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乳腺癌;放疗;皮肤反应;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放射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放疗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关键环节。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了预防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结果: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放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女性194例,年龄23—71岁;男性1例,39岁;平均年龄44岁。皮肤反应:0级40例;Ⅰ级112例,Ⅱ级38例,Ⅲ级3例,Ⅳ级1例。
2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观察及分级
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2]。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乳腺癌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事件,对个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死亡的威胁,病人无助、失落、悲哀、绝望而产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心理,据文献报道,抑郁症使癌症人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3]。患者因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范围大,加上术后瘢痕挛缩、淋巴回流障碍、患侧上肢肿胀,功能障碍,使生活质量下降,自我形象改变造成心理和生理痛苦,出现不同程度的绝望、恐惧、焦虑情绪,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地疏导和安慰患者,说明术后放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解释放疗期间的正常生理反应,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放疗。
3.2 放射性皮肤护理
3.2.1放疗前皮肤护理
放疗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重要性。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建议不穿胸罩。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不可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放疗病人进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嘱病人注意保持照射野皮肤界线清楚,切勿洗脱照射野标志,稍有模糊时要找医生用专用墨水重新描画,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自己描或家属划,以免造成治疗部位失误或不准确。
3.2.2 放疗中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
3.2.2.1 干性放射性皮炎
皮肤色素沉着、红斑一般不作治疗可自然消退;瘙痒只可用手轻拍,切勿用手搔抓或摩擦,可用滑石粉、痱子粉、炉甘石洗剂以润泽收敛或止痒;不可用手撕剥即将脱落的痂皮,防止局部皮肤破溃。腋窝皮肤皱褶处部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通风。禁粘贴胶布和涂刺激性药物。
3.2.2.2 湿性放射性皮炎
对湿性皮炎应采取暴露皮肤损伤区域,避免感染,在局部清洗和抗炎同时,外用抗生素药膏,如伤烧湿润膏、比亚芬药膏,使其干燥愈合,促进皮肤修复。出现小水泡一般不宜刺破,对重度皮炎者应认真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用0.9%生理盐水擦洗清创患处,配合高频氧气局部皮肤高流量(9升/分)喷氧,每日喷氧两次,药物抗感染治疗。
3.2.2.3 出现溃疡、出血、坏死时,按外科换药给予局部换药,保持皮肤创面清洁干燥,以利于愈合,必要时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合并全身感染时需补液抗炎治疗。同时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味或不正常分泌物,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1例放射性溃疡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痊愈出院。
3.2.3 放疗后皮肤护理
要坚持做好每天的皮肤护理,嘱病人注意生活规律,注意避免照射区域刺激,避免感染发生。
4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高,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4],护理中注意观察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早期发现放射损伤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皮肤护理措施,是使乳腺癌术后患者保证放疗成功的重要环节,避免了皮肤不良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使病人的放疗副作用明显减轻,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缩短疗程,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巩固疗效,预防远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双连.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89
[2]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08.
[3]赵玮琳,吴京平,赫军,等,乳腺癌患者的情绪障碍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 理学杂志.2001,4:286
[4]陆以佳,刘威璋,刘淼,等.外科治疗学[M].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0.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放射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放疗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关键环节。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了预防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结果: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放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女性194例,年龄23—71岁;男性1例,39岁;平均年龄44岁。皮肤反应:0级40例;Ⅰ级112例,Ⅱ级38例,Ⅲ级3例,Ⅳ级1例。
2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观察及分级
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2]。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乳腺癌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事件,对个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死亡的威胁,病人无助、失落、悲哀、绝望而产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心理,据文献报道,抑郁症使癌症人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3]。患者因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范围大,加上术后瘢痕挛缩、淋巴回流障碍、患侧上肢肿胀,功能障碍,使生活质量下降,自我形象改变造成心理和生理痛苦,出现不同程度的绝望、恐惧、焦虑情绪,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地疏导和安慰患者,说明术后放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解释放疗期间的正常生理反应,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放疗。
3.2 放射性皮肤护理
3.2.1放疗前皮肤护理
放疗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重要性。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建议不穿胸罩。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不可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放疗病人进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嘱病人注意保持照射野皮肤界线清楚,切勿洗脱照射野标志,稍有模糊时要找医生用专用墨水重新描画,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自己描或家属划,以免造成治疗部位失误或不准确。
3.2.2 放疗中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
3.2.2.1 干性放射性皮炎
皮肤色素沉着、红斑一般不作治疗可自然消退;瘙痒只可用手轻拍,切勿用手搔抓或摩擦,可用滑石粉、痱子粉、炉甘石洗剂以润泽收敛或止痒;不可用手撕剥即将脱落的痂皮,防止局部皮肤破溃。腋窝皮肤皱褶处部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通风。禁粘贴胶布和涂刺激性药物。
3.2.2.2 湿性放射性皮炎
对湿性皮炎应采取暴露皮肤损伤区域,避免感染,在局部清洗和抗炎同时,外用抗生素药膏,如伤烧湿润膏、比亚芬药膏,使其干燥愈合,促进皮肤修复。出现小水泡一般不宜刺破,对重度皮炎者应认真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用0.9%生理盐水擦洗清创患处,配合高频氧气局部皮肤高流量(9升/分)喷氧,每日喷氧两次,药物抗感染治疗。
3.2.2.3 出现溃疡、出血、坏死时,按外科换药给予局部换药,保持皮肤创面清洁干燥,以利于愈合,必要时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合并全身感染时需补液抗炎治疗。同时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味或不正常分泌物,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1例放射性溃疡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痊愈出院。
3.2.3 放疗后皮肤护理
要坚持做好每天的皮肤护理,嘱病人注意生活规律,注意避免照射区域刺激,避免感染发生。
4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高,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4],护理中注意观察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早期发现放射损伤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皮肤护理措施,是使乳腺癌术后患者保证放疗成功的重要环节,避免了皮肤不良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使病人的放疗副作用明显减轻,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缩短疗程,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巩固疗效,预防远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双连.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89
[2]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08.
[3]赵玮琳,吴京平,赫军,等,乳腺癌患者的情绪障碍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 理学杂志.2001,4:286
[4]陆以佳,刘威璋,刘淼,等.外科治疗学[M].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