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改;收获与校正;实施前行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08-01
一、武汉市洪山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思路
为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以强管理、抓常规、细过程、重创新、创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实效性。
1.建立区、片、校三级教学教研网,将全区中小学校按地理位置划分成7个片区,采用片长负责,片区理事指导,体育教研员检查、指导的形式开展有主题、有计划的教学教研活动。成立中心教研小组,打造骨干教师力量,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以老带中、老带青、中带青,搞好传帮带活动,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步形成教师队伍的梯队。
2.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打造一支作风硬、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将教师的培训列入常态,每学年举行区、片、校教学基本功、运动技能培训、考核、大比武活动,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加大常规教学管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努力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管理的重要内容中。
4.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调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是教研组的灵魂;科研意识是教研组自我超越的内动力,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使体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术型教师。
5.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同课异构、教法与学法研讨等多种多样的主题研讨、专题研究、研讨课观摩、评课、析课等多种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高效课堂模式。
二、参赛课《水平四(八年级)田径——接力跑》设计思路
本次接力跑教学为接力跑单元教学中的第四次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等速传接的原理”,教会学生运用原理,探究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的学练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采用“原理教学法”,讲解示范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快速跑中的运用,通过提出快速跑传接原理“等速-等速的条件-预跑时机与预跑和预跑点-等速点”,以问题为中心,在教法及组织实施上以学生主动体验,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体验-合作学习-学生再体验-师生共同评价和总结-展示学习效果的教学程序,将认知、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揉为一体,逐步推进,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传授了知识、技术、方法,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学练方法的目的。
三、收获与不足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比赛与观摩学习,收获大,感受深。特别是对一线教师从学习内容的多元化、技能化;学习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教法与学法手段的合理性、有效性;注重体能发展的渗透性;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学练方法的传授等多方面均值得学习。优质课来源常态课、来源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只有努力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优化提升基本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理想,学生懂得了接力跑“区、点、线”的知识,明确了“等速传接”的原理,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寻找合理预跑时机的方法,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认识到了不足:一是对学情不能有效把握,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驾驭的能力体现不够完美,教法与学法不够高效;二是对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握有待提高,学生练习的次数及强度不够理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课程,在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体能的发展;三是有少部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人等棒、棒等人的现象,有待于下次课继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08-01
一、武汉市洪山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思路
为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以强管理、抓常规、细过程、重创新、创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实效性。
1.建立区、片、校三级教学教研网,将全区中小学校按地理位置划分成7个片区,采用片长负责,片区理事指导,体育教研员检查、指导的形式开展有主题、有计划的教学教研活动。成立中心教研小组,打造骨干教师力量,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以老带中、老带青、中带青,搞好传帮带活动,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步形成教师队伍的梯队。
2.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打造一支作风硬、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将教师的培训列入常态,每学年举行区、片、校教学基本功、运动技能培训、考核、大比武活动,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加大常规教学管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努力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管理的重要内容中。
4.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调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是教研组的灵魂;科研意识是教研组自我超越的内动力,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使体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术型教师。
5.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同课异构、教法与学法研讨等多种多样的主题研讨、专题研究、研讨课观摩、评课、析课等多种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高效课堂模式。
二、参赛课《水平四(八年级)田径——接力跑》设计思路
本次接力跑教学为接力跑单元教学中的第四次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等速传接的原理”,教会学生运用原理,探究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的学练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采用“原理教学法”,讲解示范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快速跑中的运用,通过提出快速跑传接原理“等速-等速的条件-预跑时机与预跑和预跑点-等速点”,以问题为中心,在教法及组织实施上以学生主动体验,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体验-合作学习-学生再体验-师生共同评价和总结-展示学习效果的教学程序,将认知、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揉为一体,逐步推进,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传授了知识、技术、方法,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学练方法的目的。
三、收获与不足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比赛与观摩学习,收获大,感受深。特别是对一线教师从学习内容的多元化、技能化;学习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教法与学法手段的合理性、有效性;注重体能发展的渗透性;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学练方法的传授等多方面均值得学习。优质课来源常态课、来源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只有努力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优化提升基本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理想,学生懂得了接力跑“区、点、线”的知识,明确了“等速传接”的原理,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寻找合理预跑时机的方法,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认识到了不足:一是对学情不能有效把握,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驾驭的能力体现不够完美,教法与学法不够高效;二是对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握有待提高,学生练习的次数及强度不够理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课程,在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体能的发展;三是有少部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人等棒、棒等人的现象,有待于下次课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