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谓教育叙事研究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把“叙事”解释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现代汉语词典》把“叙事”解释为“叙述故事(指书面的)”。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动的序列。由此可见,叙事的要义就是讲故事,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而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育生活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从而彰显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件本身的研究,其旨趣在于走进活生生的普通人(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常人的命运与处境。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教育客观规律或验证预先设定的理论假设。由此决定了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鲜明的理论品质。
1 主体性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世界”的真理是相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的真理,它所关注的是叙事者如何感受、体验、思考与理解这些故事。因此,重返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叙事研究确立了个体知识的合法性。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就是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对象,阐述、敞亮自己亲历、亲事的感受、体验与感悟。这种在教师个体的经验、经历背景中开展的叙事研究,既不回避教师自己固有的文化“过滤镜”,也承认“他者”的视界存在。也就是说,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不仅不压抑人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以彰显人的主体性为先决条件,叙事研究是让叙事者自己说话、表达与言说的研究。
2 情境性
叙事研究用具体、鲜活的人与事代替抽象的概念与符号,通过对故事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盼“深描”,完整地再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与情节等,以便向读者展示故事不断发展的“场景”与“情节”。“场景”,不仅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空间”,而且是引发故事发生发展的因素,而故事中的“冲突”、“矛盾”、“困惑”、“误解”、“释疑’,等要素又构成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是要通过由“场景”和“情节”组成的叙事,以整体的、动态的、形象的、真实的描述、刻画与分析再现教育情境中生动的细节和信息,而不是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如何做。
3 意义性
由于故事总是具体的、情境性的,因此,叙事研究并不在于探寻绝对真理与普适规律,而是定格于日常生活中的独特事件,揭示这些事件所蕴涵的意义,使人们领悟人生的真谛,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精神的享受。“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是叙事研究的关键。因而,教师的叙事研究并不是日常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件件事情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并不是对教育情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从特定的视角对所关注的人和事进行的思考与探究;并不是教育事件的实况录像,而是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记录片。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即主题,其中的人与事都是由这条意义线串联、聚合的。这种意义蕴涵在故事叙述的字里行间,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与抒情。
二、教育叙事叙何事
1 所叙之事要具有亲历性
格拉斯纳和派司金曾说过:“我的主观性是我能够述说的故事的基础,这是我的一个力量的支柱,它使我成为既是一个人又是一名研究者的现在的我。”由于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实本身并揭示其意义的研究,它需要研究者把自己沉浸于所研究的人与事之中,使所研究的人与事成为自己能够感知、体验和感受的东西,因此,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最好从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感悟出发,所叙之事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亲自做过的。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应与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最好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换言之,教师叙事研究最好是对自己的某种经历的反思与探究,是经历与思考的统一。倘若只有经历而无思考,或只有思考而无经历,都难以有深刻的认识、透彻的理解。正如郑金洲教授所说,“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自然,叙事研究也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但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必须能够直通故事者的内心世界。如果研究者不能被研究的对象所接受,不能与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达到心灵相通,那么他的研究既难以为继,也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2 所叙之事要具有问题性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一件件教育事情的简单堆积与列举,这样做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其所叙之事应具有“问题性”。这些具有“问题性”的事件,从心理上常常是那些或令人振奋,或令人彷徨;或令人激动,或令人忧虑;或令人感慨,或令人惊诧;或令人悔恨,或令人困惑的事情。就教育叙事来说,教师可以叙述的事情可能是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可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遇到的障碍;可能是教师的权威受到来自学生的挑战;可能是特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机智的施展;可能是让教师感慨万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关键事件;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可能是摆脱惯性思维的桎梏、开启幽禁的思绪的敞亮与洞见,等等。
3 所叙之事要具有启发性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用事实说话——把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讲述清楚,做出客观、准确的记述,而且应融入叙述者个人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感受、体验,特别是伴随这种体验、感受而带来的思考与反思。在叙述中融入思考与反思,对于叙述者来说,标志着对特定教育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形成了含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对于阅读者来说,他们则能够从这些思考与反思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联想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似情境,可能引起读者将叙述者的所作所为与自己在相似情境下的所作所想加以对照,与叙述者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引发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更多关注。进而主动地加入到对这类问题的有意识的探索与研究之中。这样叙事,才能让自己叙述之后,让读者读过之后,觉得有意蕴、有共鸣、有所思、有所悟,从而具有启发性。
三、教育叙事如何叙
教育叙事研究范围广泛、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它似乎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规范与要求。但是,教育叙事研究从研究、写作的过程而言,也是有章可循的。
从研究的过程而言,教育叙事 研究常常围绕三个事件展开;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现场是研究者考察的对象,是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现场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是对研究对象的经验或故事的记录、描述和现场思考。研究文本以前两者为基础,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回答的是经验的意义及其相关的重要问题,可以形成描述的、解释的、讨论的或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在此过程中,研究者的敏感性与理解力对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倘若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对象缺乏理解、没有足够的敏感性,就难以有深刻的体会、认识与洞见,最终使研究流于表面而无收获。而富有理解力与敏感性的研究者才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教育的意蕴,从习以为常的惯例中察觉出教育的道理,才能从凡人琐事中悟出人生哲学和生活的真谛,从而使看似平淡和繁琐的叙事研究富有韵味与理趣。
从写作的过程而言,有的叙事研究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个陈述,注重突出其关键部分。这种叙事方式采用“白描”的记叙手法,尽量原原本本地展现事件本身。但在记叙中,写作者并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始终关注事件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有的着重强调研究者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全过程,注重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虽然它少了些上述方式的客观和平实,但写作者密切关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时时以一种反思的姿态拷问自己的认识,无形之中多了些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对事件的深层洞察。有的从当事人的角度陈述故事,注意使用当事人的语言和文化,在事件的叙述中,写作者更多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陈述事件的原委。这种叙述方式的特点在于运用被研究者对象的语言、行为等,再现事件发生的场景,它少了一分旁观者的冷漠,多了一分亲历者的热情。但不管是哪种教育叙事,都应包括如下基本要素。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涵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值得提出的是,传统的观念认为,写作是人们借助文字和修辞技巧再现头脑中存在的观点和事实的一种行为,而后现代语言观则认为,语言总是以历时性、地方性的方式建构着个人的主观世界,写作不仅是结果的表达,而且是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叙事研究就不是对业已发生之事的简单追述,而是一种学习、研究的方式,它本身就是教师自己经验提升与能力锤炼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教育境界的升华与教育理想的塑造过程,还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意义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叙事与教师的自我超越同步。这是叙事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还是成果表达方式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因于此,如果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叙事研究,“那么我们可以设想,若干年以后,他们的教育经验将丰富、充实而且深刻,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将获得质的飞跃,他们就很可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家群体。”
责任编辑 孙 霞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把“叙事”解释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现代汉语词典》把“叙事”解释为“叙述故事(指书面的)”。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动的序列。由此可见,叙事的要义就是讲故事,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而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育生活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从而彰显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件本身的研究,其旨趣在于走进活生生的普通人(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常人的命运与处境。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教育客观规律或验证预先设定的理论假设。由此决定了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鲜明的理论品质。
1 主体性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世界”的真理是相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的真理,它所关注的是叙事者如何感受、体验、思考与理解这些故事。因此,重返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叙事研究确立了个体知识的合法性。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就是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对象,阐述、敞亮自己亲历、亲事的感受、体验与感悟。这种在教师个体的经验、经历背景中开展的叙事研究,既不回避教师自己固有的文化“过滤镜”,也承认“他者”的视界存在。也就是说,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不仅不压抑人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以彰显人的主体性为先决条件,叙事研究是让叙事者自己说话、表达与言说的研究。
2 情境性
叙事研究用具体、鲜活的人与事代替抽象的概念与符号,通过对故事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盼“深描”,完整地再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与情节等,以便向读者展示故事不断发展的“场景”与“情节”。“场景”,不仅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空间”,而且是引发故事发生发展的因素,而故事中的“冲突”、“矛盾”、“困惑”、“误解”、“释疑’,等要素又构成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是要通过由“场景”和“情节”组成的叙事,以整体的、动态的、形象的、真实的描述、刻画与分析再现教育情境中生动的细节和信息,而不是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如何做。
3 意义性
由于故事总是具体的、情境性的,因此,叙事研究并不在于探寻绝对真理与普适规律,而是定格于日常生活中的独特事件,揭示这些事件所蕴涵的意义,使人们领悟人生的真谛,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精神的享受。“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是叙事研究的关键。因而,教师的叙事研究并不是日常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件件事情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并不是对教育情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从特定的视角对所关注的人和事进行的思考与探究;并不是教育事件的实况录像,而是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记录片。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即主题,其中的人与事都是由这条意义线串联、聚合的。这种意义蕴涵在故事叙述的字里行间,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与抒情。
二、教育叙事叙何事
1 所叙之事要具有亲历性
格拉斯纳和派司金曾说过:“我的主观性是我能够述说的故事的基础,这是我的一个力量的支柱,它使我成为既是一个人又是一名研究者的现在的我。”由于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实本身并揭示其意义的研究,它需要研究者把自己沉浸于所研究的人与事之中,使所研究的人与事成为自己能够感知、体验和感受的东西,因此,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最好从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感悟出发,所叙之事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亲自做过的。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应与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最好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换言之,教师叙事研究最好是对自己的某种经历的反思与探究,是经历与思考的统一。倘若只有经历而无思考,或只有思考而无经历,都难以有深刻的认识、透彻的理解。正如郑金洲教授所说,“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自然,叙事研究也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但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必须能够直通故事者的内心世界。如果研究者不能被研究的对象所接受,不能与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达到心灵相通,那么他的研究既难以为继,也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2 所叙之事要具有问题性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一件件教育事情的简单堆积与列举,这样做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其所叙之事应具有“问题性”。这些具有“问题性”的事件,从心理上常常是那些或令人振奋,或令人彷徨;或令人激动,或令人忧虑;或令人感慨,或令人惊诧;或令人悔恨,或令人困惑的事情。就教育叙事来说,教师可以叙述的事情可能是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可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遇到的障碍;可能是教师的权威受到来自学生的挑战;可能是特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机智的施展;可能是让教师感慨万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关键事件;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可能是摆脱惯性思维的桎梏、开启幽禁的思绪的敞亮与洞见,等等。
3 所叙之事要具有启发性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用事实说话——把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讲述清楚,做出客观、准确的记述,而且应融入叙述者个人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感受、体验,特别是伴随这种体验、感受而带来的思考与反思。在叙述中融入思考与反思,对于叙述者来说,标志着对特定教育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形成了含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对于阅读者来说,他们则能够从这些思考与反思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联想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似情境,可能引起读者将叙述者的所作所为与自己在相似情境下的所作所想加以对照,与叙述者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引发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更多关注。进而主动地加入到对这类问题的有意识的探索与研究之中。这样叙事,才能让自己叙述之后,让读者读过之后,觉得有意蕴、有共鸣、有所思、有所悟,从而具有启发性。
三、教育叙事如何叙
教育叙事研究范围广泛、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它似乎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规范与要求。但是,教育叙事研究从研究、写作的过程而言,也是有章可循的。
从研究的过程而言,教育叙事 研究常常围绕三个事件展开;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现场是研究者考察的对象,是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现场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是对研究对象的经验或故事的记录、描述和现场思考。研究文本以前两者为基础,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回答的是经验的意义及其相关的重要问题,可以形成描述的、解释的、讨论的或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在此过程中,研究者的敏感性与理解力对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倘若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对象缺乏理解、没有足够的敏感性,就难以有深刻的体会、认识与洞见,最终使研究流于表面而无收获。而富有理解力与敏感性的研究者才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教育的意蕴,从习以为常的惯例中察觉出教育的道理,才能从凡人琐事中悟出人生哲学和生活的真谛,从而使看似平淡和繁琐的叙事研究富有韵味与理趣。
从写作的过程而言,有的叙事研究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个陈述,注重突出其关键部分。这种叙事方式采用“白描”的记叙手法,尽量原原本本地展现事件本身。但在记叙中,写作者并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始终关注事件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有的着重强调研究者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全过程,注重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虽然它少了些上述方式的客观和平实,但写作者密切关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时时以一种反思的姿态拷问自己的认识,无形之中多了些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对事件的深层洞察。有的从当事人的角度陈述故事,注意使用当事人的语言和文化,在事件的叙述中,写作者更多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陈述事件的原委。这种叙述方式的特点在于运用被研究者对象的语言、行为等,再现事件发生的场景,它少了一分旁观者的冷漠,多了一分亲历者的热情。但不管是哪种教育叙事,都应包括如下基本要素。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涵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值得提出的是,传统的观念认为,写作是人们借助文字和修辞技巧再现头脑中存在的观点和事实的一种行为,而后现代语言观则认为,语言总是以历时性、地方性的方式建构着个人的主观世界,写作不仅是结果的表达,而且是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叙事研究就不是对业已发生之事的简单追述,而是一种学习、研究的方式,它本身就是教师自己经验提升与能力锤炼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教育境界的升华与教育理想的塑造过程,还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意义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叙事与教师的自我超越同步。这是叙事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还是成果表达方式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因于此,如果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叙事研究,“那么我们可以设想,若干年以后,他们的教育经验将丰富、充实而且深刻,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将获得质的飞跃,他们就很可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家群体。”
责任编辑 孙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