶高的架子,屋子前后都有窗户,清晨的淡淡阳光从薄薄的纱帘中透了进来,轻轻地洒在地板上。从架子的摆设上可以看出主人的生活非常
期刊
1981年7月29日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在伦敦圣保罗教堂举行结婚典礼,这是300多年来第一位英国王储和英国贵族小姐结婚,也是400多年来第一位英国王储在圣保罗教堂举行婚礼。他们的婚礼被称为“世纪婚礼”为此后的30年里的王室婚礼束立了标杆,但这个美丽的童话却以悲剧告终。    1986年7月23日  英国女王的第二个儿子安德鲁王子与萨拉-弗格森完婚。安德鲁王子曾是皇家海军的一名直升机飞
期刊
前阵子,老潘玩起网拍商业地产——无底价竞拍,微博直播,任志强挎刀,既赚了眼球又赚了腰包。让人叫绝的是,每一场拍卖,总是几秒钟就把拍卖价封在了顶价上,不由再一次确认投资需求的蓬勃。政府对楼市祭出限购令,于是商业地产进人了投资客的餐盘。  但想要玩转商业地产,住宅投资的那一套法门未必管用,知名房产专家丁祖昱为您解析商业地产的投资风险与价值。    财富堂:限购对高端市场影响如何?  丁祖昱:对一线城市
期刊
据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曾让自己的一匹马当止了元老院议员。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让自己未成年的私生子当上了主教。如今在意大利,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把意大利最富庶、人口最多的伦巴第大区的议员职位给了尼科尔·米内蒂——一个26岁的超级宝贝,目前正因为给总理拉皮条而受审。贝卢斯科尼和米内蒂相识于一年半前,那时她还是实习牙医助理,曾在贝卢斯科尼拥有的三家电视台中的一家做过歌舞女郎。表演中的她穿着超小号的天主教学校的
期刊
世界上有许多人可能会在这样的场景中开始自己的一天:  早上,从宜家的床垫上起身,整理好宜家出品的被褥,  摆好与之相配套的宜家枕头;  之后来到厨房找点吃的——食物正放在宜家的碗碟中,  水池中也许还摆着昨晚没来得及清洗的酒杯和刀叉,  当然也是宜家出品;然后回到起居室,  坐在沙发上——这种沙发是宜家的创新产品,  有一个支架,可以放置手提电脑——开始浏览网页。  去宜家吗?  是的,人们每天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