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的,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呢?
  1 以学生为本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 以实现三维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有效探究活动至少要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3 以生活实际为载体进行有效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如:例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1个柚子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质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学“认识米、厘米”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米、厘米的具体长度,我就地取材,拿出数学课本,指出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接着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大约是1米1厘米长的物体。最后,我拿出橡皮擦、小刀、铅笔等等让学生估计其长度,又让学生估计教室门、黑板的长度。在估计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物体长的用“厘米”作单位不合适,应该用“米”作单位,而物体短的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4 以合适的问题入手,提高探究有效性。
  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探索规律的问题,或是数的规律、或是形的规律,这样的问题也是适合小学生来探究的,因为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进行比较,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圆的面积”的探究过程中就蕴含着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又如: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否需要体验和探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它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情景当中来。从我们的现在教材编写来看,比较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是通过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的。在教材中,首先是让学生分步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列出一个综合算式来。通过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然后研究这样的两步如何用综合算式来写,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再对比分步计算的顺序、计算的方法,我想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就不是很困难了,这里仍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来探究,如果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迁移,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组织学生来探究。所以在实际的把握中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然,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探究,还要看这些内容本身的数学价值和它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为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这个问题是不是适合学生去探究。尽管有些数学问题很有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难度过大的话,那也比较难让学生独立探究。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来完成。
  总之,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所用的策略进行反思,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不断地反思、提炼和整合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解决问题达到最优化,产生最佳的效果,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灵动的课堂。
其他文献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注定了数学阅读具备了不同于其它学科的阅读。一些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数学很难把握,我们以为这是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的。数学是一门语言,它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但其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既然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阅读自然应运而生。由于在阅读中语
期刊
目前,对于大多数区域家电零售企业而言,做电子商务不能把目标锁定在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平台上,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价值所在: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客户宣传与会员忠
【摘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使教学课堂活跃,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
本文应用稀释法研究了胶州湾一年三个典型站位和八大峡围隔实验中细胞外源的,细胞内源的及通过异养生物再矿化的营养盐库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和限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湾外,各个
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简称MLP)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产生严重危害的转主寄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危害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种等多种杨树。该菌繁殖速度快,群体数量大,致病性变异频率高,遗传现象复杂。为深入了解该菌群体分化现状,本研究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6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菌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学习的配角,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被不断销蚀。本文就数学新课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 分组 策略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界定  合作式学习,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
【摘要】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基于这点,我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发展的眼光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乐学 成功体验 创新 小学数学 
期刊
以体长(99.843±2.071mm)、体质量(17.779±0.467g)的1800尾黑鲷同生群幼鱼为实验对象,自制高度60cm、宽度180cm、总长度为540cm,上盖聚乙烯网衣的鱼道作为实验鱼逃逸能力分组装置,并按其长度设置A(0-90cm)、B(90-180cm)、C(180-270cm)、D(270-360cm)、E(360-540cm)5个区段,以冰鲜杂鱼为诱饵,用6个鱼道同时对实验鱼
【摘要】新课标要求,作业评价应在本着张扬数学学科特点的同时,抓住其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性放在核心位置,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作业评价方式,把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作为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灵魂。通过作业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积淀良好的底蕴,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作业批改 评语 中学 数学  作业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