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充分关注。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习惯是从实践
里养成的,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说,用一个字,用
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这
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这些方面都得下功夫,都得养成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充分关注。
一、培养全面细致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目前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几乎成了通病。其实这与小学生观察笼统、模糊心理特点有关。因此,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对生活的敏感性。小学低年级主要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按照空间上的远近、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观察的能力。到了中年级就应引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场面、动植物的外部形式或参观游览等比较复杂的环境。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观察的目的、认识的实际需要、事物的特点、观察的角度确定观察顺序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会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顺序的方法。
1.培养思考性观察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感性认识的阶段。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利于写好作文。赞可夫指出,学生只有在深刻认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头脑中形成所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条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要在观察事物“是什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层层深入,寻找事物的本质。从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出爸爸深夜工作的艰辛从干净整洁的街道看出清洁工的辛劳和人们文明意识的提高,从新绿萌发,燕子南归感受到将春回大地。这样使学生从表面观察中走出来,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从形象直观中把握本质规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编写观察提纲的习惯
在起步阶段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在作文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拟写观察提纲,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写观察提纲,就是把观察的要求,对象,重点和步骤等,综合为几条带提示性的意见。但是,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观察任务和拟写观察提纲的能力。例如,班级要组织一次钉纽扣比赛,事先可以布置观察提纲:①比赛前大家做了哪些准备,心情怎么样。②比赛开始时大家心情怎么样。③比赛中某一同学是怎么穿针、打结、钉扣子的细节。④比赛结果怎么样大家表情如何。通过提纲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不仅要观察活动的过程,也要注意活动中人物的表现,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活动,还要注意同学,老师的动作和表情等,使观察更加全面,有序。
二、培养随时积累素材的习惯
受年龄及心理条件的影响,三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接受快,遗忘得也快。让他们把大量的生活信息在大脑里比较稳定地积累起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生活情境、丰富头脑表象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作文素材库存,到写作文时就可随时选取。再在星期天对所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优化,归类。挑其中两三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或最感兴趣的事,作一此回忆与联想,加上“事情的经过”、“人物言行’,、“个人感受”等元素,把这些素材記得明白些、详细些。一段时间下来,再对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进行分类。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必然能建立起丰富的生活素材库,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内容。
三、培养交流修改作文的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中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培养主动修改习作的习惯,是课程标准的精神,也是时代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怎么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呢?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讲,重在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一开始要求不能过高,形式尽量多样,要注重培养修改的兴趣,使他们能持之以恒并逐步提高。笔者认为培养起步阶段学生的自我修改习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自评自改,赏析激励。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只有写出来的习作被肯定,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起他们积极修改的热情。而学生也最希望能通过交流展示自己作文的得意之处。因此,在自评自改的过程中自我圈画就是能触及学生需要的一种批改方法。二是自我圈改法就是在每次习作时,让学生用红笔圈划出作文中用得比较好的词句。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划出。一个好词的运用加一分,一个好句的出现则加两分。并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时与大家分享。老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整体评价,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为鼓励学生修改习作,自我发展。
结语:
总之,起步阶段作文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策略,培养学生细观察、勤积累和多修改的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引导孩子走好写作道路的第一步,为今后写作水平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丽娜 . 谈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创新教 育 [J].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2011,S1:221-222.
[2] 徐桂兰 . 用新的理念抓好起步训练——谈小学生低年级作文教学 [J]. 学周刊 ,2013,35:72.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习惯是从实践
里养成的,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说,用一个字,用
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这
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这些方面都得下功夫,都得养成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充分关注。
一、培养全面细致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目前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几乎成了通病。其实这与小学生观察笼统、模糊心理特点有关。因此,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对生活的敏感性。小学低年级主要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按照空间上的远近、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观察的能力。到了中年级就应引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场面、动植物的外部形式或参观游览等比较复杂的环境。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观察的目的、认识的实际需要、事物的特点、观察的角度确定观察顺序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会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顺序的方法。
1.培养思考性观察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感性认识的阶段。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利于写好作文。赞可夫指出,学生只有在深刻认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头脑中形成所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条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要在观察事物“是什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层层深入,寻找事物的本质。从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出爸爸深夜工作的艰辛从干净整洁的街道看出清洁工的辛劳和人们文明意识的提高,从新绿萌发,燕子南归感受到将春回大地。这样使学生从表面观察中走出来,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从形象直观中把握本质规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编写观察提纲的习惯
在起步阶段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在作文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拟写观察提纲,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写观察提纲,就是把观察的要求,对象,重点和步骤等,综合为几条带提示性的意见。但是,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观察任务和拟写观察提纲的能力。例如,班级要组织一次钉纽扣比赛,事先可以布置观察提纲:①比赛前大家做了哪些准备,心情怎么样。②比赛开始时大家心情怎么样。③比赛中某一同学是怎么穿针、打结、钉扣子的细节。④比赛结果怎么样大家表情如何。通过提纲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不仅要观察活动的过程,也要注意活动中人物的表现,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活动,还要注意同学,老师的动作和表情等,使观察更加全面,有序。
二、培养随时积累素材的习惯
受年龄及心理条件的影响,三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接受快,遗忘得也快。让他们把大量的生活信息在大脑里比较稳定地积累起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生活情境、丰富头脑表象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作文素材库存,到写作文时就可随时选取。再在星期天对所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优化,归类。挑其中两三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或最感兴趣的事,作一此回忆与联想,加上“事情的经过”、“人物言行’,、“个人感受”等元素,把这些素材記得明白些、详细些。一段时间下来,再对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进行分类。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必然能建立起丰富的生活素材库,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内容。
三、培养交流修改作文的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中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培养主动修改习作的习惯,是课程标准的精神,也是时代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怎么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呢?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讲,重在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一开始要求不能过高,形式尽量多样,要注重培养修改的兴趣,使他们能持之以恒并逐步提高。笔者认为培养起步阶段学生的自我修改习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自评自改,赏析激励。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只有写出来的习作被肯定,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起他们积极修改的热情。而学生也最希望能通过交流展示自己作文的得意之处。因此,在自评自改的过程中自我圈画就是能触及学生需要的一种批改方法。二是自我圈改法就是在每次习作时,让学生用红笔圈划出作文中用得比较好的词句。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划出。一个好词的运用加一分,一个好句的出现则加两分。并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时与大家分享。老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整体评价,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为鼓励学生修改习作,自我发展。
结语:
总之,起步阶段作文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策略,培养学生细观察、勤积累和多修改的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引导孩子走好写作道路的第一步,为今后写作水平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丽娜 . 谈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创新教 育 [J].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2011,S1:221-222.
[2] 徐桂兰 . 用新的理念抓好起步训练——谈小学生低年级作文教学 [J]. 学周刊 ,2013,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