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10+35”模式、“自学·交流”学习模式等,也出现了不同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诚然,模式和标准都是保证课堂的基本法度,但模式未必适合每门学科。最终,我们还是必须把精力和视线聚焦在课堂四十分钟。
教学讲究艺术。那如何保证课堂“高效低耗”,怎样防止“堤内损失堤外补”,唯有把一些教学小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的始终。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所言“干练的教育者就像已经卓有成效的音乐家一样,他们日记月累地苦练技巧。一旦获得技巧之后,就能运用自如,不露痕迹。”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笔者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议“高效低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小技巧:
1.“松”“紧”有度,做个严肃的教师
心理学家认为脑力活动者要科学地用脑,就是要有松有驰,动静结合,过度紧张就进入松弛状态,但过分松弛无法激发大脑细胞接受信息的能力。一堂“高效低耗”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两头“紧”,中间“松”这样的布局。在课堂教学中的“紧”是指时间紧迫、节奏快、氛围紧张,为减少每秒钟的损耗;“松”是指时间宽松、师生民主、气氛融洽,为提高每分钟的效率。
上课铃声一响,小学生不会如你所愿一个个乖乖地等老师来上课。他们的思绪还沉浸在快乐的课间10分钟。要想进入上课状态,还得有个缓冲段。那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进入课堂并做到注意力集中呢?这就需要做到课前“紧”:让学生有紧迫感,能感受气氛的紧张,从而让自己的意识进入高度集中状态,手、耳、心、脑都主动配合起来。
数学课堂上,我一贯的做法就是课前听算。如:铃声响,我就报“第一题6+7=”,学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纸和笔写上这个算式,并算出结果,否则第二题老师马上又开始报了。
他们除了动作快以外,思想上绝不是怠慢的,需要听,写,想。在写第一题的时候,也许教室还有点躁动,但到了报下一题的时候,教室的气氛非常紧张和安静,这时候老师只需要小声音即可。在声音小的环境中,学生的状态由课问的浮躁慢慢变为平静。一般课前听算约10题口算即可,既可以提高口算能力,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收拢学生的心,集中他们的思维。初步训练的时候,有个别学生会因为手忙脚乱跟不上而烦躁哭泣,这时候只需安慰几句,鼓励下节课更需努力的话。经过每节课训练后,课前口算便成了你这位老师教学“严肃的风格”必备的模式,学生也知道了上数学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备战状态。”
然后新课导入的环节,他们开始沉浸在精彩的情境导入或是神秘的游戏导人中,不知不觉紧绷的神经慢慢变为松弛。
接下来新知识掌握环节,为了更大限度激发学习潜能,发散大脑的思维,在节奏上要慢,时间上要充裕,氛围要宽松,关系要融洽。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只有让学生感到愉悦,他们的学习才能更主动和积极。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敢想,肯想,敢言,敢说,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演示带有神秘感,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学探究带有自主性,学生合作更加紧密;教学反馈带有新意性,学生的理解更形象生动。新课过程我都会让学生充分说,对知识有创新性理解的回答我都会大大鼓励。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知识时候,出现以下两种平移路径:
A.分别画出将图形向下平移4格,向右平移8格得到的图形。
B.请画出将图形先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7格得到的图形。
“分别”和“先……再……”的区别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分别的意思,我创设轻松的话题,说到孙悟空有分身术,他可以变出2只小猴,分身往2个方向走,就是“分别”的意思,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一学生顿然所悟,说“哦,他们兵分两路。”用兵分两路来理解一个几何图形分别向2个方向平移我觉得最贴切不过了。再讲到“先……再……”的意思时,我说这是一个图形平移后,继续往另一个方向平移。而有一学生说“他们是连走一条路。”兵分两路“连走一条路”九个字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形象生动得理解了上述A、B两题的做题要求和意思。
所以,“高效低耗”课堂做到课前“紧”是为了教学得以正常和高效开展的保障,课中“松”是为了有效教学得以深刻和思维升华。
2.“教”“学”有量,做个严谨的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老师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矛盾的外部原因,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课堂效果做到“高效低耗”的另一个技巧是必须认识到:“教”和“学”是矛盾的统一体,且做到“教”和“学”都要有“量”,即技术含量。教师“教”得有技术含量,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技巧;学生“学”得是否有技术含量,也在于教师的掌控如何。
教师“教”得有技术含量,体现在课前,也体现在课中。一个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能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设计出巧妙的问题,能根据知识的整体结构框架设计严谨的教学流程,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为“教”而做的课前准备。一个教师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闪动的思维火花,善于根据课堂出现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教学方法和知识的呈现方式,等等这些都是课中教学的教师“教”的技术含量。
学生“学”得有技术含量,体现在课堂中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高效;会与人合作,共同探究新知;会总结方法,寻求规律等等方面。
当学生“学”得技术含量越高,就越促进教师的“教”的水平更高发展,矛盾的统一体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良性循环中收获了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萨克雷有句名言“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从一位教学严谨的教师那里学到了对待知识的态度要严谨和严密,并为此养成了严谨的好习惯,那对他必定终身受用。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规律和内化过程,调整了操作活动和教学流程。课前主要复习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包含除)为后面知识做铺垫。然后采用操作活动复习倍的知识,充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理解倍的含义。每次学生摆的△都是老师的几倍,学生很有成就感,也很好地理解和领悟了倍的含义。聪明的孩子还能说出学生摆的△个数比老师摆的多几倍。接下来我峰回路转,老师摆的学具比学生多,猜一猜老师摆的是学生的几倍。这里设疑,激起知识的冲突。学生并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解决“老师摆的是学生的几倍”,出现了:分一分,圈一圈,用除法来解决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有成就感,学得很开心,在活动中思考和探究,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真正的含义。
因此,一节“高效低耗”课是一个“严谨教师”智慧的体 现和技巧的收获。
3.“赞”“贬”有味,做个宽容的教师
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学生幼小的心灵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感到新鲜和美好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同,他们更害怕老师的批评和责难。
“高效低耗”课堂,我们必须做到“赞”“贬”有味。味,即人情味、文化味、文雅味。“赞”得有味,就能让好人好事好现象更好的促进教和学,“贬”得有味,就能让坏人坏事坏现象化“干戈”为“玉帛”,更好得激励教和学。教师要做到心胸宽广开阔,尊重和宽容。
做到“赞”“贬”有味有哪些小技巧呢?首先课堂前面部分可以大面积表扬,表扬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点名表扬节奏要快,目光扫视要广,简短而干脆。这样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大大鼓舞士气。为教学创设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氛围。没被点名的个别同学在期待着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其次,在课堂中间的个别表扬要针对本人来表扬而不是全班表扬,这样可以更拉近师生的距离和增强师生感情。具有示范和榜样作用的表扬,则面向全班表扬。
再次,针对表扬的人或好现象,教师应该只是针对具体事情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体会这一评价其实就是老师对你的认可和表扬。当个别学生思想偶尔开小差,搞小动作的时候,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给予学生尊重性地提醒和暗示。即使想批评也要带有“带有表扬性的”的批评,坏的说成好的,寻找优点再去评价。如:对于积极思考的可以表扬他:“你这想法有新意。”对于写字漂亮的可以表扬:“方方正正,有力潇洒,字如其人”对于搞小动作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表扬:“你刚才听讲认真,!坚持住!”对于作业拖拉的学生,可以对全班同学评价他们:“老师从来不敢小瞧他们,他们慢是因为写得特别认真。”
一个宽容大度的教师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来面对学生,那一切优点和缺点都是可爱的。实践也证明,一个会赞美、会批评学生的老师,他的学生会更喜欢、更信赖、更忠实老师,学生在学习上会更上进、更积极、更自觉。
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
确实,一个严谨、幽默、严肃、宽容……多重人格魅力的教师,他所在的课堂必定会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松”“紧”有度的节奏,“教”“学”有量的内容,“赞”“贬”有昧的氛围打造出了“高效低耗”的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老师怎么和学生说话
[2]孟令全.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老师怎么和学生说话
教学讲究艺术。那如何保证课堂“高效低耗”,怎样防止“堤内损失堤外补”,唯有把一些教学小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的始终。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所言“干练的教育者就像已经卓有成效的音乐家一样,他们日记月累地苦练技巧。一旦获得技巧之后,就能运用自如,不露痕迹。”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笔者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议“高效低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小技巧:
1.“松”“紧”有度,做个严肃的教师
心理学家认为脑力活动者要科学地用脑,就是要有松有驰,动静结合,过度紧张就进入松弛状态,但过分松弛无法激发大脑细胞接受信息的能力。一堂“高效低耗”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两头“紧”,中间“松”这样的布局。在课堂教学中的“紧”是指时间紧迫、节奏快、氛围紧张,为减少每秒钟的损耗;“松”是指时间宽松、师生民主、气氛融洽,为提高每分钟的效率。
上课铃声一响,小学生不会如你所愿一个个乖乖地等老师来上课。他们的思绪还沉浸在快乐的课间10分钟。要想进入上课状态,还得有个缓冲段。那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进入课堂并做到注意力集中呢?这就需要做到课前“紧”:让学生有紧迫感,能感受气氛的紧张,从而让自己的意识进入高度集中状态,手、耳、心、脑都主动配合起来。
数学课堂上,我一贯的做法就是课前听算。如:铃声响,我就报“第一题6+7=”,学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纸和笔写上这个算式,并算出结果,否则第二题老师马上又开始报了。
他们除了动作快以外,思想上绝不是怠慢的,需要听,写,想。在写第一题的时候,也许教室还有点躁动,但到了报下一题的时候,教室的气氛非常紧张和安静,这时候老师只需要小声音即可。在声音小的环境中,学生的状态由课问的浮躁慢慢变为平静。一般课前听算约10题口算即可,既可以提高口算能力,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收拢学生的心,集中他们的思维。初步训练的时候,有个别学生会因为手忙脚乱跟不上而烦躁哭泣,这时候只需安慰几句,鼓励下节课更需努力的话。经过每节课训练后,课前口算便成了你这位老师教学“严肃的风格”必备的模式,学生也知道了上数学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备战状态。”
然后新课导入的环节,他们开始沉浸在精彩的情境导入或是神秘的游戏导人中,不知不觉紧绷的神经慢慢变为松弛。
接下来新知识掌握环节,为了更大限度激发学习潜能,发散大脑的思维,在节奏上要慢,时间上要充裕,氛围要宽松,关系要融洽。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只有让学生感到愉悦,他们的学习才能更主动和积极。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敢想,肯想,敢言,敢说,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演示带有神秘感,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学探究带有自主性,学生合作更加紧密;教学反馈带有新意性,学生的理解更形象生动。新课过程我都会让学生充分说,对知识有创新性理解的回答我都会大大鼓励。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知识时候,出现以下两种平移路径:
A.分别画出将图形向下平移4格,向右平移8格得到的图形。
B.请画出将图形先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7格得到的图形。
“分别”和“先……再……”的区别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分别的意思,我创设轻松的话题,说到孙悟空有分身术,他可以变出2只小猴,分身往2个方向走,就是“分别”的意思,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一学生顿然所悟,说“哦,他们兵分两路。”用兵分两路来理解一个几何图形分别向2个方向平移我觉得最贴切不过了。再讲到“先……再……”的意思时,我说这是一个图形平移后,继续往另一个方向平移。而有一学生说“他们是连走一条路。”兵分两路“连走一条路”九个字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形象生动得理解了上述A、B两题的做题要求和意思。
所以,“高效低耗”课堂做到课前“紧”是为了教学得以正常和高效开展的保障,课中“松”是为了有效教学得以深刻和思维升华。
2.“教”“学”有量,做个严谨的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老师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矛盾的外部原因,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课堂效果做到“高效低耗”的另一个技巧是必须认识到:“教”和“学”是矛盾的统一体,且做到“教”和“学”都要有“量”,即技术含量。教师“教”得有技术含量,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技巧;学生“学”得是否有技术含量,也在于教师的掌控如何。
教师“教”得有技术含量,体现在课前,也体现在课中。一个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能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设计出巧妙的问题,能根据知识的整体结构框架设计严谨的教学流程,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为“教”而做的课前准备。一个教师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闪动的思维火花,善于根据课堂出现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教学方法和知识的呈现方式,等等这些都是课中教学的教师“教”的技术含量。
学生“学”得有技术含量,体现在课堂中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高效;会与人合作,共同探究新知;会总结方法,寻求规律等等方面。
当学生“学”得技术含量越高,就越促进教师的“教”的水平更高发展,矛盾的统一体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良性循环中收获了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萨克雷有句名言“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从一位教学严谨的教师那里学到了对待知识的态度要严谨和严密,并为此养成了严谨的好习惯,那对他必定终身受用。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规律和内化过程,调整了操作活动和教学流程。课前主要复习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包含除)为后面知识做铺垫。然后采用操作活动复习倍的知识,充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理解倍的含义。每次学生摆的△都是老师的几倍,学生很有成就感,也很好地理解和领悟了倍的含义。聪明的孩子还能说出学生摆的△个数比老师摆的多几倍。接下来我峰回路转,老师摆的学具比学生多,猜一猜老师摆的是学生的几倍。这里设疑,激起知识的冲突。学生并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解决“老师摆的是学生的几倍”,出现了:分一分,圈一圈,用除法来解决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有成就感,学得很开心,在活动中思考和探究,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真正的含义。
因此,一节“高效低耗”课是一个“严谨教师”智慧的体 现和技巧的收获。
3.“赞”“贬”有味,做个宽容的教师
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学生幼小的心灵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感到新鲜和美好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同,他们更害怕老师的批评和责难。
“高效低耗”课堂,我们必须做到“赞”“贬”有味。味,即人情味、文化味、文雅味。“赞”得有味,就能让好人好事好现象更好的促进教和学,“贬”得有味,就能让坏人坏事坏现象化“干戈”为“玉帛”,更好得激励教和学。教师要做到心胸宽广开阔,尊重和宽容。
做到“赞”“贬”有味有哪些小技巧呢?首先课堂前面部分可以大面积表扬,表扬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点名表扬节奏要快,目光扫视要广,简短而干脆。这样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大大鼓舞士气。为教学创设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氛围。没被点名的个别同学在期待着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其次,在课堂中间的个别表扬要针对本人来表扬而不是全班表扬,这样可以更拉近师生的距离和增强师生感情。具有示范和榜样作用的表扬,则面向全班表扬。
再次,针对表扬的人或好现象,教师应该只是针对具体事情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体会这一评价其实就是老师对你的认可和表扬。当个别学生思想偶尔开小差,搞小动作的时候,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给予学生尊重性地提醒和暗示。即使想批评也要带有“带有表扬性的”的批评,坏的说成好的,寻找优点再去评价。如:对于积极思考的可以表扬他:“你这想法有新意。”对于写字漂亮的可以表扬:“方方正正,有力潇洒,字如其人”对于搞小动作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表扬:“你刚才听讲认真,!坚持住!”对于作业拖拉的学生,可以对全班同学评价他们:“老师从来不敢小瞧他们,他们慢是因为写得特别认真。”
一个宽容大度的教师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来面对学生,那一切优点和缺点都是可爱的。实践也证明,一个会赞美、会批评学生的老师,他的学生会更喜欢、更信赖、更忠实老师,学生在学习上会更上进、更积极、更自觉。
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
确实,一个严谨、幽默、严肃、宽容……多重人格魅力的教师,他所在的课堂必定会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松”“紧”有度的节奏,“教”“学”有量的内容,“赞”“贬”有昧的氛围打造出了“高效低耗”的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老师怎么和学生说话
[2]孟令全.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老师怎么和学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