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公共教育机构,它是一所学校,但它与学校之间有着诸多差别。教育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博物馆是通过文物的展出来实现对公众的教育目的的,博物馆在展示民族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建设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83-02
  
   近几年,国家开始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并逐渐加大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投入。作为一个公共教育机构,博物馆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已经开始向观众进行免费开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博物馆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文化展出的重要机构,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博物馆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博物馆
   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关。最初的博物馆仅仅是指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Muses(希腊神话中专司文艺的女神的名字)的神庙,随后很多国家开始仿效这种做法,并逐步发展成为蒐集研究和保存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及自然标本的场所,并进一步发展为以公开陈列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机关。[1]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上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第三条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博物馆应当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2]
   二、博物馆中的教育
   博物馆是文物展示的主要场所,而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都是由“物”来维系的,博物馆中所展示的“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它可以通过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运用文字说明和场景的模拟而被放在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中予以展出,青少年则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所创设的环境来欣赏这些被展出的“物”,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博物馆中展出的物品旁边会有一张小卡片,上面会写着这个物的来历,这些来历就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赋予了这个物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能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并可以使人身临其境于历史之中。这些意义自己不会表达而是通过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或者象征来进行表达,博物馆中的“物”就是借助形象象征来向观众进行表达,观众则是通过这些被表达的形象象征来阅读“物”所表达的意义,青少年就是透过博物馆中所展示的“物”之上所携带的这些符号或象征并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来对自己所看到的“物”进行解读。[3]
   博物馆和青少年在借助于“物”的一来一去的过程之中,教育现象随之发生,这种教育现象并不是随着他们参观的结束而消失,当他们离开了博物馆之后,他们仍然会不断地有意和无意地去咀嚼博物馆所传播的文化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当中去,与此同时,此时的青少年也成为博物馆中所展示的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会将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告诉给自己的同学、同伴乃至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教育现象并不像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那样,而是在博物馆创设的一种先行存在的文化知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当中所产生的。总之,博物馆是透过以上所描述的教育过程来实现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由此得以实现。
   三、博物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及人类环境物证的教育机构,在展示民族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建设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也无可替代。
   博物馆本身就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性文化教育机构,与教育部门的教学功能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并相得益彰。它向观众展现本地区人民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所特有的精神风貌、优秀文化和高超的智慧及创造力,让观众了解到本地区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习俗,是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的重要阵地,聚集各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一个国家民族之魂所在地。成为社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优秀文化、增长历史知识、感受艺术熏陶、感知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殿堂。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是人们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场所。各个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展览实际就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就是一本本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文物是传统文化、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物化了的财富,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利用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直观、形象、真实、可信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利于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入境而入情,从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三)有利于促进良好人文素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博物馆是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藏品的丰富和种类的多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全面发展,比如综合类、历史文化类的博物馆长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美术类的博物馆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虽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就能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四)有利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使学校课堂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結合起来
   与具有正规性、强制性等特点的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具有内容丰富、时间灵活、方式多样等诸多优势。这就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载体。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选择性,增强了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通过与博物馆藏品及其展示进行双向交流和沟通得到有效实现。[4]
   总之,在博物馆这样一所不是学校的学校里,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物品的展示来表达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而学生则从物的象征所表达的文化之中获得教育。让广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氛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坚定学生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思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物局编.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文物出版社,1985:26-29.
  \[2\]博物馆管理办法.
  \[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55-156,161.
  \[4\]陈国强,石奕龙.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70,320,452-45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执政合法性多元化、未来社会的治理模式、执政者的代际交替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执政的执政得失角度,对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紧迫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党执政;合法性;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8-01      关于中国的政治改革的紧迫性,目前有各种看法,有人认为只要经济继续发展,就没有政治改革的必要。有人认
期刊
摘 要:从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积极稳定,对高职教育有一定的认同,对能力和素质的内涵的认识比较科学,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4-02     
期刊
摘 要:戊戌变法为晚清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戊戌百日维新来得骤,去得也迅,以悲剧收场,本文浅略点评戊戌改革作战线路、改革进度适应性及在改革的战略战术的应用。   关键词:戊戌变法;改革战略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7-01      亨廷顿对改革内涵的界定是以“革命”为参照的。革命是罕见的,改革则可能更加罕见。而这两者又都不是
期刊
摘 要:王树民在古籍整理的思想与方法方面,举凡古籍的概念、古籍整理的原则方法、古籍整理史的回顾、古籍整理过程中“精华”与“糟粕”的关系处理等问题的探讨,颇多精当之论。   关键词:王树民;古籍;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80-02      一、古籍的概念   要谈古籍整理,首先须知何为古籍?李致忠认为确切的古
期刊
摘 要:五代时期同为归宋降君的李煜与钱俶,在性格习性、入宋前后与宋朝的关系、死因和家族状况等方面存在相似和鲜明的对比色彩。本文拟本文拟对比色彩性通过对二人全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他们入宋前后命运的异同及其原因,并拟理清学界较有争议的钱俶死因问题。   关键词:李煜;钱俶;赵匡胤;赵光义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2-02     
期刊
摘 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党反思总结自身建设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党的建设实际状况后,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从理论上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对于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从实践上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期刊
摘 要: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青少年道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中国与新加坡在种族和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之处,在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击之时,吸纳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精华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与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趋同与差异,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力求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借鉴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现实的环境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要求、标准等相一致、相适宜,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接受相应的教育,并追寻着教育所引导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教育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不同步甚至相互冲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74-0
期刊
摘 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他的推行对国家的政治和内政建设都造成了重要影响,也暴露了“以党治国”国家结构的缺陷。   关键词:攘外必先安内;以党治国;缺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6-01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蒋介石在19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82-02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自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