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代时期同为归宋降君的李煜与钱俶,在性格习性、入宋前后与宋朝的关系、死因和家族状况等方面存在相似和鲜明的对比色彩。本文拟本文拟对比色彩性通过对二人全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他们入宋前后命运的异同及其原因,并拟理清学界较有争议的钱俶死因问题。
关键词:李煜;钱俶;赵匡胤;赵光义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62-02
南唐后主李煜和吴越后主钱俶统辖的江浙区域紧密相连,风土相近。在五代的乱世中命运却有所不同。作为南唐和吴越的君王,二人的命运亦同本国,归降的过程和心理各有千秋。词学界因之产生了一些存歧观点。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氏进行比较分析,以冀使与二人相关的因素明朗化,理清二人入宋前后尤其是入宋后的命运及其原因。
一、性格及生活习性
同为江南后主,李煜和钱俶的性格和生活习性有诸多相似之处:
(一)仁孝。李煜“天资纯孝,事元宗尽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1]P256,为政宽仁:“论决死刑,多从末减,有司固争,乃得少正,犹垂泣而后许之。”[1]P256徐铉在为李煜作的墓志铭中说他“本以恻隐之心,仍好乾竺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2]
钱俶心地仁厚,“性谦和,未尝忤物”[3]P13907。即使牵涉帝位之争,亦想方设法保全废君兄长:
初,俶为胡进思所立,废其兄倧,徙越州,资给丰厚。进思屡请除之,恐为后患,俶泣曰:“若杀吾兄,吾终不忍,汝欲行其志,吾当退避贤路。”进思惭而退。俶虑进思害倧,遣亲将薛温为倧守卫,戒之曰:“委汝以保全废王,苟有非常,汝当以死捍之。”[3]P13908
(二)崇佛。江浙一带自六朝时佛教便极兴盛,五代乱世势头不减。钱李二人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煜“素溺竺乾之教”,导致“以崇佛故,颇废政事”[1]P257。钱俶也“崇信释氏,前后造寺数百”,“归朝又以爱子为僧”[3]P13907。极尽崇佛之能事。
(三)懦怯庸弱。二人治理偏安一隅的小国,守续基业,皆是有仁无威的君王。李煜对宋朝的风吹草动胆战心惊,惟恐祸及:“(开宝四年冬)岭南平,煜惧,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又上表请所赐诏呼名,许之。”[4]P13858当政时期致“法不胜奸,威不克爱”[2],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与忧心。
至于吴越,《新五代史》说“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其人比诸国号为怯懦”[6]P843-844,到了钱俶,向宋空国贡奉,甚至将江山拱手奉上,未动兵戈,恭事宋朝到了沒有底线的程度。
可以肯定的是,钱俶入汴后思念故国,导致隐忍的忧愁悲戚,从“金凤欲飞遭掣搦”词中可窥探一斑;不过该词表现得看场合、有分寸,且充溢着寄人篱下的不安与惶恐的主流情思;而“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则放开了禁忌,真切切、赤裸裸地表达了一个君王在面临家国沦亡、政权倾覆时的本能反应。
二、对宋的态度
李煜为保社稷安稳,恭事宋主换取和平相处的局面;得知宋非国土不觊觎时,则“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7]P779。为了自保,不得不阳奉阴违,“缮甲募兵,潜为战备”[4]P13859。
开宝七年,宋太祖两度遣使以祭祀之名邀李煜北行,其中第二次以诏书的形式,已含威逼之意。李煜心知肚明,“称疾不奉诏”[4]P13859使太祖师出有名。开宝七年闰十月,宋师攻陷池州,李煜立刻下令戒严,“去开宝纪年,称甲戌岁”,在用人不当、外援渐绝的情况下誓死守卫金陵。《江南野史》记载:“初,后主既拒朝命不行,常谓人曰:‘他日王师见讨,孤当躬擐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如其不获,乃聚室自焚,终不作他国之鬼。’”[8]现在看来,李煜的确实做到了背城一战,虽是生平唯一一次亲自布署战事,也坚持抵抗到了山穷水尽,在态度、制度、具体行为中都有很明确的反抗情绪。到汴京后思念故土、怀恋往昔,也是不太合作的态度。
钱俶则事宋态度一向恭谨,除进贡巨礼外,开宝七年冬,出兵常润二州,助宋攻打南唐。李煜致书:“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今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1]P248吴越陆地边境皆被南唐环绕,南唐一灭,宋取吴越如探囊取物。但是钱俶毫不犹豫地“表其书于宋”[1]P248。太平兴国三年五月,钱俶主动上表自献近百年的吴越江山[9]P1176。
三、宋帝的态度
太祖亲自告诫攻打江南的将领曹彬不必急攻,又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10]P248而太宗对李煜的厌恶程度较太祖有所增加,平日便借机挖苦:
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令纵观,谓煜曰:“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煜顿首谢。[4]P13862
宋朝帝王对钱俶则格外照顾,各方面都极礼而待。仅“王”这一封号,钱俶就数获加封:
(开宝元年春三月)宋封王为吴越国王,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11]P1156
雍熙元年冬,改封王为汉南国王,加食邑二千户,实封四百户。[9]P1180
(雍熙)四年春,出王为武胜军节度使,改封南阳国王。……改封许王,加食邑一万户,实封二千户。[9]P1180
端拱元年春二月,徙封邓王,加食邑一万户,实封三千户。[9]P1181
从记载可以看出,钱俶在宋地位一直攀升。开宝四年九月,钱俶归吴越,太祖给他“黄袱一束”,开宝九年三月钱俶打开黄袱,里面“皆宋臣乞留王章疏”。此举恩威并施,成功暗示太祖对钱俶的充分信任与并未放弃的警觉。
太宗赵光义对钱俶亦礼遇有加,十分信任。太平兴国三年(978)中元节,即李煜死后第八天,赵光义“令有司于俶宅前设灯山、陈声乐以宠之”[3]P13904。钱俶风眩旧疾发作,宋太宗“遣御医中使一日三至第”[9]P1179,甚至亲自探视。此处还有一个小插曲:
一日,内臣赵海过王,探怀中药百粒以进,王方命茶,尽饵之,海既去,家人皆泣,盖有所疑也。王笑曰:“主上待我厚,中贵必良药耳。”宋帝闻之,大惊,即杖海,流之远郡。[9]P1179
钱俶主动献国后,吴越旧臣恸哭,恐钱俶难归。太宗为此特写誓书大赦吴越。钱俶在宋所受礼遇,“位极富贵,善始善终,福履之盛,近代无匹”[9]P1182。
李煜和钱俶入宋后不同命运的原因中,宋帝的个性亦是重要方面。对降君,宋太祖取怀柔政策,加之文艺修养有限,对文字不敏感,故对降君的态度总体是温和的;至于宋太宗,史称他“工文业,多艺能”[12]P53,对文字足够敏感;登基后用高压手段保住帝位,权欲极强,对仍怀故国的阶下君王的不满可想而知。钱俶作品流传无多;李煜则不同,在词里赤裸裸地抒发悲苦,“蕴藏着对不合理生活的抗愤的情绪,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的眷恋,表明了这是在横遭压抑的情势下所产生出来的愁苦”[13]P28。词传至江南,令父老思念旧主,心难归服,太宗加害他的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四、死因
宋代王铚《默记》卷上载:
后主(与徐铉)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14]P73
据王铚总结,李煜死因大概有这样三种可能:(一)与旧臣言悔闻于太宗;(二)七夕作乐声闻于外,惹恼太宗;(三)作《虞美人》词倾吐苦水而被祸。不论哪一种,都是触怒了本已对他反感的宋太宗。死后罢朝三日、追封吴王只不过是太宗表面上为了掩人耳目,做做样子罢了。
钱俶也是在生辰当天死去的:
(端拱元年)秋,宋帝遣皇城使李惠、河州团练使王继思赐生辰器币,王与使者宴饮极欢。晡时,王于西轩命左右读《唐书》数篇,又令诸子孙诵诗,未讫,风眩复作,至漏四下而薨。……讣闻,宋帝为废朝七日,敕中使王继思、贾继勋护丧归京师,追封秦国王,谥曰忠懿。[9]P1182
(端拱)二年春正月丁酉,宋帝遣使押翰林仪鸾,鹵簿鼓吹,葬王于洛阳县之贤相里陶公原。真宗朝,特诏尊王尚父。
五、子嗣
李煜子嗣沿承状况比较凄凉。史载“后主二子,仲寓、仲宣,皆昭惠周后所生”,“乾德二年,……有大琉璃灯为猫触堕地,哗然作声,仲宣因惊得疾,竟卒”,仲寓随李煜入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后被授以郢州刺史,“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言好学,早卒,于是后主之后遂绝”[15]。而钱氏家族人丁颇兴旺,且多王公大臣:
子八人:……惟演、惟济皆童年,为宋帝所称,召见慰劳,并起家诸卫将军。惟演子冀国公暄,暄子会稽郡王景臻,景臻子荣国公忱,封爵世世不绝。[9]P1183
二人家族子嗣的境遇天差地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也可窥探出宋帝对他们的亲疏之别和钱李二氏在宋代的发展状况。
有的观点认为钱俶与李煜的结局大同小异。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一)钱俶主动归顺,入汴后各方面都积极主动,令宋主很满意。仅仅两句伤词与这些比起来微不足道,不至于因此被置于死地;(二)宋太宗如果对其心存芥蒂,就不会让其出汴为王,走出自己的视线范围;(三)钱俶的葬礼较李煜隆重、风光得多,而且在真宗朝还得到追尊;子嗣世代高官。这与李煜及其家族的凄凉状況截然不同。一个受到猜忌被暗害的降君不可能受到这样的礼遇。
参考文献:
\[1\](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后主本纪(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宋)徐铉.徐骑省集(卷二九)\[M\].大宋右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并序.
\[3\](元)脱脱.宋史·吴越世家(卷四八〇)\[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元)脱脱.宋史·南唐世家(卷四七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南唐)潘佑.上后主疏\[M\].(清)董诰.全唐文(卷八七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吴越世家(卷六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卷六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宋)龙衮.江南野史·后主(卷三)\[M\].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1983.
\[9\](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忠懿王世家下(卷八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同\[1\],引《宋通鉴》。
\[11\](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忠懿王世家上(卷八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元)脱脱.宋史·太宗本纪(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詹安泰.李璟李煜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4\](清)张宗橚编,杨宝霖补正.词林纪事补正合编(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5\](清)陆游.南唐书·后主本纪(卷三)\[M\].四部丛刊续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