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革命的圣地。
延安——我们仰慕已久的地方。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充满激情的诗句,不知吸引了多少热血青年和共产党员,让他们到延安去寻根溯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圣地,大美延安
2013年11月8日,迎来了中国第14个记者节,河南省记协组织“追寻红色足迹——延安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来自河南省内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期刊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踏上了行程。
11月的延安,寒意渐浓,但坐在大巴车里,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前方,就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地方。进入延安境内,心向往之的窑洞和半圆的拱门,开始在车窗旁闪过。正在大家各自畅想的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宝塔山!”
这一喊声让大家顿时兴奋了起来,纷纷隔着车窗向外张望。眼前,一座矗立在山峦上的宝塔直入云霄,如国画般美丽。大家纷纷下车,举起了相机,摆着各种姿势,欣喜地拍个不停。
站在宽阔的街道上环顾四周,目及之处是耸立的高楼大厦,是陕北姑娘热情的笑容,是五光十色的广告橱窗,是波光粼粼穿城而过的美丽延河。延河旁边的广场上,有嬉戏打闹的孩子,有拉着乐器的老人,有唱着秦腔的媳妇,有扭着秧歌的姑娘们。延安处处散发着生机,处处荡漾着快乐。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驰名中外的革命圣地和意蕴悠长的黄土风情文化让人神往。
在历史上,延安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这座古老的城市经久不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数。特别是在战火纷飞、艰苦创业的革命年代,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笔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财富。
南泥湾:延安精神嵌入国人灵魂
南泥湾是我们到达的第一站。上世纪,郭兰英的一首歌曲,将南泥湾传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嵌入国人的灵魂。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0年,朱德总司令亲赴南泥湾踏勘调查;1941年春,八路军在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克服重重困难,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一停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展览馆,想尽快看到南泥湾在上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丰功伟绩。展览馆内,郭兰英那熟悉的歌声动听悠扬,看着先辈们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农具,对比着南泥湾贫穷的旧貌和富裕的新颜,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先辈们就是凭借这些简陋的农具,为我们创造了值得永恒追随的延安精神。
杨家岭:开启党的新征程
离别南泥湾,我们前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的杨家岭。这里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即使没有来过杨家坪,对这个地方也不会陌生,因为在他们小学时的《语文》中,《杨家岭的早晨》让人记忆犹新。“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站在杨家坪,举目四顾,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中央大礼堂是杨家岭的标志性建筑,阳光中,这个始建于1942年的革命古迹显得端庄、肃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隆重召开的,会议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此,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新的征程。
枣园:“为人民服务”世代相传
距离杨家岭6公里,是环境优美的枣园革命旧址。枣园又称延园,现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这里背山面水,视野开阔,树木茂密,每年重阳,红枣满树,桃李压枝。
站在枣园革命旧址的门口,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小礼堂建成于1941年,砖木结构,呈凸字形。据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都要请群众在此吃饭或举行团拜,官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小礼堂前方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蜿蜒的水渠,这便是有名的“幸福渠”了。史料记载,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央机关为了给群众谋福利,在此修建了边区的第一长渠——裴庄渠。这条渠使西川靠天吃饭的农民连年丰收,因而人们改称其为“幸福渠”,一直使用至今。
小礼堂右侧的一孔窑洞,是周总理曾经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周总理常常在这里工作到天亮,困了、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为了新中国,他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工作,日理万机!
参观完周总理的故居,我们又来到了毛主席的旧居。毛主席当年在这里曾主持召开过多次会议,分析国内外形势,激励共产党员要昂首挺胸,奋发图强,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全新的中国而奋斗。
“毛主席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只要时间允许他便常常到百姓家里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从来都不嫌弃百姓啰唆、麻烦,相反总是和他们谈成一片,让人们觉得他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更像一位知冷知热平易近人的朋友。在聊天时,当他了解到当前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时,便立刻吩咐身边的人尽量去解决,而且还会询问解决的情况。”导游对伟人的讲解,让每一个人动容。“毛主席对人民群众宽容热情,可他对自己的儿女却相当的严厉苛刻。他经常教导孩子记住自己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孩子,要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作风。” 枣园也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1944年9月,中央警卫团的一名叫张思德的战士在安塞石峡山谷中烧木炭时牺牲了,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在会上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从此,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世代相传。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辉煌事业的聚光点
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延安革命纪念馆意义非凡。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始建于1950年1月,距城1公里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参观时指出:“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延安时,神情专注地参观了全部展览内容。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内有6个展厅,这里展出的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
站在平坦开阔的纪念馆广场前,迎面绿地成片,繁花似锦。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毛泽东青铜像。塑像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六个金色大字。铜像两侧,由柏树组成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我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党的宗旨,维护人民利益,恪守职业道德,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站在毛主席塑像前,我们郑重宣誓。
清凉山,新闻事业的摇篮
如果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清凉山无疑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的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
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形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陈列共分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进行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及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景像合成等展示,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的生动课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党的新闻机构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将军曾赋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从瞩目清凉山。”
如今,矗立在清凉山的延安新闻纪念馆,依然保持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特性。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个2米多高的钢笔雕塑,下方写着“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八个大字。那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那长青不衰的文化内涵让这座走过半个世纪的新闻纪念馆,永远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平坦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踏上了延安这块圣洁的黄土高台,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这里的湖光塔影。5天的时间里,我们沿着当年共产党人走过的足迹,重温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时代所孕育的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冬日的延安,给我们进行了一次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延安——我们仰慕已久的地方。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充满激情的诗句,不知吸引了多少热血青年和共产党员,让他们到延安去寻根溯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圣地,大美延安
2013年11月8日,迎来了中国第14个记者节,河南省记协组织“追寻红色足迹——延安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来自河南省内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期刊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踏上了行程。
11月的延安,寒意渐浓,但坐在大巴车里,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前方,就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地方。进入延安境内,心向往之的窑洞和半圆的拱门,开始在车窗旁闪过。正在大家各自畅想的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宝塔山!”
这一喊声让大家顿时兴奋了起来,纷纷隔着车窗向外张望。眼前,一座矗立在山峦上的宝塔直入云霄,如国画般美丽。大家纷纷下车,举起了相机,摆着各种姿势,欣喜地拍个不停。
站在宽阔的街道上环顾四周,目及之处是耸立的高楼大厦,是陕北姑娘热情的笑容,是五光十色的广告橱窗,是波光粼粼穿城而过的美丽延河。延河旁边的广场上,有嬉戏打闹的孩子,有拉着乐器的老人,有唱着秦腔的媳妇,有扭着秧歌的姑娘们。延安处处散发着生机,处处荡漾着快乐。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驰名中外的革命圣地和意蕴悠长的黄土风情文化让人神往。
在历史上,延安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这座古老的城市经久不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数。特别是在战火纷飞、艰苦创业的革命年代,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笔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财富。
南泥湾:延安精神嵌入国人灵魂
南泥湾是我们到达的第一站。上世纪,郭兰英的一首歌曲,将南泥湾传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嵌入国人的灵魂。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0年,朱德总司令亲赴南泥湾踏勘调查;1941年春,八路军在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克服重重困难,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一停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展览馆,想尽快看到南泥湾在上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丰功伟绩。展览馆内,郭兰英那熟悉的歌声动听悠扬,看着先辈们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农具,对比着南泥湾贫穷的旧貌和富裕的新颜,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先辈们就是凭借这些简陋的农具,为我们创造了值得永恒追随的延安精神。
杨家岭:开启党的新征程
离别南泥湾,我们前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的杨家岭。这里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即使没有来过杨家坪,对这个地方也不会陌生,因为在他们小学时的《语文》中,《杨家岭的早晨》让人记忆犹新。“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站在杨家坪,举目四顾,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中央大礼堂是杨家岭的标志性建筑,阳光中,这个始建于1942年的革命古迹显得端庄、肃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隆重召开的,会议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此,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新的征程。
枣园:“为人民服务”世代相传
距离杨家岭6公里,是环境优美的枣园革命旧址。枣园又称延园,现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这里背山面水,视野开阔,树木茂密,每年重阳,红枣满树,桃李压枝。
站在枣园革命旧址的门口,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小礼堂建成于1941年,砖木结构,呈凸字形。据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都要请群众在此吃饭或举行团拜,官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小礼堂前方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蜿蜒的水渠,这便是有名的“幸福渠”了。史料记载,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央机关为了给群众谋福利,在此修建了边区的第一长渠——裴庄渠。这条渠使西川靠天吃饭的农民连年丰收,因而人们改称其为“幸福渠”,一直使用至今。
小礼堂右侧的一孔窑洞,是周总理曾经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周总理常常在这里工作到天亮,困了、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为了新中国,他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工作,日理万机!
参观完周总理的故居,我们又来到了毛主席的旧居。毛主席当年在这里曾主持召开过多次会议,分析国内外形势,激励共产党员要昂首挺胸,奋发图强,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全新的中国而奋斗。
“毛主席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只要时间允许他便常常到百姓家里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从来都不嫌弃百姓啰唆、麻烦,相反总是和他们谈成一片,让人们觉得他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更像一位知冷知热平易近人的朋友。在聊天时,当他了解到当前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时,便立刻吩咐身边的人尽量去解决,而且还会询问解决的情况。”导游对伟人的讲解,让每一个人动容。“毛主席对人民群众宽容热情,可他对自己的儿女却相当的严厉苛刻。他经常教导孩子记住自己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孩子,要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作风。” 枣园也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1944年9月,中央警卫团的一名叫张思德的战士在安塞石峡山谷中烧木炭时牺牲了,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在会上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从此,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世代相传。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辉煌事业的聚光点
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延安革命纪念馆意义非凡。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始建于1950年1月,距城1公里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参观时指出:“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延安时,神情专注地参观了全部展览内容。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内有6个展厅,这里展出的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
站在平坦开阔的纪念馆广场前,迎面绿地成片,繁花似锦。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毛泽东青铜像。塑像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六个金色大字。铜像两侧,由柏树组成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我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党的宗旨,维护人民利益,恪守职业道德,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站在毛主席塑像前,我们郑重宣誓。
清凉山,新闻事业的摇篮
如果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清凉山无疑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的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
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形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陈列共分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进行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及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景像合成等展示,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的生动课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党的新闻机构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将军曾赋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从瞩目清凉山。”
如今,矗立在清凉山的延安新闻纪念馆,依然保持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特性。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个2米多高的钢笔雕塑,下方写着“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八个大字。那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那长青不衰的文化内涵让这座走过半个世纪的新闻纪念馆,永远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平坦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踏上了延安这块圣洁的黄土高台,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这里的湖光塔影。5天的时间里,我们沿着当年共产党人走过的足迹,重温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时代所孕育的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冬日的延安,给我们进行了一次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