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市场狂欢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悄然之间,国学这门学问,已经化身成为一门无所不包的生意。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讲座所引发的国学热,造就了一大批国学大师和追随者,国学的生意也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随处可见。
  出版界创下的奇迹
  2006年“十一”期间,于丹开讲《〈论语〉心得》,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竟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国学热。
  于丹后来回忆说,她本来以为这只是帮万卫老师一个忙。这个万卫老师,即《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他听说于丹读过《论语》,便想到了找于丹来主讲。本来,于丹是拒绝的,但经不住万卫一直劝说,她就来央视录节目了,完全是试一试的心态。于丹一上来开口就说,哗啦啦讲完了一节内容。说完之后大家都鼓掌,问:“于老师,你下次还来吗?”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于丹一夜爆红,被视为“国学超女”。
  那时于丹有多红,她自己其实并没有感觉。当年11月底,中关村图书大厦与中华书局联合举办《于丹<论语>心得》新书签售会,于丹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并现场交流。那天于丹去中关村,望见一堆堆的人,路都堵死了,于丹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她心想,“我怎么赶上一个出事的时候上这儿来呢?给我耽误了怎么办?”却万万没想到,这个“惹事的”就是她自己。最后,热情的读者堵得她只能坐货梯上楼,这一天,她就创下了9个小时签售12600本的记录。
  于丹一上来就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打破了学术书与畅销书无缘的魔咒。当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仅次于易中天排名第二。到了2007年,更是力压易中天《品三国》(上、下),拿下榜首。在2007年作家富豪榜上,于丹以1060万的版税收入排名第二,仅次于郭敬明。相比之下,《百家讲坛》一集节目几百块的酬劳,就太微不足道了。
  但没有了《百家讲坛》,就不会有如今家喻户晓的于丹。事实上,《百家讲坛》堪称是学术明星的造星工厂,前有阎崇年、纪连海、易中天,后有钱文忠、袁腾飞、马未都,他们把那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讲得通俗易懂,正好满足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似懂非懂的好奇心。而国学,由一门单纯的学问变成一股社会热潮。《百家讲坛》捧红的学术明星,也被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对此,很多人是拒绝的。比如易中天,他不主张讲“国学”这个词,因为国学是学术,跟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回事,“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还有钱文忠,他说,“我们原来把国学一脚踩到底,后来又把国学捧上天,其实这都是不对的。现在有一种可怕现象,就是一种热潮一旦出现,马上就会变成生意……”
  首先,这是出版社的生意。以中华书局为例,本来作为一个带有学术意味的出版机构,脱离了计划经济,想走上市场难免有些困境,一度负债经营,举步维艰。2004年,他们忽然发现了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的讲座,觉得不错就联系阎崇年出书,便有了《正说清朝十二帝》。虽是“正说”,但做出来还是通俗类读物,印了5000册,但没想到在地坛书市上5天就卖完了。这就是商机。中华书局很快做了一系列的“正说历史”书系,市场反馈良好。而中华书局也打赢了“翻身仗”:现金流也开始转正,发货量也首次突破了1亿码洋,成为了中国排名前列的出版社。到了2006年,中华书局更是有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两大爆款,在出版界的地位不可动摇。
  成了培训、讲座的“成功学”
  于丹火了,最“不开心”的恐怕就是台湾地区的国学大师傅佩荣。本来,《百家讲坛》计划讲《论语》的节目,是于丹7集,傅佩荣30集,每一集的题目都定好了。但于丹一上镜就轰动了全国,结果央视就取消了傅佩荣的《论语》档期,直接跟他说,“你不用讲了。”错过这波热潮,傅佩荣就成了大众眼中的“台湾版于丹”。
  对于这个称号,傅佩荣是很介意的。毕竟他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是成名已久的国学大师。关于于丹,傅佩荣的评价是,“只能说于丹的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征服了观众。而从真正意义上讲,于丹对于国学只是个欣赏者,并不是个研究者。”而傅佩荣所倡导的国学研究分三步:推广普及,深入经典,改变生活。他认为于丹只做到了第一步,书也只是心灵鸡汤。而他,至少是在研究了400多条《论语》注释后,才开始讲《论语》的。
  虽然如此,但是有段时间,他的书要靠“撞车”于丹的方式来卖——傅佩荣的《〈论语〉的智慧》,被书商改作《〈论语〉心得》。于丹再出一本《庄子心得》,书商就把傅佩荣的《向庄子请益》改成《庄子心得》。这么搞很“山寨”,傅佩荣也很无奈,因为他很早就跟这个书商签了版权合同,所有著作都交由对方处理。国学热这么一兴起,他就吃了大亏,不仅书名被改,版税收入也损失不少。直到2011年他才“收复失地”,改变之前自己的著作出版混乱的局面,重新跟大陆出版社谈合作,提高版税收入。并且这一次,宣传口径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与于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国学大师区分开,他开始强调自己的学者身份。而这也是他的国学研究迈出的第二步——之前是推广普及,告诉大家国学里有好东西。现在则是深入经典,让大家直接去看原典,简单来说就是把文言文翻译成非常清楚的白话。
  不过,虽然傅佩荣这些年损失了不少版税,但挣钱的路子,显然不止是卖书这么一条。像他这样的知名作家,各地演讲的邀约是很多的,大部分都是商业活动,单次出场费能达到6位数。国学越热,邀约越多。
  而他的演讲,最受欢迎的就是讲《易经》的内容。这也容易理解,《易经》所涉及的命理和风水,在国人眼中都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傅佩荣每次讲《易经》,最后还要用半个小时占卦。讲了这么多场,场场爆满。
  类似的演讲,广泛存在于各大MBA、EMBA、DBA(工商管理博士)、总裁研修班、卓越领导力培训班中。在这里,国学化身为“成功学”,国学大师化身为成功学大师。像傅佩荣,除了讲《易经》,还要开《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老子智慧与企业管理》的课。其他的“大师”们,说的就完全是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了。比如翟鸿燊,被誉为“中国当今最具价值的教育、训练专家”,身为“美国国家大学客座教授”的他,主讲的课程包括《国学应用智慧》《企业家十大修炼》《七日禅修功德班》《国学养生》等,据说他一年至少可以有几百万的收入,有的时候一堂课就收30万元。   而有“最成功的培训大师”之称的刘一秒,还要神奇些。他的《全员生发智慧系统》课程,据说可以让上完课的企业团队,做到老板有境界,核心团队有境界,员工有境界,用全身心的爱来对待公司。这样一堂培训课,学生可以多达几百上千人,一个人收一千,也是个天文数字。
  这么利用国学来玩培训,乍一看已经有点传销的意味了。事实上,还真有传销分子利用国学来洗脑的。比如此前在合肥的传销窝点,就收缴了不少《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传销分子通过这些典籍来传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上面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要积极,不然就是不懂得尊卑上下。”
  少儿的国学“市场”
  无论是书籍还是培训课,沾了国学就能大卖。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精明的商人简直是发现了无数商机。甚至还有人还专门做起了“国学包装商”,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广州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因为招生不理想,所以经营不善,短短3年就转让了8次。后来园方花了2万元找来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对幼儿园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以国学作为办园的主题——《弟子规》全文布满了一面墙,楼梯上的台阶上写有成语典故,办公室挂着《礼运大同篇》和《感恩词》。就这样,这家幼儿园变身“国学幼儿园”,招生数量翻番,起死回生。
  然而,这个“国学包装商”公司提供的服务,还不仅仅是中式风格的装修。他们还提供了一系列课程设计和相应教材。但这不是免费服务,家长们每学期要多交165元国学课费用,其中一半就被公司收走了。
  比“国学幼儿园”更流行的,是“少儿读经班”,一般开设有全托班、半托班、兴趣班、家长亲子班等,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孝经》《论语》等。这些读经班,学费有高有低,教材也是五花八门,师资良莠不齐,坚持下来的学生其实不多。
  真正成“体系”的国学教育,还要靠那些全日制的读经学堂。在这些学堂学国学,目标非常单纯,那就是赶快包完三十万字,以图升入文礼书院。
  这里的“包”,即“包本”,包本背诵,一本大概是2到3万字。每背诵5千字,学生有一次犯错的机会,再犯错就包本失败。可以想象,这样背完30万字有多么难,可能比考北大、清华还难。所以说,文礼书院就是这些读经学生的北大、清华。
  文礼书院的创办者,即台湾省的国学大师王财贵。而这整套读经体系,也是他的发明。他的理论是“老实、大量读经”,即是只背经,不求甚解。他认为这么读经最好操作,效果最好,最能培养圣贤——儿童记忆力强,理解力弱,应当趁13岁前尽量多地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只要打下了经典的基础,孩子的理解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加强,其他知识一学就会,数理化根本不用教。
  这个理论,可谓是通俗易懂,也说服了一些家长把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送到了读经学堂。读经学堂门槛不高,有房子有老师,就够了。这就成了一种可复制的连锁模式。不少家长在学堂陪读一阵儿,自己回去就开班。
  开学堂,挣的自然就是学生交来的学费。每个学生每个月一般要交2000元左右,所以想多挣钱,就要多招学生。而招徕学生的最大法宝,其实和一般的初中、高中一样,都是看升学率。但相比应试教育,读经显然就更简单粗暴了,背不会就会动用戒尺、蹲马步等“适当的惩罚”,直到背完30万字,考入文礼书院。据称,现在已经有2500个孩子在等待进入这个书院了。
  但问题在于,这个书院还没修好。截至今年8月中旬,书院的建设工程还没动工,上课用的教室和学生宿舍都是租来的房子。
  王财贵宣称,要耗资10亿元,在2020年建成10万平米的书院。但建设资金却没什么着落,只能靠各方“资助”。有的读经教育支持者会在朋友圈发动募款,筹集启动资金。而文礼书院招生时,也会让学生捐助一笔建校费。当然,各地读经学堂和学生家长才是捐助的主力军。据王财贵说,目前只筹集到了两千万。所以,他现在正在等待“有心、有见识”的企业家。
  不过,考进文礼书院,究竟是学什么呢?王财贵说,学生入校后由他亲自授课,授课十年到二十年,目标是培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大才。
  但实际情况是,学生还是在全天机械性地背书,完全成了复读机。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根本不需要老师。在一本经典背诵教材的序言中,编者就明言:最好的读经老师不是人,而是复读机,或者会按下复读机开关按钮的人。然而颇为讽刺的是,王财贵的生意,也包括卖复读机,一台售价高达2680元。这门生意,显然做大了。
其他文献
传奇人物牟其中9月刑满释放,计划第三次创业,起步目标定为千亿级。起于草莽,三陷牢狱,牟其中既创造了商业神话,又制造了商业骗局。如今75岁高龄,他却放言还可再干20年。此番民间对这个资本狂人的关注和热议,有别于他最后一次入狱前的是是非非,而是多了对其个人前途的猜想,以及对巨商成败得失的感叹和唏嘘。  反观历史上那些巨商,他们的商业版图和人生命途相互咬合,路线清晰,是非成败早已盖棺论定,经验已多被后继
期刊
台湾地区有位“国学大师”王财贵,他在岛内混得并不如意,但在大陆倡导的国学教育却颇受一些年轻父母的追捧,他宣称要培养“贯通中西的圣贤”,即让儿童在与现代知识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反复背诵古代典籍。这种“国学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但不久后有媒体便指其“利用国学招牌发财”,引得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时间踌躇不前。但这似乎也没有绊住王大师前进的脚步——传来的最新消息是,王财贵宣布要斥资12亿办一个“万人
期刊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地处西南,远离中原政权的政治中心,但它却一直是“中心”般的存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是西南地区最繁华城市,也是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分中心之一,从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说,它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城市之一。  依据考古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而现在,金沙处于成都市
期刊
如今,“国学”成为了一个热词,但是一百个人的口中,就可能有一百种国学: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看到孩子在背《弟子规》,他会以为那就是国学;在国学大师王财贵那里,“国学”可能更多是意味着一种生意。那么,当我们谈论国学时,到底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国学大师”的时候,又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  一个从日本人那里借来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又称“
期刊
二战期间,被墨索里尼拉入伙的菲亚特,开始从生产汽车,转向生产坦克、飞机、大炮等等武器。受制于可获得的资源,以及技术工艺水平,这些武器之中实在难以找出几样“精良”之作,不同于如今旗下名牌汇集的境况。  当二战烽火燃起,众多德国名企都被捆绑于纳粹战车上时,同为法西斯阵营的意大利又岂能例外?而在被法西斯“领袖” 墨索里尼强征的企业中,就有一个熟悉的名字—— 菲亚特。  战争之财  菲亚特一称来自于该公司
期刊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顾维钧在感情经历上可称丰富,他的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四个女人串联起他传奇的一生……  此君的回忆录,13 卷本,600 万字,写了十七年。  他曾先后担任过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美国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他被称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 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巴黎和会,拒签不公正的条约,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为之震惊。  他十二岁被
期刊
几百年来,有无数诗人、作家、画家对这里一见钟情,然后都像歌德一样“将心遗忘在海德堡”。这个德国最美丽的城市,让人感受到她洒脱不羁的浪漫。无怪乎歌德会在古桥畔惊叹:“我在这里所看见的,真是个美丽的新世界啊!”  海德堡地处浅丘,中间是静静流淌的莱茵河,河的两旁便是渐起的山丘,古堡就在山丘的高处,视线极为开阔,直面莱茵河和对面的大片山丘。这是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千年古堡,粗看上去应该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产物,
期刊
古代,虽然读书人所受的教育内容都是“国学”,但是毫无疑问,那时并没有如今意义上的国学概念。孔子忧心忡忡地向弟子传授知识,他是希望这些知识能够有用,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为当时的帝王聘用,并进而贯彻他的价值观。“国学”从来就和教育密不可分。在传统社会,“国学”就是教育的全部,不管是在“官学”还是“书院”,所学的都是同一种学问,这种教育模式一直到1905年才宣告终结——有意思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
期刊
日本与英国都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岛国,他们之间有着某些相似的地缘特点,又有着不同的历史轨迹。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究竟是哪些因素让此二国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如果地球是个家庭,日本和英国是家庭中的两个孩子的话,那么他们一开始真挺像:都是位于大陆的边缘的岛国;两国文明起步都相对较晚;资源都不算丰富,而日本更贫瘠一些;甚至国土面积都差得不算太多。  经过漫长的岁月,“成年”之后的他们也有些相像:两国
期刊
苏格兰的上层人物,事实上也是倾向于合并。这些“食肉者”深知以苏格兰贫弱的国力,要同英格兰对抗那是死路一条,给法国当打手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最有前途的路,是在平等基础上同英格兰合并。在“达连计划”失败后大约两年,谈判就开始了。  近年屡有“苏格兰谋求独立”之新闻见诸报端,引得许多人大为疑惑,苏格兰不是英国的一部分吗?好好的为什么要闹分家?这里面有一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故事:当年,苏格兰曾经进军中美洲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