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是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借鉴河北衡水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来的。其中自主探究式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可以启迪学生心智,挖掘其潜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语文探究式学习特别强调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应首先做好思想动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以往同学的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展,如书法绘画、手工科学小发明等作品展,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产生“我也能做”,“我也想做”,“我也要做”的探索欲望。例如,我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就让学生为作者设计绘制出登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景色的画面;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设计一个电影画面;教《孔乙己》时让学生调查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热情。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
二、整体感知品味,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品味、解读、鉴赏文本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发动起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问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如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诸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运用对比表明了怎样的艺术见解?”“为什么人们老是把孔乙己当做笑料?”“作者的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等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分为探究主旨、探究语言以及探究手法等几类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寻找依据,回答问题。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讲究思考方式,搭建讨论平台
探究式学习初期,教师最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依赖性,展现他们的个性。但是,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有时学生思考单一,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灵感,往往会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因此必须把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在学生充分自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共同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讨论中,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开智启悟。讨论完之后,也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组内在讨论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如何代表小组去发表意见,作小组代表的机会也应尽量公平些,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参与,体验成功喜悦
现在强调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首先,教师要创造机会,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并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去阅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置身其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自觉自愿、轻松愉快中,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参与实践活动。如果写以“环保在我身边”为话题的作文,就让学生置身大自然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朴素情感,继而升华为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呈现探究结果,提升认知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探究结果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持续。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做《画方圆》的游戏,教师讲明游戏规则,要求学生两手不能停顿,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方”和“圆”,提醒同学注意观察画画的过程。叫学生上黑板画,并且评价画的好坏,然后自己亲自画,最后得出一心不能二用的结论。安排时间让学生感受过程并发挥想象写出同学亲历的过程,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呈现探究结果,发表自己的感想、体会。在同学们边听、边说、边思考、边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语文探究式学习特别强调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应首先做好思想动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以往同学的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展,如书法绘画、手工科学小发明等作品展,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产生“我也能做”,“我也想做”,“我也要做”的探索欲望。例如,我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就让学生为作者设计绘制出登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景色的画面;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设计一个电影画面;教《孔乙己》时让学生调查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热情。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
二、整体感知品味,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品味、解读、鉴赏文本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发动起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问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如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诸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运用对比表明了怎样的艺术见解?”“为什么人们老是把孔乙己当做笑料?”“作者的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等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分为探究主旨、探究语言以及探究手法等几类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寻找依据,回答问题。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讲究思考方式,搭建讨论平台
探究式学习初期,教师最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依赖性,展现他们的个性。但是,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有时学生思考单一,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灵感,往往会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因此必须把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在学生充分自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共同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讨论中,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开智启悟。讨论完之后,也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组内在讨论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如何代表小组去发表意见,作小组代表的机会也应尽量公平些,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参与,体验成功喜悦
现在强调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首先,教师要创造机会,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并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去阅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置身其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自觉自愿、轻松愉快中,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参与实践活动。如果写以“环保在我身边”为话题的作文,就让学生置身大自然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朴素情感,继而升华为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呈现探究结果,提升认知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探究结果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持续。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做《画方圆》的游戏,教师讲明游戏规则,要求学生两手不能停顿,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方”和“圆”,提醒同学注意观察画画的过程。叫学生上黑板画,并且评价画的好坏,然后自己亲自画,最后得出一心不能二用的结论。安排时间让学生感受过程并发挥想象写出同学亲历的过程,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呈现探究结果,发表自己的感想、体会。在同学们边听、边说、边思考、边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