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外语教学法流派中重要的一支,全身反应法近年来引起了我国国内教育研究者和英语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英语教学方面。本文简述了全身反应法的理论背景、主要教学原则、特点以及其局限性,总结了最近一段时期中国教育研究者个广大英语教师对全身反应法的评价及研究,并结合这些研究得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全身反应法和其他教学法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理论背景;局限性;结合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概述与研究背景
(一)定义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简称TPR教学法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James Asher (1969)指出儿童习得母语是输入大量听力信号随之发出对应的身体反应的过程。Asher引用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诊释全身反应法学法的原理。例如,母亲对孩子说“看妈妈,看妈妈”,孩子会转头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父亲又说“再看看爸爸”,孩子又会扭头看爸爸,也就是说,对于成年人的话语,孩子用转头、微笑、哭泣、伸手、抓、走等身体语言回应。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实际观察基础上,Asher提出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理论。
(二)具体教学
用汉语介绍学习方法。告诉大学生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即全身反应法, 并且做出一些示范, 边发指令边做动作, 例如“是围绕着大学生住宿问题而展开的, 主要通过阐述住在学校和不住在学校的利弊来展开课文, 而每一个学生对这一问题又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 不管如何, 我们都应该先梳理课文中对这一现象的看法。首先, 教师根据内容, 发出搬东西的指令, 让个别学生参与, 做出反应; 接着, 让全班学生参与这一动的反应; 以此类推, 教师还可以发出围绕课文而进行的等词语的指令, 让学生来做动作, 以此加深印象。发指令与做动作变换进行。
(三)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
1.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只有输入了充分的可被理解的听的内容,才能自然地过渡到“说”。同时进行听和说两种技能的训练,只会给学生造成压力,缺乏可被理解的听的练习,学生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很容易说错。
2.全身动作是发展理解能力的关键。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对于所学语言的理解程度。大量研究证明,指令是基本的交际,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英语的大多数语法结构和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熟练的指令来教授。
3.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学生听到并理解所学的大量接受性词汇,将外语在认知结构中内化,就产生了一个说话的待发点。
二、全身反应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讨论式导入
討论式导入就是教师课前给学生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话题,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以此来导入新课。虽然有时课堂会稍嫌吵闹,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过应注意限定学生讨论的范围。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很自然地在听取学生的讨论结果中进入了本课内容。如此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共同协作便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
2. 课本剧表演导入
教师可事先将课文改编成简单易懂的剧本, 再由学生进行排练。如在讲看病时,上课前我先让四位学生表演看病的情景,再从学生的表演中逐渐地导入新课。此法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 笑话和故事导入
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听、爱读有趣的故事。英语中的笑话和故事又有很多闪烁着智慧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用它们来导入新课,可以达到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听课情绪的效果。
三、全身反应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1.特点
全身反应法注重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有经验的教师懂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学习效果较好,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全身反应教学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很适合儿童英语教学,可以很容易的调动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并进。
2.全身反应法的局限性
全身反应法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乐学原则,能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快学,感到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一)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动作及言语大都是简单的活动,不可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与此同时,全身反应法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小组竞赛等,而孩子一开心就手舞足蹈,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再好的教学方法,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TPR 教学法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既增加了儿童语言实践机会,又能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TPR 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学会外语。儿童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使儿童所学的知识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让儿童的多种感官参加记忆,从多种渠道输入,从而增强儿童外语习得效果。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及时在儿童外语习得的关键期内,充分发挥儿童学习外语具有的独特优势,利用TPR 教学法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为他们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冉亚辉.英语中的全身反应法.中国教育报,2008-08-29,(5)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英语.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余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理论背景;局限性;结合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概述与研究背景
(一)定义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简称TPR教学法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James Asher (1969)指出儿童习得母语是输入大量听力信号随之发出对应的身体反应的过程。Asher引用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诊释全身反应法学法的原理。例如,母亲对孩子说“看妈妈,看妈妈”,孩子会转头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父亲又说“再看看爸爸”,孩子又会扭头看爸爸,也就是说,对于成年人的话语,孩子用转头、微笑、哭泣、伸手、抓、走等身体语言回应。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实际观察基础上,Asher提出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理论。
(二)具体教学
用汉语介绍学习方法。告诉大学生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即全身反应法, 并且做出一些示范, 边发指令边做动作, 例如“是围绕着大学生住宿问题而展开的, 主要通过阐述住在学校和不住在学校的利弊来展开课文, 而每一个学生对这一问题又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 不管如何, 我们都应该先梳理课文中对这一现象的看法。首先, 教师根据内容, 发出搬东西的指令, 让个别学生参与, 做出反应; 接着, 让全班学生参与这一动的反应; 以此类推, 教师还可以发出围绕课文而进行的等词语的指令, 让学生来做动作, 以此加深印象。发指令与做动作变换进行。
(三)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
1.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只有输入了充分的可被理解的听的内容,才能自然地过渡到“说”。同时进行听和说两种技能的训练,只会给学生造成压力,缺乏可被理解的听的练习,学生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很容易说错。
2.全身动作是发展理解能力的关键。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对于所学语言的理解程度。大量研究证明,指令是基本的交际,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英语的大多数语法结构和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熟练的指令来教授。
3.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学生听到并理解所学的大量接受性词汇,将外语在认知结构中内化,就产生了一个说话的待发点。
二、全身反应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讨论式导入
討论式导入就是教师课前给学生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话题,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以此来导入新课。虽然有时课堂会稍嫌吵闹,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过应注意限定学生讨论的范围。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很自然地在听取学生的讨论结果中进入了本课内容。如此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共同协作便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
2. 课本剧表演导入
教师可事先将课文改编成简单易懂的剧本, 再由学生进行排练。如在讲看病时,上课前我先让四位学生表演看病的情景,再从学生的表演中逐渐地导入新课。此法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 笑话和故事导入
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听、爱读有趣的故事。英语中的笑话和故事又有很多闪烁着智慧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用它们来导入新课,可以达到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听课情绪的效果。
三、全身反应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1.特点
全身反应法注重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有经验的教师懂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学习效果较好,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全身反应教学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很适合儿童英语教学,可以很容易的调动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并进。
2.全身反应法的局限性
全身反应法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乐学原则,能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快学,感到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一)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动作及言语大都是简单的活动,不可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与此同时,全身反应法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小组竞赛等,而孩子一开心就手舞足蹈,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再好的教学方法,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TPR 教学法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既增加了儿童语言实践机会,又能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TPR 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学会外语。儿童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使儿童所学的知识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让儿童的多种感官参加记忆,从多种渠道输入,从而增强儿童外语习得效果。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及时在儿童外语习得的关键期内,充分发挥儿童学习外语具有的独特优势,利用TPR 教学法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为他们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冉亚辉.英语中的全身反应法.中国教育报,2008-08-29,(5)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英语.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余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