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的布道者
蒋勋是这样回溯自己生命之初的,“如果一个女子在怀胎的时候不快乐,她的忧伤大概会遗传给肚里的孩子。”他敏感而悲伤母亲把去国怀乡的幻灭感、婚姻不如意的悲凉感,通过血液、脐带和隐秘的基因,提前埋入了他的身体。
家族的繁华梦终成幻灭,1949年,两岁的蒋勋随父母举家迁往台湾。后来,他爱上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爱上了南唐李后主的诗词,爱上了南宋的绘画……出身北方高门望族的王羲之在永嘉之乱中举家逃往南方,过江时看到无数尸首在江面漂浮——每次读到这一节,就仿佛在阅读隔代的自己,“台湾就像南朝,偏安一隅。”
萌动的青春期,“耽读卡缪的《局外人》,耽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肉体的苦闷和近似宗教的心灵的沉静,好像永不休止,成为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狂喜的来源”……
就这样长成了“台北风流人物”:
25岁负笈巴黎,当时巴黎仍在“五月风暴”余波之中,整个法兰西浸泡在一种自由、蓬勃、浪漫的革命荷尔蒙中,仿佛一个酒酣耳热、踉踉跄跄的青年。对蒋勋来说,中年以后他需要不断地回到巴黎,回到自己的25岁。每年七八两月,他会到巴黎作画。波尔多地区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皇帝的马厩,一度是他的画室——这是画家蒋勋。
在美学课上,他跟学生一起做感官研究,他要求这些年轻孩子在洗澡前认真观察自己的身体,体会所有的感官与触觉,否则,他们不但难以画好人体肖像,甚至难以与自己和平共处。在法国结识的专业品酒师告诉他,每个人都先天具备敏锐的味觉,只不过你们读书读太多蒙蔽掉了;为了验证感官的天然丰沛,蒋勋带着学生,蒙着眼睛在夜间空旷的菜市场凭嗅觉而行,先后找到了鱼摊、肉摊、蔬菜摊——这是师者蒋勋。
喜欢写诗那种流浪的感觉,因为工具简单,只要一枝笔、一张纸,随处都可写;散文是修行的方法,开始写作前会泡杯茶、打坐,安静地去看周遭环境;小说则能揭露性格中比较黑暗的角落,所以小说风格多是超现实的……看似分裂,却又藉此达到平衡——这是作家蒋勋。
种种身份的叠加,汇成了一位“美学的布道者”。
只属于感官的国度
想尽数生命中那转瞬即逝的美好,却发现语言苍白无力。里尔克早就道出了我们的困境:“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
尽管洞悉语言的无力,里尔克还是动笔写下了《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他要提醒我们注意,人如何才能真实的生活着?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内心能够走向“自己的世界”?他劝告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所以你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蒋勋接过了里尔克的笔,他写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去了南方的丫民。只因丫民在信中写到,闭起眼睛,就能闻到风里带来一阵阵海的味道。
蒋勋在回信里反思:丫民,是不是我们的视觉用得太多了,总是用眼睛看,遗忘了,也忽略了视觉之前,许多更原始的感官。就好像,最贴近我们记忆底层的感觉,常常是嗅觉,像母亲,像生死,像故乡。
只是,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这些感觉渐渐就钝化了。太多的颜色混乱成心灵视障,太多的声音塞满成听障,太多的味觉刺激感官,徒有口舌之爽而无品味——它们不断向外驰骋追逐感官肉体上的放纵,像疯狂的野马。
于是,感官需要一个假日:打开你的视觉,开启你的听觉,用全部的身体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色彩。
因此,在成为艺术家之前,请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
要记住:艺术家只属于一个国度,便是感官的国度;艺术家只有一个国籍,便是心灵的国籍。
我无意成为艺术家,但也想循此成为感觉丰富的人。
因为孤独的缘故
那是一个午后,我将自己封闭在学校宿舍,拉上窗帘阻隔掉窗外的阳光,我开始炮制论文,关于曹丕。这是一篇板正的论文,如果没有遭遇到那句“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那一瞬间我被莫名的忧伤击中了,突然读懂了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辗转,读懂了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读懂了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黯然……少不更事的我面对这个突然陌生的世界,孤独而惶然。
多年后,我在蒋勋的《孤独六讲》中再次遭遇了这样的忧伤。原来孤独恒长,无处不在: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这是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这是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这是世代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
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响——这是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
我听到革命者的呼叫:掀翻社会秩序,颠覆阶级结构!但是,革命者站在文明的废墟上喘息流泪,他彻底知道革命者最后宿命的孤独——这是理想未尽的“革命孤独”;
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荒谬,这荒谬感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这于有限中追问无限的是“思维孤独”。
……
然而,孤独是不好的么?孤独的人真的可耻么?
不,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执意为孤独正名: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他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安宁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李白的“独酌无相亲”,有举杯邀月的圆满。
所以,孤独不可怕,独白也无妨,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蒋勋是这样回溯自己生命之初的,“如果一个女子在怀胎的时候不快乐,她的忧伤大概会遗传给肚里的孩子。”他敏感而悲伤母亲把去国怀乡的幻灭感、婚姻不如意的悲凉感,通过血液、脐带和隐秘的基因,提前埋入了他的身体。
家族的繁华梦终成幻灭,1949年,两岁的蒋勋随父母举家迁往台湾。后来,他爱上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爱上了南唐李后主的诗词,爱上了南宋的绘画……出身北方高门望族的王羲之在永嘉之乱中举家逃往南方,过江时看到无数尸首在江面漂浮——每次读到这一节,就仿佛在阅读隔代的自己,“台湾就像南朝,偏安一隅。”
萌动的青春期,“耽读卡缪的《局外人》,耽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肉体的苦闷和近似宗教的心灵的沉静,好像永不休止,成为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狂喜的来源”……
就这样长成了“台北风流人物”:
25岁负笈巴黎,当时巴黎仍在“五月风暴”余波之中,整个法兰西浸泡在一种自由、蓬勃、浪漫的革命荷尔蒙中,仿佛一个酒酣耳热、踉踉跄跄的青年。对蒋勋来说,中年以后他需要不断地回到巴黎,回到自己的25岁。每年七八两月,他会到巴黎作画。波尔多地区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皇帝的马厩,一度是他的画室——这是画家蒋勋。
在美学课上,他跟学生一起做感官研究,他要求这些年轻孩子在洗澡前认真观察自己的身体,体会所有的感官与触觉,否则,他们不但难以画好人体肖像,甚至难以与自己和平共处。在法国结识的专业品酒师告诉他,每个人都先天具备敏锐的味觉,只不过你们读书读太多蒙蔽掉了;为了验证感官的天然丰沛,蒋勋带着学生,蒙着眼睛在夜间空旷的菜市场凭嗅觉而行,先后找到了鱼摊、肉摊、蔬菜摊——这是师者蒋勋。
喜欢写诗那种流浪的感觉,因为工具简单,只要一枝笔、一张纸,随处都可写;散文是修行的方法,开始写作前会泡杯茶、打坐,安静地去看周遭环境;小说则能揭露性格中比较黑暗的角落,所以小说风格多是超现实的……看似分裂,却又藉此达到平衡——这是作家蒋勋。
种种身份的叠加,汇成了一位“美学的布道者”。
只属于感官的国度
想尽数生命中那转瞬即逝的美好,却发现语言苍白无力。里尔克早就道出了我们的困境:“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
尽管洞悉语言的无力,里尔克还是动笔写下了《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他要提醒我们注意,人如何才能真实的生活着?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内心能够走向“自己的世界”?他劝告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所以你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蒋勋接过了里尔克的笔,他写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去了南方的丫民。只因丫民在信中写到,闭起眼睛,就能闻到风里带来一阵阵海的味道。
蒋勋在回信里反思:丫民,是不是我们的视觉用得太多了,总是用眼睛看,遗忘了,也忽略了视觉之前,许多更原始的感官。就好像,最贴近我们记忆底层的感觉,常常是嗅觉,像母亲,像生死,像故乡。
只是,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这些感觉渐渐就钝化了。太多的颜色混乱成心灵视障,太多的声音塞满成听障,太多的味觉刺激感官,徒有口舌之爽而无品味——它们不断向外驰骋追逐感官肉体上的放纵,像疯狂的野马。
于是,感官需要一个假日:打开你的视觉,开启你的听觉,用全部的身体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色彩。
因此,在成为艺术家之前,请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
要记住:艺术家只属于一个国度,便是感官的国度;艺术家只有一个国籍,便是心灵的国籍。
我无意成为艺术家,但也想循此成为感觉丰富的人。
因为孤独的缘故
那是一个午后,我将自己封闭在学校宿舍,拉上窗帘阻隔掉窗外的阳光,我开始炮制论文,关于曹丕。这是一篇板正的论文,如果没有遭遇到那句“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那一瞬间我被莫名的忧伤击中了,突然读懂了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辗转,读懂了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读懂了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黯然……少不更事的我面对这个突然陌生的世界,孤独而惶然。
多年后,我在蒋勋的《孤独六讲》中再次遭遇了这样的忧伤。原来孤独恒长,无处不在: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这是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这是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这是世代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
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响——这是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
我听到革命者的呼叫:掀翻社会秩序,颠覆阶级结构!但是,革命者站在文明的废墟上喘息流泪,他彻底知道革命者最后宿命的孤独——这是理想未尽的“革命孤独”;
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荒谬,这荒谬感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这于有限中追问无限的是“思维孤独”。
……
然而,孤独是不好的么?孤独的人真的可耻么?
不,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执意为孤独正名: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他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安宁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李白的“独酌无相亲”,有举杯邀月的圆满。
所以,孤独不可怕,独白也无妨,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