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我宿世的罪是因嗜美至深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的布道者
  
  蒋勋是这样回溯自己生命之初的,“如果一个女子在怀胎的时候不快乐,她的忧伤大概会遗传给肚里的孩子。”他敏感而悲伤母亲把去国怀乡的幻灭感、婚姻不如意的悲凉感,通过血液、脐带和隐秘的基因,提前埋入了他的身体。
  家族的繁华梦终成幻灭,1949年,两岁的蒋勋随父母举家迁往台湾。后来,他爱上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爱上了南唐李后主的诗词,爱上了南宋的绘画……出身北方高门望族的王羲之在永嘉之乱中举家逃往南方,过江时看到无数尸首在江面漂浮——每次读到这一节,就仿佛在阅读隔代的自己,“台湾就像南朝,偏安一隅。”
  萌动的青春期,“耽读卡缪的《局外人》,耽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肉体的苦闷和近似宗教的心灵的沉静,好像永不休止,成为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狂喜的来源”……
  就这样长成了“台北风流人物”:
  25岁负笈巴黎,当时巴黎仍在“五月风暴”余波之中,整个法兰西浸泡在一种自由、蓬勃、浪漫的革命荷尔蒙中,仿佛一个酒酣耳热、踉踉跄跄的青年。对蒋勋来说,中年以后他需要不断地回到巴黎,回到自己的25岁。每年七八两月,他会到巴黎作画。波尔多地区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皇帝的马厩,一度是他的画室——这是画家蒋勋。
  在美学课上,他跟学生一起做感官研究,他要求这些年轻孩子在洗澡前认真观察自己的身体,体会所有的感官与触觉,否则,他们不但难以画好人体肖像,甚至难以与自己和平共处。在法国结识的专业品酒师告诉他,每个人都先天具备敏锐的味觉,只不过你们读书读太多蒙蔽掉了;为了验证感官的天然丰沛,蒋勋带着学生,蒙着眼睛在夜间空旷的菜市场凭嗅觉而行,先后找到了鱼摊、肉摊、蔬菜摊——这是师者蒋勋。
  喜欢写诗那种流浪的感觉,因为工具简单,只要一枝笔、一张纸,随处都可写;散文是修行的方法,开始写作前会泡杯茶、打坐,安静地去看周遭环境;小说则能揭露性格中比较黑暗的角落,所以小说风格多是超现实的……看似分裂,却又藉此达到平衡——这是作家蒋勋。
  种种身份的叠加,汇成了一位“美学的布道者”。
  
  只属于感官的国度
  
  想尽数生命中那转瞬即逝的美好,却发现语言苍白无力。里尔克早就道出了我们的困境:“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
  尽管洞悉语言的无力,里尔克还是动笔写下了《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他要提醒我们注意,人如何才能真实的生活着?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内心能够走向“自己的世界”?他劝告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所以你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蒋勋接过了里尔克的笔,他写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去了南方的丫民。只因丫民在信中写到,闭起眼睛,就能闻到风里带来一阵阵海的味道。
  蒋勋在回信里反思:丫民,是不是我们的视觉用得太多了,总是用眼睛看,遗忘了,也忽略了视觉之前,许多更原始的感官。就好像,最贴近我们记忆底层的感觉,常常是嗅觉,像母亲,像生死,像故乡。
  只是,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这些感觉渐渐就钝化了。太多的颜色混乱成心灵视障,太多的声音塞满成听障,太多的味觉刺激感官,徒有口舌之爽而无品味——它们不断向外驰骋追逐感官肉体上的放纵,像疯狂的野马。
  于是,感官需要一个假日:打开你的视觉,开启你的听觉,用全部的身体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色彩。
  因此,在成为艺术家之前,请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
  要记住:艺术家只属于一个国度,便是感官的国度;艺术家只有一个国籍,便是心灵的国籍。
  我无意成为艺术家,但也想循此成为感觉丰富的人。
  
  因为孤独的缘故
  
  那是一个午后,我将自己封闭在学校宿舍,拉上窗帘阻隔掉窗外的阳光,我开始炮制论文,关于曹丕。这是一篇板正的论文,如果没有遭遇到那句“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那一瞬间我被莫名的忧伤击中了,突然读懂了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辗转,读懂了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读懂了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黯然……少不更事的我面对这个突然陌生的世界,孤独而惶然。
  多年后,我在蒋勋的《孤独六讲》中再次遭遇了这样的忧伤。原来孤独恒长,无处不在: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这是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这是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这是世代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
  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响——这是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
  我听到革命者的呼叫:掀翻社会秩序,颠覆阶级结构!但是,革命者站在文明的废墟上喘息流泪,他彻底知道革命者最后宿命的孤独——这是理想未尽的“革命孤独”;
  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荒谬,这荒谬感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这于有限中追问无限的是“思维孤独”。
  ……
  然而,孤独是不好的么?孤独的人真的可耻么?
  不,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执意为孤独正名: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他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安宁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李白的“独酌无相亲”,有举杯邀月的圆满。
  所以,孤独不可怕,独白也无妨,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其他文献
人形妖氛    前一阵,RIHO人形首次登陆上海。被誉为日本球形关节人形制作第一人的人形师崛佳子携带她的得意作品,亮相上海映像CANART空间。  这是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展出。八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形容貌绝世,如王尔德笔下的《道尔·格林的画像》般,有一种令人窒息之美,恍然不属尘世;但也如小说中描摹般,隐隐带有一股令人不安的妖异。对此,报道展出的媒体给予了直接的概括:“妖氛”。  她们全是女性,在专
期刊
我国传统伦理五常:天地君亲师,师徒伦常列于其间,自然有它的道理。中国的武侠小说中常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可见传统的师徒伦常理念有多么深入人心。事实上,在世界各地,师徒伦常都显得非常重要,有时它甚至比“君亲”都还要关键和惹人注目。    古代的师徒伦常帝国    孔夫子登坛开帐授徒,曾点、颜渊等人分别捧着十条干肉来到他面前,一跪一叩为礼,从此无论孔子出仕还是游走诸国,都与老师不离不弃。  孔
期刊
普罗旺斯,薰衣草,法国南部的地中海畔永恒的浪漫传奇。置身于薰衣草蓝紫色的田野之中,微风拂过阵阵唯美的蛊惑,仿佛时光都为你停顿。中古时期的欧洲,关于薰衣草的传说许多都与爱情或神灵有关。而薰衣草的花语就是:等待爱情。现在,跨越时空的薰衣草浪漫被欧洲房子·Lavender带回到成都。    Lavender·薰衣草传说    传说在薰衣草盛开的季节,一位少女邂逅了来自远方的受伤的旅人。俊俏的青年深情的凝
期刊
1989年由美国导演乔·庄斯顿(Joe Johnston)执导的电影《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Honey, I Shrunk the Kids)在全球首映,英国美少年艾利克司·格伦特(Alex Garnett)和日本美少女小山奈帆子(Nahoko Koyama)分别在诺丁山的影院和东京的家里看了这部充满奇趣的电影。电影中科学家韦恩不小心把自己的孩子缩成了只有四分之一寸大,原先后院的草坪,如今成了
期刊
在默片时代,电影工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及今天,作为电影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配乐,也并未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原创电影音乐应当是1908年拍摄的《吉斯公爵被刺记》,由著名作曲家圣·桑操刀,不过,要迟至二十世纪20年代中叶之后,电影制作才逐渐形成邀请职业作曲家专门配乐的风气。    商业电影先驱    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洛杉矶首映。影片以南北战争为大背景,讲述了卡梅隆
期刊
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1916)  编剧:Anita Loos / Hettie Grey Baker   D.W. Griffith / Walt Whitman  导演: D.W. Griffith  主演:Mae Marsh / Robert Harron / F.A. Turner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格里菲斯大胆地用四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表现偏执这一主题。但复杂的叙事结
期刊
镜头一:荒芜未来,决战废墟  《最后的决战》是沉闷的,没有一句对白的电影已经让人变得不太适应了,加上没有色彩的画面更显得了无生趣。而电影中的世界也是一样的了无生趣,这是核战后被毁灭的人类世界——我们在不少电影中都看到过这样的描绘。  这是拍摄于彩色电影和有声电影诞生后近半个世纪的影片。《最后的决战》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从美国好莱坞学习电影归来后,于1983年激情拍摄的处女作。虽说吕克·贝松本人对这
期刊
“电影戏剧”,被评论家誉为戏剧、电影、电视、美术、动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之外的“第八种艺术”。这种表演形式于1980年诞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戏剧咖啡馆 ,一开始被看作是过于前卫的小众艺术,直到1985年,比利时人马克·奥洛涅创作的两部电影戏剧《比利时制造的阿玛德斯》和《另一个》首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注意,从此,“电影戏剧”逐渐在欧美蔓延。1997年夏天,在法国巴黎左岸剧场上演了一出叫做《马歇尔到
期刊
杨键/1967年生于安徽马鞍山,有诗集《暮晚》和《古桥头》,曾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奖等。    春回大地所给我的最重要的有两个感觉,一是天地之间有一个大的循环往复的秩序存在,这就是礼。另一个就是这种循环往复本身也是一种节奏,一种韵律,此为乐。天地是中国人效法的最完美的典范存在,在二十世纪我们首先放弃的就是对天地精神的学习,导致的结果就是礼乐精神的消失。礼乐精神其实是中国人的身份
期刊
朱大可/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2006年9月号的《凤凰生活》杂志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朱大可与李敖、余秋雨、王小慧、程抱一等人一起,成为“思想的力量”的代表。    耶路撒冷哭墙(Wailing Wall),世界上唯一以哭泣为主题的建筑物,向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