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是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借鉴河北衡水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来的。其中自主探究式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可以启迪学生心智,挖掘其潜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语文探究式学习特别强调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应首先做好思想动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以往同学的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展,如书法绘画、手工科学小发明等作品展,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产生“我也能做”,“我也想做”,“我也要做”的探索欲望。例如,我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就让学生为作者设计绘制出登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景色的画面;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设计一个电影画面;教《孔乙己》时让学生调查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热情。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
  二、整体感知品味,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品味、解读、鉴赏文本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发动起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问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如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诸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运用对比表明了怎样的艺术见解?”“为什么人们老是把孔乙己当做笑料?”“作者的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等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分为探究主旨、探究语言以及探究手法等几类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寻找依据,回答问题。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讲究思考方式,搭建讨论平台
  探究式学习初期,教师最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依赖性,展现他们的个性。但是,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有时学生思考单一,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灵感,往往会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因此必须把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在学生充分自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共同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讨论中,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开智启悟。讨论完之后,也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组内在讨论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如何代表小组去发表意见,作小组代表的机会也应尽量公平些,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参与,体验成功喜悦
  现在强调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首先,教师要创造机会,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并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去阅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置身其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自觉自愿、轻松愉快中,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参与实践活动。如果写以“环保在我身边”为话题的作文,就让学生置身大自然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朴素情感,继而升华为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呈现探究结果,提升认知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探究结果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持续。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做《画方圆》的游戏,教师讲明游戏规则,要求学生两手不能停顿,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方”和“圆”,提醒同学注意观察画画的过程。叫学生上黑板画,并且评价画的好坏,然后自己亲自画,最后得出一心不能二用的结论。安排时间让学生感受过程并发挥想象写出同学亲历的过程,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呈现探究结果,发表自己的感想、体会。在同学们边听、边说、边思考、边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他文献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审美体验价值的重要性,而感受和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手段,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表现作用,让
期刊
新教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两条原理:其一,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其二,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及其重要的课程。那么如何让学生重视它!喜欢它呢?——关键在课堂。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工作10年中我一直执教思想品德学科,现在我也就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
期刊
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就要强化阅读训练,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一、在阅读中把握文章意蕴  在阅读过程中,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意蕴。这就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发现其内在的有机联系。要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陶冶。如果只抓住一点,片面的对局
期刊
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的是学校。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作为一名为人师表的小学教师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
期刊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
期刊
“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进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摸索出了一些简单、常见而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激情教学,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思品课的学习并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只能白白耗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资源,面对这种现状新教材已经做出方向性的指引,教材的内容开始由旧变新,由理论化、单一化变得生活化,由静变动。针对这一变化,在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中要让思品课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政治课教师必须在
期刊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同样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此,我结合对课题的研究并在在平日的教学中实施,我特别注意每一节课的精心设计,着力于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我对课题的研究和在平时上课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以下汇报。  一、关注生活,设
期刊
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枯燥、乏味、与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学科,政治课学起来很无趣,却不得不学,从而导致了政治课教育功能的低下。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使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政治课堂活起来呢?  一、变“学生倾听老师”为“老师倾听学生”  李政淘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老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说:“教育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