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曾经有一个笑话:一个痞子在人群中炫耀自己和秀才老爷说上话了。人问他都和秀才老爷说了些什么。痞子说,秀才老爷对我说,滚开!这虽是一个笑话,但也足见即使是个“痞子”,也巴不得沾“秀才老爷”的光。为什么?因为秀才老爷是当地的名人呀,有名气有地位,跟他扯上关系,自己不也就有名气有地位了?
实际上,咱也别嘲笑这位“痞子”,社会上挟名人自重的,委实不少,几乎算得上一种社会现象了。许多人以结识名人为荣,哪怕只见过一面,也可成为常年的谈资;倘若得到名人的签名抑或题字,那简直就可以炫耀半辈子。似乎一抬出名人来,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抑或提高所论及之人的身价。比如,本世纪初的束星北热所引起的一些议论,就颇值得我们深思。(关于束星北先生的生平及其作为,详见刘海军的《束星北档案》一书)。我这里想说的是,许多人在谈论束星北时,很喜欢拿爱因斯坦和李政道说事儿,以证明束先生是“中国的爱因斯坦”,是“天才的物理学家”。说束先生当年在美国曾和爱因斯坦共过事,说李政道当年曾是束先生的学生等等。不过,也有人考证说束先生从未见过爱因斯坦,认为“共事”一说子虚乌有。其实,见没见过面、共没共过事都不重要,因为这说明不了什么。见过爱因斯坦的,与爱因斯坦共过事的人太多了,他们都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吗?都能成为“×国的爱因斯坦”?李政道的老师也远不止束先生一个,也许束对李的影响最大,但这仍然说明不了什么。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自己的老师,抑或说都有对自己影响颇大的老师,这些老师也都因此而被称作“天才的××学家”了吗?恐怕未必。可见,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得看他本人的贡献,就学术界而言则看他的研究成果,看他的学术成就,而不是他和某些著名人物有多少瓜葛。作为一般介绍,让公众了解其生平,涉及某些名人自然无可厚非;但以此来证明该人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则显然不恰当了。
如今,不仅有些人喜欢挟名人以自重,有些地方也热衷于挟名人以自重。比如,近年来,不少地方都竞相挖掘当地的历史名人,修建“名人故居”“名人馆”。有些地方还为“争抢”某个名人而打起口水仗,闹得不亦乐乎。无论从人文历史还是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挖掘一下当地的名人,同样无可厚非;但若以为本地曾出过某个名人,或某个名人曾在此卜居过,本地就拥有多高的文化层次了,那可就未免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像笔者所居住的海滨城市青岛,雖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但它毕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历史文化底蕴实在有限,以致三十年前就有本地学人批评它是“文化沙漠”。于是,有些人便扒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青岛旅居过的名人,以此来证明和炫耀青島的“文化”。比如,王统照、梁实秋、闻一多、老舍、萧军、萧红等著名作家,都曾经在青岛住过,在此教过书,在此从事过创作,便把他们也归于“青岛作家”之列。鲁迅先生1913年8月初曾乘船路过青岛,轮船在青岛港停靠了十几个小时,于是,青岛与鲁迅也有缘了。如果一座城市因某些名人住过、逗留过,这个城市便身价陡增,那像北京上海等地又该如何炒作呢?又该建多少“故居”“纪念馆”,又该塑多少名人雕像呢?如果某些著名作家曾经在青岛待过,这位作家便成了“青岛作家”,那么世界上旅居过巴黎的著名作家,可以说数不胜数,是否也都被称作“巴黎作家”了?巴黎人似乎从未以此来标榜自己城市的文化。
一座城市有无文化,主要是看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的浓淡和市民素质的高低,而不是曾经(且还是七八十年前)有无名人在此暂住过。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对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的“名人效应”。比如,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坛就曾风靡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一时髦话几乎成了当时文人雅士、社会贤达的口头禅,甚而一度流行到大洋彼岸,连美国议员也把“我的朋友胡适之”挂在嘴边。这显然就不是谁在挟名人以自重,而是名人效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正是胡适先生的这一磁性人格,不仅使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登高一呼即应者云从,而且在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上,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景仰名人,以名人为楷模——这名人当然得像“我的朋友胡适之”那样当之无愧——但却不要挟名人自重,更不能借名人唬人,拿名人敛钱。至于前些年令人啼笑皆非的“西门庆故居”之争,就已经不是什么挟名人以自重,而简直就是挟“名人”以自贱了!
实际上,咱也别嘲笑这位“痞子”,社会上挟名人自重的,委实不少,几乎算得上一种社会现象了。许多人以结识名人为荣,哪怕只见过一面,也可成为常年的谈资;倘若得到名人的签名抑或题字,那简直就可以炫耀半辈子。似乎一抬出名人来,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抑或提高所论及之人的身价。比如,本世纪初的束星北热所引起的一些议论,就颇值得我们深思。(关于束星北先生的生平及其作为,详见刘海军的《束星北档案》一书)。我这里想说的是,许多人在谈论束星北时,很喜欢拿爱因斯坦和李政道说事儿,以证明束先生是“中国的爱因斯坦”,是“天才的物理学家”。说束先生当年在美国曾和爱因斯坦共过事,说李政道当年曾是束先生的学生等等。不过,也有人考证说束先生从未见过爱因斯坦,认为“共事”一说子虚乌有。其实,见没见过面、共没共过事都不重要,因为这说明不了什么。见过爱因斯坦的,与爱因斯坦共过事的人太多了,他们都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吗?都能成为“×国的爱因斯坦”?李政道的老师也远不止束先生一个,也许束对李的影响最大,但这仍然说明不了什么。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自己的老师,抑或说都有对自己影响颇大的老师,这些老师也都因此而被称作“天才的××学家”了吗?恐怕未必。可见,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得看他本人的贡献,就学术界而言则看他的研究成果,看他的学术成就,而不是他和某些著名人物有多少瓜葛。作为一般介绍,让公众了解其生平,涉及某些名人自然无可厚非;但以此来证明该人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则显然不恰当了。
如今,不仅有些人喜欢挟名人以自重,有些地方也热衷于挟名人以自重。比如,近年来,不少地方都竞相挖掘当地的历史名人,修建“名人故居”“名人馆”。有些地方还为“争抢”某个名人而打起口水仗,闹得不亦乐乎。无论从人文历史还是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挖掘一下当地的名人,同样无可厚非;但若以为本地曾出过某个名人,或某个名人曾在此卜居过,本地就拥有多高的文化层次了,那可就未免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像笔者所居住的海滨城市青岛,雖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但它毕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历史文化底蕴实在有限,以致三十年前就有本地学人批评它是“文化沙漠”。于是,有些人便扒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青岛旅居过的名人,以此来证明和炫耀青島的“文化”。比如,王统照、梁实秋、闻一多、老舍、萧军、萧红等著名作家,都曾经在青岛住过,在此教过书,在此从事过创作,便把他们也归于“青岛作家”之列。鲁迅先生1913年8月初曾乘船路过青岛,轮船在青岛港停靠了十几个小时,于是,青岛与鲁迅也有缘了。如果一座城市因某些名人住过、逗留过,这个城市便身价陡增,那像北京上海等地又该如何炒作呢?又该建多少“故居”“纪念馆”,又该塑多少名人雕像呢?如果某些著名作家曾经在青岛待过,这位作家便成了“青岛作家”,那么世界上旅居过巴黎的著名作家,可以说数不胜数,是否也都被称作“巴黎作家”了?巴黎人似乎从未以此来标榜自己城市的文化。
一座城市有无文化,主要是看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的浓淡和市民素质的高低,而不是曾经(且还是七八十年前)有无名人在此暂住过。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对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的“名人效应”。比如,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坛就曾风靡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一时髦话几乎成了当时文人雅士、社会贤达的口头禅,甚而一度流行到大洋彼岸,连美国议员也把“我的朋友胡适之”挂在嘴边。这显然就不是谁在挟名人以自重,而是名人效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正是胡适先生的这一磁性人格,不仅使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登高一呼即应者云从,而且在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上,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景仰名人,以名人为楷模——这名人当然得像“我的朋友胡适之”那样当之无愧——但却不要挟名人自重,更不能借名人唬人,拿名人敛钱。至于前些年令人啼笑皆非的“西门庆故居”之争,就已经不是什么挟名人以自重,而简直就是挟“名人”以自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