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在市“百节好课”展评活动中,有幸听到了省音乐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的《神奇的打击乐》。这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无论是课的切入点、构思、结尾还是流程都非常新颖、完美!但是有一个细节在我的心里烙下深深地痕迹——这节课请所有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全部用食指“指”着学生。当时的评课者也忽略了这个细节,然而它却像一把隐形的刀刺痛我的心:也许这是无意识的动作、或者是习惯性动作,尽管“兰花指”很美,但她却亵渎对孩子们的尊重!为何不用“请”的手势呢?我全然不知执教者当时的动机。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在目前流行的课堂激励评价行为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1.“早”。即使用物质奖品的时间偏早。研究资料表明,一节课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是最集中的。因此,应把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尽量放在前15分钟进行教学。在后半节课中,学生往往会出现疲劳现象,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随意讲话等不良现象,这时也正是运用物质奖励的最佳时期。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平稳度过疲劳期奠定基础,使后半节课的学习有保障。然而有些教师刚开始上课就奖励给学生“笑脸牌”、“OK牌”等物品,在前半节课大量运用物质奖励,学生一旦到了疲劳期,对物质奖励已失去了新鲜感,必将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滥”。即不加节制地大量使用物质奖品。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回答问题对了发给奖品;唱歌声音响亮了发给奖品;坐得端正了发给奖品;认真听讲了也发给奖品。只见教师满场转,奖品满天飞。殊不知过度地使用物质奖品,至少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1)课堂宝贵时间的流逝;(2)降低表扬的激励功能;(3)使学生产生依赖性。
3.“重”。即使用比较贵重的物品作为物质奖励。一次,在外地参加音乐新课标培训时听了一节《走进新疆》这一课。有一位学生表演新疆舞较出色,教师竟然拿出“价格不菲”的胸花奖励给那位学生。我惊呆了……一方面,使用贵重的物品作为奖品不具有长期使用性,而且学生获得奖品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行为——为“利”而学习。
4.“空”。即教师承诺发给学生奖品却没有兑现。这种情况多半是教师忘记了或奖品用完了,虽然教师是无意的,却将会给学生们造成些伤害。学生如此尊重、信任老师,老师又怎能失信于他们呢?失信于学生就等于失去了威信。使用物质奖励既浪费了执教者准备奖品的时间,又耽误了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既然这些评价行为有如此多的不利因素,那么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笔者认为有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多用拇指,不用食指!”
一、目标赏识:苹果怎么又飞回来了
目标赏识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如笔者在教授歌曲《小袋鼠》时,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三棵树上分别挂着标示Ⅹ 、Ⅹ、Ⅹ一的苹果,还有肚子上分别标示着上述记号的三只小袋鼠),通过“帮小袋鼠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识读节奏并进行评价。在教读以后,点击一个苹果,然后请学生读出节奏并说出应该放到哪一只小袋鼠的肚子里去。如果说对了,苹果就会自己飞回到树上去。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会发出“咦,这苹果怎么又飞回去了呢?谁来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帮小袋鼠把苹果摘下来放进肚子里去呢?”的声音,其教学气氛是可想而知的。
二、典型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典型赏识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落后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暑假开学的第一天上音乐课,上午在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课:全班同学没精神,个个懒洋洋的,一点兴趣都没有。便问他们:“怎么了?新学期应该有新面貌、新起点、新目标!”话音刚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适应!”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下午到另外一个班上课,我一改常态:上课前先是表扬了本班两名同学放弃暑期的休息时间,冒着炎热酷暑刻苦排练舞蹈《小小摄影家》,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艺术节舞蹈比赛获一等奖。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在雷鸣般的掌声渐弱时,我接着说:“我们班是五年级八个班中最棒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喜欢上我们的课,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遵守纪律、聪明、刻苦,老师舍不得批评任何一位同学!”话音刚落,教室里每个同学脸上都露出甜蜜的笑容,十分认真地聆听歌曲、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信任赏识:老师,我真想变成一只白兰鸽
信任赏识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一次,我在执教苏教版第二单元歌曲《白兰鸽》时,当学生欣赏通俗歌手田震演唱的MTV《白兰鸽》时,随即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我在如林的小手中发现一只“发抖”的小手,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立刻请这位平时极少发言的同学起来回答:“老师,我真想变成一只白兰鸽,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孩子,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为什么?”我穷追不舍地问。“我想要自由,我成绩不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双休日爸、妈还让我去补习功课,我太累了……”一席话使我眼睛都模糊了。“孩子,老师非常感谢你,说出了心里话,真了不起,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你会在音乐课中享受到自由、轻松、愉悦的。”我用心回答,他朝我点点头,满意地坐下……
四、自信赏识:学生们心中的之“最”
自信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石。当课尾几分钟结束时,我便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故事,并能用上“最”字展示非凡的自我,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为明天的成长加油鼓劲。这时,一个调皮的男孩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吹口哨了,爸爸都不如我吹得好。”我竖起大拇指:“你真能干!”一个可爱的女孩说:“我是班里唱歌最棒的。”我啧啧赞叹:“真是‘小百灵’。”一个漂亮的女孩说:“我从4岁学跳舞,最喜欢跳舞,多次参加过省、市、区比赛均获一等奖。”“你将来一定能成为舞蹈家。”一个机灵的小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我最喜欢拉小提琴,已经考到六级了。”“你真棒!”“孩子们,谁都有自己之‘最’,谁都有自己的强项,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
当某个学生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我也会用拇指夸他有勇气挑战自我;当学生在课堂上乱哄哄地讲话时,我会静观他们的动态作冷处理,我会为迅速发现我的动机立刻坐正的孩子竖起大拇指;当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主动站起来唱歌,即使唱得有些“跑”调,我都会用拇指夸他对音乐的热情……
1.“早”。即使用物质奖品的时间偏早。研究资料表明,一节课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是最集中的。因此,应把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尽量放在前15分钟进行教学。在后半节课中,学生往往会出现疲劳现象,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随意讲话等不良现象,这时也正是运用物质奖励的最佳时期。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平稳度过疲劳期奠定基础,使后半节课的学习有保障。然而有些教师刚开始上课就奖励给学生“笑脸牌”、“OK牌”等物品,在前半节课大量运用物质奖励,学生一旦到了疲劳期,对物质奖励已失去了新鲜感,必将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滥”。即不加节制地大量使用物质奖品。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回答问题对了发给奖品;唱歌声音响亮了发给奖品;坐得端正了发给奖品;认真听讲了也发给奖品。只见教师满场转,奖品满天飞。殊不知过度地使用物质奖品,至少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1)课堂宝贵时间的流逝;(2)降低表扬的激励功能;(3)使学生产生依赖性。
3.“重”。即使用比较贵重的物品作为物质奖励。一次,在外地参加音乐新课标培训时听了一节《走进新疆》这一课。有一位学生表演新疆舞较出色,教师竟然拿出“价格不菲”的胸花奖励给那位学生。我惊呆了……一方面,使用贵重的物品作为奖品不具有长期使用性,而且学生获得奖品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行为——为“利”而学习。
4.“空”。即教师承诺发给学生奖品却没有兑现。这种情况多半是教师忘记了或奖品用完了,虽然教师是无意的,却将会给学生们造成些伤害。学生如此尊重、信任老师,老师又怎能失信于他们呢?失信于学生就等于失去了威信。使用物质奖励既浪费了执教者准备奖品的时间,又耽误了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既然这些评价行为有如此多的不利因素,那么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笔者认为有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多用拇指,不用食指!”
一、目标赏识:苹果怎么又飞回来了
目标赏识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如笔者在教授歌曲《小袋鼠》时,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三棵树上分别挂着标示Ⅹ 、Ⅹ、Ⅹ一的苹果,还有肚子上分别标示着上述记号的三只小袋鼠),通过“帮小袋鼠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识读节奏并进行评价。在教读以后,点击一个苹果,然后请学生读出节奏并说出应该放到哪一只小袋鼠的肚子里去。如果说对了,苹果就会自己飞回到树上去。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会发出“咦,这苹果怎么又飞回去了呢?谁来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帮小袋鼠把苹果摘下来放进肚子里去呢?”的声音,其教学气氛是可想而知的。
二、典型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典型赏识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落后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暑假开学的第一天上音乐课,上午在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课:全班同学没精神,个个懒洋洋的,一点兴趣都没有。便问他们:“怎么了?新学期应该有新面貌、新起点、新目标!”话音刚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适应!”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下午到另外一个班上课,我一改常态:上课前先是表扬了本班两名同学放弃暑期的休息时间,冒着炎热酷暑刻苦排练舞蹈《小小摄影家》,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艺术节舞蹈比赛获一等奖。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在雷鸣般的掌声渐弱时,我接着说:“我们班是五年级八个班中最棒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喜欢上我们的课,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遵守纪律、聪明、刻苦,老师舍不得批评任何一位同学!”话音刚落,教室里每个同学脸上都露出甜蜜的笑容,十分认真地聆听歌曲、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信任赏识:老师,我真想变成一只白兰鸽
信任赏识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一次,我在执教苏教版第二单元歌曲《白兰鸽》时,当学生欣赏通俗歌手田震演唱的MTV《白兰鸽》时,随即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我在如林的小手中发现一只“发抖”的小手,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立刻请这位平时极少发言的同学起来回答:“老师,我真想变成一只白兰鸽,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孩子,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为什么?”我穷追不舍地问。“我想要自由,我成绩不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双休日爸、妈还让我去补习功课,我太累了……”一席话使我眼睛都模糊了。“孩子,老师非常感谢你,说出了心里话,真了不起,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你会在音乐课中享受到自由、轻松、愉悦的。”我用心回答,他朝我点点头,满意地坐下……
四、自信赏识:学生们心中的之“最”
自信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石。当课尾几分钟结束时,我便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故事,并能用上“最”字展示非凡的自我,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为明天的成长加油鼓劲。这时,一个调皮的男孩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吹口哨了,爸爸都不如我吹得好。”我竖起大拇指:“你真能干!”一个可爱的女孩说:“我是班里唱歌最棒的。”我啧啧赞叹:“真是‘小百灵’。”一个漂亮的女孩说:“我从4岁学跳舞,最喜欢跳舞,多次参加过省、市、区比赛均获一等奖。”“你将来一定能成为舞蹈家。”一个机灵的小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我最喜欢拉小提琴,已经考到六级了。”“你真棒!”“孩子们,谁都有自己之‘最’,谁都有自己的强项,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
当某个学生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我也会用拇指夸他有勇气挑战自我;当学生在课堂上乱哄哄地讲话时,我会静观他们的动态作冷处理,我会为迅速发现我的动机立刻坐正的孩子竖起大拇指;当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主动站起来唱歌,即使唱得有些“跑”调,我都会用拇指夸他对音乐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