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智慧课堂构建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变革,是一种新形态的课堂。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已有的智慧课堂的研究,在我校的云课堂的平台上,构建了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智慧课堂,变“教师主导”为“以生为本”,构建“四步式”智慧课堂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慧课堂;线上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0-027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教育是一国之本,教育改革的根本是课堂改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对课堂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传统的课堂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变革,智慧课堂是智能时代课堂变革的一种体现。人们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智慧工具和课堂更好的紧密结合,以期达到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1]。通过使用智能的思维方式和最新的及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和变革课堂教学,打造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解决和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实现批量的因材施教。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智慧课堂展开了研究,结合我校的云课堂学习平台优势,构建了智慧课堂,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进行了实践与总结。
  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新一代新技术的工具手段,在问题解决中,更高效地建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关系世界[2]。智慧课堂最大的优势就是“智慧”,它能够结合学习者的学习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实现学情智能反馈,资源精准推送。而且其对学习过程、学习状态的数据记录比人工更精确、更详细,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的状态,使得考核更细致,结果更真实[1]。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形态,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1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立体教学环境
  在智慧课堂中,借助视频、动画、PPT、语音、课件、仿真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共同作用,覆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形成立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2更真实的过程记录,更方便开展精准教学
  在智慧课堂中,所有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比如学生的学习时长、登录时间、作业提交时间等都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取分析结果,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精准开展个性化教学。
  1.3更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智慧课堂记录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并将其标准化记录,形成学习记录,学生可以及时的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点对点的学习,和教师进行互动,弥补不足之处,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2 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智慧课堂构建
  2.1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堂教学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会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了解计算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理论和实践有部分脱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个体差异,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难以做到步调一致;没有创设贴近岗位的教學情景,无法激发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借助新一代的智能工具,对传统的课堂进行变革,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就成了当前的重要工作。相较于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智慧课堂更注重于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批量因材施教。
  2.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是打造新形态课堂,合理运用新技术,破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实现批量化的因材施教。我校使用云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进行课前备课、预习发布、课中教学设计、师生互动、作品展示、测验批阅、布置课后作业、学习数据统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诊断等功能。在教学设计中,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情分析和课堂环境分析,变“教师主导”为“以生为本”,构建“四步式”智慧课堂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2.2.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本次课的授课任务,层层分解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并对其进行拆解,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阶层,是理解、了解还是掌握;是模仿、操作还是迁移;是感受、认同还是内化。
  2.2.2资源整合
  根据本次课的授课内容,将配套课件、动画、视频、PPT、文本等资源发布在云课堂平台,并按照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类,以便利用素材和资源进行教学任务设计。
  2.2.3设计教学任务
  利用智慧课堂的学生学习记录,分析学生的认知、情感、过程等方面的数据,以掌握其在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迁移能力方面的综合素养,预测其本次课的学习难度,从而实现精准推送。精准推送主要分析智慧课堂可以推送的资源、建议、活动等信息,也可以过程性推送或事后推送。而教学任务的设计也要分成基础任务、拔高任务、挑战任务等阶梯式的多种层次多种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进行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实现答疑解惑。
  2.2.4评价反馈
  在实时记录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数据之后,智慧课堂利用即时报表或者学习仪表盘,即时反馈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成绩、薄弱环节、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收到本次课的学习反馈和评价,以决定是否进行再次学习或者继续高阶挑战。教师也能通过数据的反馈,及时对教学任务的设计进行调整。   2.3教学过程组织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重点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智慧课堂中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2.3.1课前预习
  教师提前在云课堂平台发布预习内容,学生借助线上课件和资源进行预习,主动完成课前知识的准备。教师通过云平台记录的学生预习数据,进行及时反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情况,也可以开展督学、导学、答疑等工作,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授课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解决方式。学生和教师都采用线上进行课前活动。
  2.3.2课中活动
  教师根据本次课的课前预习情况,发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针对学生提交成果中的典型样例,开展第一轮师生互动。现场讲解本次课的知识运用案例,进行情景模拟,课程的重难点,并展示本次课的三个难度的课程任务及完成要求。
  学生在具备了课前知识之后,系统会根据其学习偏好和知识掌握能力,精准推送相应难度的课堂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展示成果,小组汇报,观摩学习等等,以提升任务完成的质量,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进行答疑辅导。对于共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测试解决方案,对于个性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助学导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对于课堂任务的疑问,贯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地操作-测试验证-完善改进的步骤和原则,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2.3.3评价反馈
  教师通过云课堂教学平台发布课堂测试任务,以检验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强化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法兴趣。
  云平台即时诊断分析,动态监测,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测试成绩,并根据其学习数据,给出综合学习能力评分。评价主体以云平台数据为主,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线下测试等,计算学生的综合评分。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和平台兼顾的评价方式,使得评价更客观更公平更全面。
  3 结束语
  智慧课堂的目的是借助新一代的智能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生态,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今后还需继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实现批量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卢秋锦.基于“WEB前端技术”课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1,33(2):121-127.
  [2] 杨鑫,解月光.智能时代课堂变革图景:智慧课堂及其构建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4):12-17,52.
  [3] 卢秋锦,蒋宁.“互联网+”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數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181-183.
  [4] 吴婕.信息化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6):59-61.
  [5]. 刘金月.“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法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1(6):25-30.
  [6]. 彭红超, 祝智庭. 深度学习研究:发展脉络与瓶颈[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 32(1):41-50.
  [7] 彭红超,祝智庭.面向智慧课堂的灵活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研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1):38-48.
  【通联编辑:王力】
其他文献
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浪潮已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大院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计算机动画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审美情趣,具有专业技能的设计人才为宗旨,旨在为社会各岗位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技术本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动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的路程中,我们格外要注重教育以创新创业为导向。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发展型”教育,又是一种“就业型”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际能力,是中职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是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向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深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专业教学育人目标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方
摘要:针对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工程设计类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引入BIM技术辅助教学,分析了BIM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上的优势,建议应合理使用BIM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实现多方合作协同育人,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BIM;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公共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办公软件。基于计算机基础学科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日益更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把在线互动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创新研究。本文从在线互动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
摘要:根据智慧校园的特点,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以建设智慧校园为出发点,提出了山东政法学院学习型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按照“五维”学习型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理念,从数據标准、硬件及网络等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统一数据开放平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学习型智慧校园的具体建设内容,并针对具体建设内容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为各高校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标准;融合集聚平台  中图
摘要:2019年初,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教师、教材、教法,即“三教”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实施者,是基础,教材是改革的载体,是有力抓手,教法是落实改革的有效途径,三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方案》明确区分了传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差异性问题。本文以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中“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实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充分贯通,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在计算机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开展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现实途径。通过计算机专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在专业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位体系,以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为辅助,促进智能专业、智能思政在高校创新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协同效应;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摘要:作为倡导“产教研用”理念的地方本科高校,宜春学院积极探索学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重点,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特色,校政企三方共建产业学院,在宜春市大数据产业园建立IT实践实训基地,通过校政企联动打破了学校和企业的之间的壁垒,促进校政企“产教研用”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IT人才。  关键词: 校政企;合作培养;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增多,机器视觉人才的社会需求大。该文分析了机器视觉岗位人员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机器视觉实训室的建设思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教学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教学,培养学生的硬件选型能力和开发平台的应用能力,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工作站进行综合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系统集成,同时辅以3D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使学生熟悉机器视觉
摘要:2017年,国家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高职院校人工智能领域教学特点,该文提出政府指导+行业协会与企业参与+院校产创学院相结合的协作机制以及“一课双师”+“行业导师负责制”+“创新人才苗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凝练创新型人才培养核心价值、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一套人工智能类专业育人模式的案例样本。  关键词:人工智能;四方协同;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