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初探;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205-01
一、当前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对内控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力度较低,企业仍旧以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主,而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并没有持支持重视的态度。同时由于对内控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因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适应性与灵活性。
(二)从中国企业的内控制度来看,还存在着没有形成整体框架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对于内控制度应包括的具体内容,其构成要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无法统一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着这较大的差别。企业在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实中,许多企业却只注重建章建制,根本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没有配套相应的责权制度,而且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及时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有效性和完整性缺乏。而且,企业忽视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过多地偏重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也造成了内部控制不及时。
(四)督弱化问题较严重。近年来,企业的内部审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外部监督乏力,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为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也不尽如入意。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治理层和管理层如何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可以使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效能,公司治理关注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是经营者的有效经营,如果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能从管理控制的作用上达成一致,从而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那么强调管理控制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必然可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二)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包括核准、授权、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职务分工等多种活动。但无论政策是书面或口头,都应前后一贯地、彻底地加以执行,同时,程序也不应该只是机械地被动地予以执行。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要寻找关键控制点。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1、筹资风险评估。如企业财务结构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币种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的偿还计划都应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2、投资风险评估。企业对各种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都要作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3、信用风险评估。这里所说的信用风险,特指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信用授予标准,规定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施中的实时跟踪。信用活动规模大的企业,可建立独立信用部门,管理信用活动、控制信用风险。4、合同风险评估。所谓合同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生法律纠纷导致企业被诉、败诉的可能性。为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应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控制程序,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关注企业能力体系的变化。更加注重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投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形象策划与品牌建设能力、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能力、创新与拓展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等。更多地侧重于企业的经营者、融资来源渠道、投资合作空间与伙伴的选择、企业文化品质、中介组织、专家智慧、媒体宣传和造势、可利用的政策支撑空间等。
(五)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監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内部审计的建设还要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部分。当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因此,我们认为应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从传统的强调关注风险因素,逐步转向关注情景规划。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初探;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205-01
一、当前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对内控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力度较低,企业仍旧以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主,而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并没有持支持重视的态度。同时由于对内控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因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适应性与灵活性。
(二)从中国企业的内控制度来看,还存在着没有形成整体框架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对于内控制度应包括的具体内容,其构成要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无法统一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着这较大的差别。企业在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实中,许多企业却只注重建章建制,根本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没有配套相应的责权制度,而且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及时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有效性和完整性缺乏。而且,企业忽视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过多地偏重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也造成了内部控制不及时。
(四)督弱化问题较严重。近年来,企业的内部审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外部监督乏力,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为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也不尽如入意。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治理层和管理层如何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可以使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效能,公司治理关注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是经营者的有效经营,如果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能从管理控制的作用上达成一致,从而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那么强调管理控制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必然可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二)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包括核准、授权、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职务分工等多种活动。但无论政策是书面或口头,都应前后一贯地、彻底地加以执行,同时,程序也不应该只是机械地被动地予以执行。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要寻找关键控制点。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1、筹资风险评估。如企业财务结构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币种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的偿还计划都应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2、投资风险评估。企业对各种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都要作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3、信用风险评估。这里所说的信用风险,特指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信用授予标准,规定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施中的实时跟踪。信用活动规模大的企业,可建立独立信用部门,管理信用活动、控制信用风险。4、合同风险评估。所谓合同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生法律纠纷导致企业被诉、败诉的可能性。为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应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控制程序,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关注企业能力体系的变化。更加注重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投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形象策划与品牌建设能力、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能力、创新与拓展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等。更多地侧重于企业的经营者、融资来源渠道、投资合作空间与伙伴的选择、企业文化品质、中介组织、专家智慧、媒体宣传和造势、可利用的政策支撑空间等。
(五)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監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内部审计的建设还要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部分。当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因此,我们认为应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从传统的强调关注风险因素,逐步转向关注情景规划。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