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红色文学是一种优势的教育资源,其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于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自红色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出发,从价值导向、道德规范、情感升华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分析了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并探讨了红色文学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
前言
经典文学可以其深刻的思想来影响读者,不仅能丰富读者情感,而且还能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人而言,优秀文学是陶冶自身情操、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自己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学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学形式,其蕴含着我国民族的革命理想与责任感,可有效激发现代青年人去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一代青年人能够积极地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红色文学及其特征
红色文学是一种以表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为题材的文学形式。当前学界对于红色文学的定义,普遍认可的是产生于革命年代的,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农村土地改革与合作化运动,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政治运动与工农英雄形象的文学[1],其具较强的政治意识色彩,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其既具普通文学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其自身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便为“红色”,具体地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众性与民族性。红色文学的主要功能與目的,便是对普罗大众进行“政治启蒙”,以便让普罗大众接受无产阶级政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面红色文学必须大众化———大众化的情节故事及其讲述方式、大众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提炼大众常见的生活进入文学等,以此来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鼓动宣传。那么,要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红色文学采用“民族化”的表达是最优的方式,因为普罗大众受到民族艺术的影响更深,对其也更加熟悉。第二,思想性与革命性。红色文学的思想性是指其内容对思想的影响,红色文学的创作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客观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情况,也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意识。红色文学的思想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具极高的思想性,可有效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而红色文学的革命性是基于其思想性来理解的,红色文学是反映无产阶段与穷苦大众的,其描述了封建贵族与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而要实现此胜利,就必须进行革命。红色文学具强宣传性,能鼓励广大无产阶级参与革命。第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红色文学的历史性也是指其内容具历史性,红色文学的内容或对象多为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包括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的事件或人物故事,具强历史性特征。而红色文学的时代性是基于其历史性而言的。红色文学所描述的社会生活面貌或是阐述的人物故事是发生于特定时代中的,不同时代的红色文学,其所展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就是红色文学时代性的表现。
学生管理中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1价值导向
红色文学的价值导向是指红色文学所具备的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的作用。红色文学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这些观念可作为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与内容。如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描写保尔的人生,歌颂了苏联青年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向读者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梁的《亮剑》通过描写李云龙的一生经历,体现了共产主义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向读者传达了大无畏的革命军人精神,这些都可对当代青年革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对当代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价值导向作用。
2道德规范
柏平在其《浅析红色文学作品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当中指出,红色文学的教育功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三方面。道德是社会群体在进行社会交往当中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也是个体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道德表现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恋爱婚姻道德、家庭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等。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道德影响活动而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红色文学即具这种功能。红色文学所具备的“红色”物质决定其比普通文学更具道德教育的特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候,红色文学可充分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表现了白求恩的现代职业品德与勇于奉献的精神;《董存瑞的故事》,表现了董存瑞的军人职业道德,也体现了其共产主义精神。
3情感升华
在学生管理中,对于青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接班人,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情感。红色文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也能帮助青年人实现情感升华。一方面,红色文学内容蕴含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习俗与精神;另一方面,红色文学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信念,坚持朝先进文化方向前进,这不但能给青年人带来心灵震撼,而且还有利激发青年人的民族与国家情感,从而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2]。
4行为引导
相比于其他形式来说,利用红色文学进行青少年的行为引导更具潜移默化的效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引入红色文学元素,可于不知不觉当中影响青年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意味着红色文学具隐形的行为引导功能。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对于受引导者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实现的。如《青春之歌》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融于故事当中,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能获得思想上的熏陶与心灵上的洗涤,从而起到引导青少年、知识分子抛弃小资产阶级思想,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沃璇.红色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2]朱琳姝.解析红色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意义[J].语文建设,2016(21):41-42.
[3]朱亚楠.论红色文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8(3):202.
关键词:红色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
前言
经典文学可以其深刻的思想来影响读者,不仅能丰富读者情感,而且还能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人而言,优秀文学是陶冶自身情操、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自己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学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学形式,其蕴含着我国民族的革命理想与责任感,可有效激发现代青年人去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一代青年人能够积极地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红色文学及其特征
红色文学是一种以表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为题材的文学形式。当前学界对于红色文学的定义,普遍认可的是产生于革命年代的,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农村土地改革与合作化运动,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政治运动与工农英雄形象的文学[1],其具较强的政治意识色彩,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其既具普通文学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其自身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便为“红色”,具体地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众性与民族性。红色文学的主要功能與目的,便是对普罗大众进行“政治启蒙”,以便让普罗大众接受无产阶级政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面红色文学必须大众化———大众化的情节故事及其讲述方式、大众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提炼大众常见的生活进入文学等,以此来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鼓动宣传。那么,要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红色文学采用“民族化”的表达是最优的方式,因为普罗大众受到民族艺术的影响更深,对其也更加熟悉。第二,思想性与革命性。红色文学的思想性是指其内容对思想的影响,红色文学的创作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客观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情况,也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意识。红色文学的思想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具极高的思想性,可有效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而红色文学的革命性是基于其思想性来理解的,红色文学是反映无产阶段与穷苦大众的,其描述了封建贵族与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而要实现此胜利,就必须进行革命。红色文学具强宣传性,能鼓励广大无产阶级参与革命。第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红色文学的历史性也是指其内容具历史性,红色文学的内容或对象多为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包括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的事件或人物故事,具强历史性特征。而红色文学的时代性是基于其历史性而言的。红色文学所描述的社会生活面貌或是阐述的人物故事是发生于特定时代中的,不同时代的红色文学,其所展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就是红色文学时代性的表现。
学生管理中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1价值导向
红色文学的价值导向是指红色文学所具备的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的作用。红色文学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这些观念可作为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与内容。如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描写保尔的人生,歌颂了苏联青年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向读者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梁的《亮剑》通过描写李云龙的一生经历,体现了共产主义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向读者传达了大无畏的革命军人精神,这些都可对当代青年革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对当代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价值导向作用。
2道德规范
柏平在其《浅析红色文学作品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当中指出,红色文学的教育功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三方面。道德是社会群体在进行社会交往当中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也是个体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道德表现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恋爱婚姻道德、家庭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等。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道德影响活动而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红色文学即具这种功能。红色文学所具备的“红色”物质决定其比普通文学更具道德教育的特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候,红色文学可充分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表现了白求恩的现代职业品德与勇于奉献的精神;《董存瑞的故事》,表现了董存瑞的军人职业道德,也体现了其共产主义精神。
3情感升华
在学生管理中,对于青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接班人,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情感。红色文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也能帮助青年人实现情感升华。一方面,红色文学内容蕴含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习俗与精神;另一方面,红色文学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信念,坚持朝先进文化方向前进,这不但能给青年人带来心灵震撼,而且还有利激发青年人的民族与国家情感,从而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2]。
4行为引导
相比于其他形式来说,利用红色文学进行青少年的行为引导更具潜移默化的效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引入红色文学元素,可于不知不觉当中影响青年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意味着红色文学具隐形的行为引导功能。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对于受引导者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实现的。如《青春之歌》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融于故事当中,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能获得思想上的熏陶与心灵上的洗涤,从而起到引导青少年、知识分子抛弃小资产阶级思想,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沃璇.红色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2]朱琳姝.解析红色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意义[J].语文建设,2016(21):41-42.
[3]朱亚楠.论红色文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8(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