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尚未形成
大多数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接受。为了改变教学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技能。学校、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教师有关新课改方面的培训。从两方面入手使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并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以此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二、新型学习方式下的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师不能占满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这些道理教师们都能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在转换角色时,把以往的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他们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于是课堂由“一言堂”一下变为了“大放羊”,教师在课内是旁观者,是陪客,不能过多干涉,课堂秩序乱了,学生思维乱了,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结论,教师也不过问,有时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课堂完全放开,一些人认为这才是课堂的“开放”。 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教师在教学总体上是要引导学生走的,只是可以适度放松,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罢了。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其主导性。
三、新课程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
新一轮课改要追求理想课程,但我们首先追求的是方向的正确,是对理念、策略的正确把握。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课标应该承担这个任务。它是指导性的、方向性的。方向对了,路就走不错走不歪。基础差,起点低,哪怕慢一点,总有抵达目的的一天。何况我们追求理想课程,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新课改不一定要求各个环节都建立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的。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我们自身的恰当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若实在是低起点,我们就可以低切入,因地制宜,各取所需。新课程给了我们地方、学校、教师从实际出发的充分发展的空间,我们也就不需要在课改中进行整齐划一的改革和确定完全相同的教学目标。
四、积累、感悟与分析、训练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却对分析、训练要求不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有其道理,但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语言积累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均较缺乏,单纯地去“悟”,去“品”,恐怕不会有多大效果。有迷惑地读一百遍,可能不及教师画龙点睛地点拨“分析”一遍豁然开朗吧。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适度地点拨、分析、指导,应该是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另外,教学中片面地回避训练有失妥当。新课程的课堂中,许多教师不敢抓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都回避,较多的精力用在空“悟”上,学生和教师都反映下课后没有收获。课后基本上没有作业。这在当前是较普遍的情况。我们知道,各种语文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的,缺乏必要的训练只会使语文素养薄弱,不可能得以提高。语文课该“分析”时就大胆地去分析,该“训练”时就坚决地去训练,当然不是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
五、课程内容的多元、发散与规范性问题
阅读教学中提倡发散与多元,强调学生的自由理解及对独特性、差异性的尊重,对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尤其重要。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但不适用所有材料。有些语言材料,主旨集中、单一,信息明确、具体,理解起来没有多元性,没有什么发散性,就像科普说明文、通讯、人物传记、一般性议论文,绝大部分题的答案也是相对集中的,指向是相对明确的,考生的“发散”极其有限,我们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课以讨论为主,教师为了追求活跃,体现把“过程”交给学生的理念,由学生发表各种意见,以显示语文课对“个性化”、“多元”和“发散”的尊重,这是有失偏颇的。该放时要充分地放,该收时一定要收。一味追求多元而忽视正确的规范和合理的限制,是没有益处的。
六、教材设计存在缺陷
部分教材课程总体设计不当。教材内容的展示出现顺序凌乱,违背了学生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困难。并且新教材大大压缩了必修课时,却未减少内容含量,导致教学时间不足。对于教材设计不当,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调整教材的课节框架结构进行授课,并让课本与其他课程资源向结合。对于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的全、讲的细,同时教师自身也讲的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为了不教”,因此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
七、“课改”要注意与“减负”向结合
新课程着眼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要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东西,而不是教师用多年形成的老标准看新课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对待新教材,甚至用自己假想的考试标准来实施新课程,势必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认识有偏差,而自己认为不够的就总不放心地补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课改”必须要与“减负”向结合。
大多数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接受。为了改变教学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技能。学校、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教师有关新课改方面的培训。从两方面入手使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并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以此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二、新型学习方式下的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师不能占满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这些道理教师们都能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在转换角色时,把以往的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他们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于是课堂由“一言堂”一下变为了“大放羊”,教师在课内是旁观者,是陪客,不能过多干涉,课堂秩序乱了,学生思维乱了,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结论,教师也不过问,有时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课堂完全放开,一些人认为这才是课堂的“开放”。 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教师在教学总体上是要引导学生走的,只是可以适度放松,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罢了。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其主导性。
三、新课程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
新一轮课改要追求理想课程,但我们首先追求的是方向的正确,是对理念、策略的正确把握。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课标应该承担这个任务。它是指导性的、方向性的。方向对了,路就走不错走不歪。基础差,起点低,哪怕慢一点,总有抵达目的的一天。何况我们追求理想课程,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新课改不一定要求各个环节都建立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的。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我们自身的恰当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若实在是低起点,我们就可以低切入,因地制宜,各取所需。新课程给了我们地方、学校、教师从实际出发的充分发展的空间,我们也就不需要在课改中进行整齐划一的改革和确定完全相同的教学目标。
四、积累、感悟与分析、训练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却对分析、训练要求不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有其道理,但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语言积累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均较缺乏,单纯地去“悟”,去“品”,恐怕不会有多大效果。有迷惑地读一百遍,可能不及教师画龙点睛地点拨“分析”一遍豁然开朗吧。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适度地点拨、分析、指导,应该是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另外,教学中片面地回避训练有失妥当。新课程的课堂中,许多教师不敢抓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都回避,较多的精力用在空“悟”上,学生和教师都反映下课后没有收获。课后基本上没有作业。这在当前是较普遍的情况。我们知道,各种语文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的,缺乏必要的训练只会使语文素养薄弱,不可能得以提高。语文课该“分析”时就大胆地去分析,该“训练”时就坚决地去训练,当然不是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
五、课程内容的多元、发散与规范性问题
阅读教学中提倡发散与多元,强调学生的自由理解及对独特性、差异性的尊重,对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尤其重要。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但不适用所有材料。有些语言材料,主旨集中、单一,信息明确、具体,理解起来没有多元性,没有什么发散性,就像科普说明文、通讯、人物传记、一般性议论文,绝大部分题的答案也是相对集中的,指向是相对明确的,考生的“发散”极其有限,我们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课以讨论为主,教师为了追求活跃,体现把“过程”交给学生的理念,由学生发表各种意见,以显示语文课对“个性化”、“多元”和“发散”的尊重,这是有失偏颇的。该放时要充分地放,该收时一定要收。一味追求多元而忽视正确的规范和合理的限制,是没有益处的。
六、教材设计存在缺陷
部分教材课程总体设计不当。教材内容的展示出现顺序凌乱,违背了学生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困难。并且新教材大大压缩了必修课时,却未减少内容含量,导致教学时间不足。对于教材设计不当,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调整教材的课节框架结构进行授课,并让课本与其他课程资源向结合。对于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的全、讲的细,同时教师自身也讲的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为了不教”,因此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
七、“课改”要注意与“减负”向结合
新课程着眼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要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东西,而不是教师用多年形成的老标准看新课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对待新教材,甚至用自己假想的考试标准来实施新课程,势必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认识有偏差,而自己认为不够的就总不放心地补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课改”必须要与“减负”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