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以生活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强调书本理论要服务于生活实践,较之于老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时代感很强。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问题设置超前,违背认知规律
人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遵循着先掌握知识、后形成认识、再具备能力这样一种内在的认知规律。如果让学生对尚未熟悉和掌握的相关问题给予分析和评价,其结果往往是徒劳的。
在教材第2页中编者引用《淮南子·人间训》的材料,我认为有待商榷,一是哲学开篇第一课,就用比较难懂的古文,学生理解起来本身就很费劲;二是两个思考题的的试问: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这两个问题一要用到矛盾的观点,二要理解孔子的道。矛盾观点本身就是高二哲学的一个难点,在学习哲学的起步阶段,学生接触的应该是对哲学基础问题的简单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去探究诸如“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类深层次哲学问题,无疑让学生无所适从,有悖认知规律。哲学本身的理论内容就比较抽象难懂,应该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开篇,才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
教材第24页综合探究中,探究路径参考提到的成语故事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拔苗组长”等,设置的问题是:“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由于这些成语所涉及的哲学道理大都是有关唯物论、辨证法的内容,而学生在这之前所学过的哲理仅仅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辩证法的内容还没涉及,要学生分析这些成语就会很吃力,很难达到探究所要的效果。如果把这些成语分插到教材各课相关的材料中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如可把“刻舟求剑”安排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中“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中去探究,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拔苗组长” 编写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违背规律;“田忌赛马”放到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探究,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或编写到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二、内容删减欠合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新版教材把旧版高中哲学常识的知识点做了删减。哲学的知识点很多,删减掉一些内容,对学生来本是好事,减轻了负担,但有些内容我觉得应该保留,删掉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关系
教材第5课第二框第三目中,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现“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会很突然。教材整本书都没涉及到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有关内容,突然出现该知识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唯物论中还是比较经常用到的,老教材就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点,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几乎删减得干干净净。如果教材能把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编写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中就比较适合。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三大问题最起码有一个基本的介绍,学生就不会对这个知识点的突然出现而无所适从了。
2. 矛盾的内外因之间的关系
旧版高中哲学常识中讲到,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这个重要的原理无论对个人认识人生问题,还是一个民族、国家认识前进中的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惜,现行教材也删减得所剩无几,只在综合探究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评析中出现一句“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喜欢思考的学生一定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尴尬的:解释吧,要真正弄懂,起码要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但考试大纲又没要求,有点浪费时间;不讲吧,又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问题。所以应该把这个内容编写到第9课第一框中。
三、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没有一一对应,逻辑缺乏严密性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哲学教材内容本身应该遵循理论的逻辑的严密性,在阐述基本原理后,就应该有关于方法论要求方面的内容。但新教材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并没有做到一一对应。比如:第6课只讲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第7课只讲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尤其是第9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观点,教材都没有细致地对应相应的方法论,只是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阐述。建议编者能把遗漏的方法论部分编加上去,以利于学生更完整的掌握知识。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问题设置超前,违背认知规律
人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遵循着先掌握知识、后形成认识、再具备能力这样一种内在的认知规律。如果让学生对尚未熟悉和掌握的相关问题给予分析和评价,其结果往往是徒劳的。
在教材第2页中编者引用《淮南子·人间训》的材料,我认为有待商榷,一是哲学开篇第一课,就用比较难懂的古文,学生理解起来本身就很费劲;二是两个思考题的的试问: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这两个问题一要用到矛盾的观点,二要理解孔子的道。矛盾观点本身就是高二哲学的一个难点,在学习哲学的起步阶段,学生接触的应该是对哲学基础问题的简单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去探究诸如“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类深层次哲学问题,无疑让学生无所适从,有悖认知规律。哲学本身的理论内容就比较抽象难懂,应该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开篇,才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
教材第24页综合探究中,探究路径参考提到的成语故事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拔苗组长”等,设置的问题是:“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由于这些成语所涉及的哲学道理大都是有关唯物论、辨证法的内容,而学生在这之前所学过的哲理仅仅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辩证法的内容还没涉及,要学生分析这些成语就会很吃力,很难达到探究所要的效果。如果把这些成语分插到教材各课相关的材料中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如可把“刻舟求剑”安排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中“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中去探究,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拔苗组长” 编写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违背规律;“田忌赛马”放到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探究,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或编写到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二、内容删减欠合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新版教材把旧版高中哲学常识的知识点做了删减。哲学的知识点很多,删减掉一些内容,对学生来本是好事,减轻了负担,但有些内容我觉得应该保留,删掉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关系
教材第5课第二框第三目中,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现“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会很突然。教材整本书都没涉及到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有关内容,突然出现该知识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唯物论中还是比较经常用到的,老教材就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点,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几乎删减得干干净净。如果教材能把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编写到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中就比较适合。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三大问题最起码有一个基本的介绍,学生就不会对这个知识点的突然出现而无所适从了。
2. 矛盾的内外因之间的关系
旧版高中哲学常识中讲到,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这个重要的原理无论对个人认识人生问题,还是一个民族、国家认识前进中的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惜,现行教材也删减得所剩无几,只在综合探究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评析中出现一句“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喜欢思考的学生一定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尴尬的:解释吧,要真正弄懂,起码要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但考试大纲又没要求,有点浪费时间;不讲吧,又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问题。所以应该把这个内容编写到第9课第一框中。
三、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没有一一对应,逻辑缺乏严密性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哲学教材内容本身应该遵循理论的逻辑的严密性,在阐述基本原理后,就应该有关于方法论要求方面的内容。但新教材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并没有做到一一对应。比如:第6课只讲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第7课只讲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尤其是第9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观点,教材都没有细致地对应相应的方法论,只是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阐述。建议编者能把遗漏的方法论部分编加上去,以利于学生更完整的掌握知识。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