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科本身内容,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原因,也有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原因。但根本都是再某些主客观条件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障碍,使思维无法拓展下去,造成物理学习困难。克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推行素质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有限的水平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
一、错误的生活经验,造成思维障碍
由于物理现象的普遍性,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头脑已经有了大量由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学习物理时,生活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常常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造成一种思维上的障碍,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如不少的初中学生认为在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前面和后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当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时,开关断开,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若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后面时,开关断开了,学生把电流想成完全和水流具有同样的性质了,误以为用电器还有电流通过。这些同学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又回到了生活经验中去,不能根据物理概念进行正确的思维。
为了克服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对建立正确物理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排除错误的观念;在分析问题时,要强调学生把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切忌只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凭感觉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物理概念、规律的要点和本质教学,培养学生逐步进行推理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习惯思维定势,造成思维障碍
在建立物理概念的时候,定势的心理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往往会成为一种思维障碍。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问“如果把一杯冷水浸在沸腾的开水中,让杯子四周都很好地与开水接触,当不断给开水锅加热,杯中的水能不能沸腾?”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能够沸腾。他们的想法只是根据热传递,开水将不断把热量传给杯中的冷水,而开水又不断地被加热,保持在100℃,当时间足够长,杯中的水必然升到100℃而沸腾。当我继续追问他们,水沸腾时需不需吸热?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那么此时谁把热量提供给杯中的水?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接着问他们明明知道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在分析问题时为什么又没有考虑到呢?他们说一问到水的沸腾,我们想的是水温能不能达到100℃而没有去思考其他的因素。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深刻地发现定势的心理因素,对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重视思维习惯的培养,在解题过程,要深入透切地分析。课堂上,教师还要多用提出一些灵活多变的问题训练,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三、片面性思维理解,造成思维障碍
片面性思维障碍是指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能全面分析物理问题,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而草率地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障碍。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片面地去分析物理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思維障碍,影响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曾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把体积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投入水中,静止后,哪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有一半同学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他们解释问题的依据是因为木块浮在水面,而石块沉在水底,所以木块的浮力较大。他们错误的原因是片面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没有搞清物体的浮沉是由自身的浮力跟重力的关系决定。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这些同学的依据是他们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出浮力大小相等,他们错误的原因: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只其实问道盲目运用浮力公式,忽视了木块浮出水面后V排是变小的。尽管这类物理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能全面地、系统地理解好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就会事半功倍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深入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设计成一份好的教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通过知识的归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数学形式代替物理思维,造成思维障碍
在学习物理过程,有不少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只是从数学角度片面地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而忽视了物理量本身的内在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导致了思维方向上的障碍。如物理学中常用比来定义物理概念,初中密度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建立起来的,并得到了密度的表达式ρ=m/v。学生在理解密度公式时就常常机械地搬用数学知识。很多学生认为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这是用数学方法理解物理概念,忽视了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公式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进行理解,不能只凭数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为了最大程度消除学生这种错误地运用数学思维的障碍,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搞清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更深入地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物理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物理学习思维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作为物理教师,除了设计好课堂教学之余,更应重视深入去分析学生学习物理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指导学生如何克服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陶.哈斯巴根.物理与物理教学改革[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4]何维杰,欧阳玉.物理学思想史与方法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9).
一、错误的生活经验,造成思维障碍
由于物理现象的普遍性,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头脑已经有了大量由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学习物理时,生活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常常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造成一种思维上的障碍,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如不少的初中学生认为在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前面和后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当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时,开关断开,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若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后面时,开关断开了,学生把电流想成完全和水流具有同样的性质了,误以为用电器还有电流通过。这些同学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又回到了生活经验中去,不能根据物理概念进行正确的思维。
为了克服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对建立正确物理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排除错误的观念;在分析问题时,要强调学生把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切忌只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凭感觉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物理概念、规律的要点和本质教学,培养学生逐步进行推理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习惯思维定势,造成思维障碍
在建立物理概念的时候,定势的心理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往往会成为一种思维障碍。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问“如果把一杯冷水浸在沸腾的开水中,让杯子四周都很好地与开水接触,当不断给开水锅加热,杯中的水能不能沸腾?”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能够沸腾。他们的想法只是根据热传递,开水将不断把热量传给杯中的冷水,而开水又不断地被加热,保持在100℃,当时间足够长,杯中的水必然升到100℃而沸腾。当我继续追问他们,水沸腾时需不需吸热?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那么此时谁把热量提供给杯中的水?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接着问他们明明知道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在分析问题时为什么又没有考虑到呢?他们说一问到水的沸腾,我们想的是水温能不能达到100℃而没有去思考其他的因素。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深刻地发现定势的心理因素,对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重视思维习惯的培养,在解题过程,要深入透切地分析。课堂上,教师还要多用提出一些灵活多变的问题训练,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三、片面性思维理解,造成思维障碍
片面性思维障碍是指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能全面分析物理问题,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而草率地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障碍。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片面地去分析物理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思維障碍,影响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曾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把体积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投入水中,静止后,哪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有一半同学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他们解释问题的依据是因为木块浮在水面,而石块沉在水底,所以木块的浮力较大。他们错误的原因是片面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没有搞清物体的浮沉是由自身的浮力跟重力的关系决定。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这些同学的依据是他们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出浮力大小相等,他们错误的原因: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只其实问道盲目运用浮力公式,忽视了木块浮出水面后V排是变小的。尽管这类物理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能全面地、系统地理解好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就会事半功倍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深入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设计成一份好的教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通过知识的归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数学形式代替物理思维,造成思维障碍
在学习物理过程,有不少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只是从数学角度片面地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而忽视了物理量本身的内在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导致了思维方向上的障碍。如物理学中常用比来定义物理概念,初中密度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建立起来的,并得到了密度的表达式ρ=m/v。学生在理解密度公式时就常常机械地搬用数学知识。很多学生认为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这是用数学方法理解物理概念,忽视了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公式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进行理解,不能只凭数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为了最大程度消除学生这种错误地运用数学思维的障碍,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搞清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更深入地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物理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物理学习思维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作为物理教师,除了设计好课堂教学之余,更应重视深入去分析学生学习物理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指导学生如何克服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陶.哈斯巴根.物理与物理教学改革[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4]何维杰,欧阳玉.物理学思想史与方法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