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激趣?快乐显美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述评”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中关于剪贴画虽无明确的叙述,但剪贴画兼具了“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领域的特点,同时考虑小学阶段美术的特点,并非以实用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将其归于“造型·表现”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剪贴画要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和美感,同时突出体验性学习和学习乐趣。它以形式多样、造型独特、用材广泛为特点,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构图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现在的手工课堂,过多片面的追求创意、形式,反而使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更有效地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1、技法讲解过于多样化。小学低段的美术手工课中,老师讲的多、讲的深、讲的透,一些教师把学生剪贴的标准定位在一些基本技法上,一上手工课就示范制作步骤,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画,怎样折,剪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做出来的作品就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往下学习的兴趣。
  2、合作学习被减少。课堂中,教师习惯性地会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讨论问题、发现制作方法、解决疑点难点,却很少让其协同合作创造作品。这样的课堂环境,少了思维的碰撞、想法的交流,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认识到这些问题后,下面笔者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剪纸课堂中的“剪贴”教学,同时又是如何激发学生运用同种材料进行不同创作的,并培养低年级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一、转变观念发现美
  传统的美工活动,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现代的教育观重在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在剪贴画活动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导学生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使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1、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操作。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给学生无形中制造了一个框架,约束了其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了作品单一,缺乏个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我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用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然后让其通过思考——想像——尝试——发现等过程,主动完成作品。例如,《有趣的脸》一课,我出示了一个水果脸(图1),然后依次用形状相似的水果代替人的五官。接着提问:“你觉得哪种水果像耳朵?除了这个外,还可以用生活的哪些物品来变一变呢?它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五官吗?”学生纷纷提出各种物品,想法五花八门,有些想法根本就是匪夷所思,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五官的变化,再问:“脸还可以再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完全被打开了。这节课学生创作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同时,这也让他们了解了身边的同学或者说是同龄人的想法。学生们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彼此之间争强好胜你追我赶,更有了积极性完成自己的个性作品。这样,也就不会产生“依样画葫芦”的现象。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也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评价方法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作品的效果,常以作品效果论“英雄”,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即只注重了结果评价,而不注重过程评价。其实,在学生们的眼里,剪纸就是玩儿,他们多注重过程,只要能随意操作,自由地完成作品,就觉得特别高兴。至于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特意突出了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学生不同的创作结果,并从不同角度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积极展示,大胆表现。
  二、合作学习创造美
  新课程改革以后,美术教师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引导更多的激励学生们去思考,启迪他们去创新。
  “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差异,比如有的想象力丰富一些,有的设计能力强一些,有的绘画水平好一些,有的制作技能巧一些等等。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乐意与其他同学畅谈自己的构思,分享自己的创意,懂得倾听并能主动学习。虽然低段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但他们更适合合作学习,经过合理分工后,能够互补不足。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我把不同特长的学生安排在一个组,组成“合作”小组,让小组同学对彩纸如何利用,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
  比如美术课《我的家乡》利用彩纸制作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十组,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按以下要求完成各自的作品:1、合并手上的彩纸,缺的颜色可和其他组的互换。2、观察彩纸的形状、颜色适合做什么,巧妙的合作设计三连幅有个性的剪贴画作品。
  全班同学利用上课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果有的小组利用各种彩纸创作了一幅城市长卷;有的制作了一幅风景画;有的制作了一幅草原图;还有的小组利用废旧彩纸创作了一幅城市与游乐场等等。
  三、调整难易追求美
  学生能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树立自己的自信。因此,要善于通过手工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但是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主动性强,有的主动性差一些,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表达能力强一些,而我们教师就应该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学生有积极探索的愿望和机会,并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当学生失败时,教师给予帮助和鼓励尤显重要。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当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当充分运用奖赏和鼓励的方法,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朵五角星、一句赞扬的话,都能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都能使学生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学习中把美展现出来。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其再创作的信心!
  (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 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
蒋远翼 油画《作家肖像》 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
期刊
苗 琼(教师) 彩铅画《交错》
期刊
目前,由于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忽视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评价研究,至今仍未形成评价体系。书法教学评价过于随意,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对学生书法评价的科学性,甚至抑制学生的书法热情,更影响书法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比姆曾说:“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评价对书法的“改进”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  一、评价对象多元化  在书法教学中,评价不是老师
期刊
唐利军  男,1994年毕业于浙江省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教育协会会员。金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义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一九九七年浙江省教育系统首届艺术节中国画银奖  一九九九年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一九九九年全国庆祝澳门书画展览作品入展  二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二0
期刊
陈 乐  原名陈崇乐,字子谦,斋号古风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画院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龙瑞,范扬,何加林,林容生等。现为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北京大学《美术报》季乐胜工作室画家,华夏好丹青精英班成员,洛阳青年美协副主席,洛阳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美协会员。  出版有《水墨年华——陈乐中国画艺术》,《古风雅韵——陈乐画集》,作品散见于《中国
期刊
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美术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的美术教育,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期刊
摘 要:本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碎撕贴画制作策略:集思广益,设计主题;头脑风暴,巧妙构图;小组协作,妙意粘贴。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 “名画临摹法”、“奇思妙想法”、“时事创意法”和“生活转换法”等有创意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构图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碎撕贴画 策略研究  在一次三年级的美术研讨课上,笔者带领同学们制作撕贴画,要求同学们把美术袋中
期刊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有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给他们一片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
期刊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这是因为教学是生活。生活给我们的命题是:真实!同时我们也承认教学是艺术,艺术给我们的命题是:美。美的真谛是:真实。因此,课堂教学根本也在于“真实”,换言之:本真。  那么,如何将美术学科这种人类艺术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人们丰富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陶冶呢?我们就提出了“美术本真课堂”这一概念。从孩子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激发孩子
期刊
摘 要:当课堂上出现海绵贴纸和扭扭棒时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随着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如何在整堂课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新型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并结合公开课《迎春祈福》,从教具、学具、奖品、展示等方面,谈谈如何巧用新材,让小学美术教学大放异彩。  关键词:新材料 美术教学 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