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的,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呢?
1 以学生为本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 以实现三维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有效探究活动至少要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3 以生活实际为载体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如:例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1个柚子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质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学“认识米、厘米”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米、厘米的具体长度,我就地取材,拿出数学课本,指出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接着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大约是1米1厘米长的物体。最后,我拿出橡皮擦、小刀、铅笔等等让学生估计其长度,又让学生估计教室门、黑板的长度。在估计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物体长的用“厘米”作单位不合适,应该用“米”作单位,而物体短的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4 以合适的问题入手,提高探究有效性。
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探索规律的问题,或是数的规律、或是形的规律,这样的问题也是适合小学生来探究的,因为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进行比较,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圆的面积”的探究过程中就蕴含着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又如: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否需要体验和探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它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情景当中来。从我们的现在教材编写来看,比较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是通过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的。在教材中,首先是让学生分步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列出一个综合算式来。通过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然后研究这样的两步如何用综合算式来写,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再对比分步计算的顺序、计算的方法,我想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就不是很困难了,这里仍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来探究,如果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迁移,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组织学生来探究。所以在实际的把握中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然,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探究,还要看这些内容本身的数学价值和它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为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这个问题是不是适合学生去探究。尽管有些数学问题很有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难度过大的话,那也比较难让学生独立探究。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来完成。
总之,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所用的策略进行反思,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不断地反思、提炼和整合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解决问题达到最优化,产生最佳的效果,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灵动的课堂。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的,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呢?
1 以学生为本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 以实现三维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有效探究活动至少要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3 以生活实际为载体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如:例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1个柚子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质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学“认识米、厘米”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米、厘米的具体长度,我就地取材,拿出数学课本,指出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接着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大约是1米1厘米长的物体。最后,我拿出橡皮擦、小刀、铅笔等等让学生估计其长度,又让学生估计教室门、黑板的长度。在估计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物体长的用“厘米”作单位不合适,应该用“米”作单位,而物体短的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4 以合适的问题入手,提高探究有效性。
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探索规律的问题,或是数的规律、或是形的规律,这样的问题也是适合小学生来探究的,因为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进行比较,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圆的面积”的探究过程中就蕴含着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又如: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否需要体验和探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它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情景当中来。从我们的现在教材编写来看,比较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是通过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的。在教材中,首先是让学生分步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列出一个综合算式来。通过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然后研究这样的两步如何用综合算式来写,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再对比分步计算的顺序、计算的方法,我想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就不是很困难了,这里仍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来探究,如果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迁移,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组织学生来探究。所以在实际的把握中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然,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探究,还要看这些内容本身的数学价值和它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为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这个问题是不是适合学生去探究。尽管有些数学问题很有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难度过大的话,那也比较难让学生独立探究。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来完成。
总之,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所用的策略进行反思,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不断地反思、提炼和整合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解决问题达到最优化,产生最佳的效果,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灵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