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指南》中也突出强调了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作品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通过活动,幼儿能够体验到创造的价值和乐趣,并能在建构过程中探索与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因此,我就以兴趣为基点来进行我的雪花片建构活动。
关键词:雪花片;创造性;建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88
一、創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在雪花片建构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将大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雪花片建构活动中运用趣味性的操作,创设情境,渲染氛围,选择科学性、趣味性较强,以活动内容紧密相关联的演示、操作,可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如建构《会推轮子的小猫》时,因为在疫情期间,小朋友户外活动的体育器械非常有限,“我最喜欢玩独轮车。”“我喜欢运东西的游戏”等等,小朋友流露出对早上来园体育器械的渴望后,我马上为幼儿提供演示的舞台,“我们能不能用平时建构的雪花片来搭建小推车呢?”“可以是可以,但是小推车要有轮子,雪花片搭出来的轮子不会转动,推不起来。”小朋友马上提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把这个困难克服。”我鼓励他们想办法。最后决定用一根长木棍作为轴,搭建过程中虽然失败了好多次,但是当成功后的那一时刻小朋友们开心的欢呼着,终于成功了。特定的情境,烘托、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幼儿乐学的情趣,使幼儿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步入对建构雪花片活动产生浓厚的乐趣。
二、设置情景敢于探索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悬念往往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巧妙地设置情景能激发幼儿进行雪花片建构的兴趣,我们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先出示范例、样品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我也经常改用设置情景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如在“制作毕业帽”的活动中,我会用求援的口气说:“明天要拍毕业照了,如果戴上博士帽这个毕业照肯定会更有意义,但是去购买的话又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会想出许多办法,也有“让我们用雪花片来制作一顶博士帽”的提议,从而激发了大家动手制作的欲望。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动手制作的动机。又如,在稻草的主题活动中,小朋友们对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稻谷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用雪花片建构的稻谷实验楼就诞生啦。每个节日,小朋友们就会放飞想象,用雪花片构建背景、道具、奖品等等。由此可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各种情景,可以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使教育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求。
三、有效指导激发自信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教师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观点是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的,也是教师要努力做到的。当幼儿在投入建构的过程中时,教师要学会保持必要的沉默,但并不是说袖手旁观,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很多情况是幼儿的建构作品由于能力有限难以达到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为在雪花片建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直接关系到幼儿制作热情及创造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首先,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感情上的危机时,他们会失去信心,不敢尝试,这时就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及时进行回应,唤起其制作的信心。
其次,当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碰到障碍和遇到挫折时,教师要善于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给予适时的帮助,使幼儿建构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至于消失。又如在建构“跨栏”活动中,有个孩子无论怎么放,他就是无法使跨栏稳稳地放在地上,很小心放好后,轻轻一碰就倒塌了,当他把材料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想放弃活动时,我及时走过去,和他一起去观察其它小朋友的作品,找出自己放不稳的原因,当改进后的跨栏稳稳放于地面的时候,他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并高兴地叫了起来,“我成功了”!。
此外,抓住适宜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指导,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孩子想象很丰富,善于动脑动手,思维敏捷,为了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我采用暗示法,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打开思路,进行高一层的建构。
四、加强交流经验共享
共享的范围包括同伴间和师生间,共享的内容包括情感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
首先,幼儿在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通过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他们希望与他人交流、共享,延续自己在建构活动的兴趣点。
如在雪花片建构“旋转的陀螺”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制作后有许多的感触,他们有了一种表达的欲望,如千千在看到妮妮的陀螺转起来,说:“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转两下就停下来了。”铭铭说:“我搭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陀螺,转起来特别特别快,都停不下来了。”……“为什么有的陀螺能转,有的不能转呢?”这时,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可能你的陀螺不好,你看我的陀螺下面要尖一点,上面大一点”“也许你的陀螺没有对称好。”……孩子们的讨论非常积极,通过语言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次,幼儿在共享的过程中体验着探索成功的乐趣。他们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确所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及自己的探索历程,概括和提升了经验,掌握了与具体经验相适宜的语言,逐渐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从而积累了有益的感性认识,激发起他们再次参与活动兴趣。
总之,教师在开展幼儿雪花片建构活动时,重在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并且在建构与创造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经历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逐渐对探索活动感兴趣,为培养他们成为勤于探索、勤于思考、具有科学素质的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雪花片;创造性;建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88
一、創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在雪花片建构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将大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雪花片建构活动中运用趣味性的操作,创设情境,渲染氛围,选择科学性、趣味性较强,以活动内容紧密相关联的演示、操作,可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如建构《会推轮子的小猫》时,因为在疫情期间,小朋友户外活动的体育器械非常有限,“我最喜欢玩独轮车。”“我喜欢运东西的游戏”等等,小朋友流露出对早上来园体育器械的渴望后,我马上为幼儿提供演示的舞台,“我们能不能用平时建构的雪花片来搭建小推车呢?”“可以是可以,但是小推车要有轮子,雪花片搭出来的轮子不会转动,推不起来。”小朋友马上提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把这个困难克服。”我鼓励他们想办法。最后决定用一根长木棍作为轴,搭建过程中虽然失败了好多次,但是当成功后的那一时刻小朋友们开心的欢呼着,终于成功了。特定的情境,烘托、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幼儿乐学的情趣,使幼儿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步入对建构雪花片活动产生浓厚的乐趣。
二、设置情景敢于探索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悬念往往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巧妙地设置情景能激发幼儿进行雪花片建构的兴趣,我们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先出示范例、样品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我也经常改用设置情景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如在“制作毕业帽”的活动中,我会用求援的口气说:“明天要拍毕业照了,如果戴上博士帽这个毕业照肯定会更有意义,但是去购买的话又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会想出许多办法,也有“让我们用雪花片来制作一顶博士帽”的提议,从而激发了大家动手制作的欲望。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动手制作的动机。又如,在稻草的主题活动中,小朋友们对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稻谷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用雪花片建构的稻谷实验楼就诞生啦。每个节日,小朋友们就会放飞想象,用雪花片构建背景、道具、奖品等等。由此可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各种情景,可以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使教育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求。
三、有效指导激发自信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教师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观点是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的,也是教师要努力做到的。当幼儿在投入建构的过程中时,教师要学会保持必要的沉默,但并不是说袖手旁观,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很多情况是幼儿的建构作品由于能力有限难以达到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为在雪花片建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直接关系到幼儿制作热情及创造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首先,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感情上的危机时,他们会失去信心,不敢尝试,这时就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及时进行回应,唤起其制作的信心。
其次,当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碰到障碍和遇到挫折时,教师要善于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给予适时的帮助,使幼儿建构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至于消失。又如在建构“跨栏”活动中,有个孩子无论怎么放,他就是无法使跨栏稳稳地放在地上,很小心放好后,轻轻一碰就倒塌了,当他把材料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想放弃活动时,我及时走过去,和他一起去观察其它小朋友的作品,找出自己放不稳的原因,当改进后的跨栏稳稳放于地面的时候,他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并高兴地叫了起来,“我成功了”!。
此外,抓住适宜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指导,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孩子想象很丰富,善于动脑动手,思维敏捷,为了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我采用暗示法,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打开思路,进行高一层的建构。
四、加强交流经验共享
共享的范围包括同伴间和师生间,共享的内容包括情感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
首先,幼儿在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通过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他们希望与他人交流、共享,延续自己在建构活动的兴趣点。
如在雪花片建构“旋转的陀螺”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制作后有许多的感触,他们有了一种表达的欲望,如千千在看到妮妮的陀螺转起来,说:“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转两下就停下来了。”铭铭说:“我搭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陀螺,转起来特别特别快,都停不下来了。”……“为什么有的陀螺能转,有的不能转呢?”这时,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可能你的陀螺不好,你看我的陀螺下面要尖一点,上面大一点”“也许你的陀螺没有对称好。”……孩子们的讨论非常积极,通过语言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次,幼儿在共享的过程中体验着探索成功的乐趣。他们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确所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及自己的探索历程,概括和提升了经验,掌握了与具体经验相适宜的语言,逐渐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从而积累了有益的感性认识,激发起他们再次参与活动兴趣。
总之,教师在开展幼儿雪花片建构活动时,重在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并且在建构与创造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经历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逐渐对探索活动感兴趣,为培养他们成为勤于探索、勤于思考、具有科学素质的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