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延续,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良好工具,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平台。不恰当的评语,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甚至会打消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而一则好的作文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造欲,形成作文教学中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出现师生之间的“同构”、“共振”现象。因此,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值得教师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作文评语;针对性;表扬与提醒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逐渐下降,相应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下滑,大部分都是抄袭或搪塞之作,如果对学生采用正面的批评,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作文评语就成了作文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在写评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斟酌字句。
一、巧用批评,善用表扬与提醒
批评能让学生明白不足并使之改进,但批评一定要得法,要适度,过于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只能起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而多用提醒代替批评效果更佳。
如对于错字较多的作文,如果我们在作文评语上写 “错别字极多”、“让人无法看懂”之类的话,很可能使这一学生和你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于下次连抄袭的作品都不交了。相反,如果用“这么多常用字给写错了,一定是粗心的缘故,相信你以后的作文会注意的”作为评语,效果就要好的多。个别学生为了应付作文,出现抄袭之作,教师也需慎重落笔,千万不能大笔一挥批上“抄袭之作”,或者干脆在课堂里凶巴巴的指责,挖苦一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下评语的:“虽是抄袭之作,但也是动了脑筋,属于会抄的一种,有的地方,还改得很巧,为原文增了色。”这样的评语,说得委婉,容易接受,且有启发。其实,这样评语之后,学生决不会因为你的表扬和提醒而再去抄,也不至于因为你的指责而不去抄。相反,表扬和提醒会比指责更难受。
对于自尊心较强、有钻劲、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述事情的经过时,应该注意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描写。比方说,‘我翻开书’可改为‘我高兴地翻开了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我哭出了声’可改为‘想着想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等。而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让人读来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你一定是最优秀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一篇作文下来,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假使教师再一味地予以否定、批评,学生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难怪学生们怕作文、厌作文。所以我认为在写评语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以正面的表扬。
对于作文好的学生,老师自然乐于看,但应不忘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这样会使学生们作文时兴趣盎然,既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又不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素质下降,差生比例逐年增加,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例《一件难忘的事》一文中,我在一位班级比较调皮的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课下你与老师聊天的时候,从你那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心里,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作文,端端正正做人,我永远相信你、支持你,你是最棒的!”从那以后,学生每次都认真地写作文,至少不在有抄袭或者搪塞之作。
适度的表扬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但一味地表扬(高歌),使同学们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给出恰到好处的学生作文评语。
二、避免“公式化”,评语要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
在写作文评语时,有的老师并不是很认真的去对待,给出的评语完全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空洞而没有针对性。审视传统的作文评语,几乎都是法官式的判词例如“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等,基本是“千篇一律”。学生在看到这样的评语时,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没有认真去读他的作文,这样,其写作的兴趣也就没了。师生双方的不重视也让“作文评语”失去了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在写评语的过程中要作到有针对性,语言有自己的特点,给学生一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所谓评语要有“独特性”,也就是使用个性化的作文评语。评语如其人--首先是写评语的教师,如教师的人品和风格;其次是被评的学生,如这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评语如其文--对议论文的评语应该不同于对说明文的评语等等。同是学生的议论文,对思想评论、影评、读后感、短评等也不同。评语如其人,评语如其文,评语就具有独特性。
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作文及平时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即从大处落墨,如文章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劣,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教师布置的每一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是训练想象描写整理,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协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和靶子,有的放矢。如此,方可使评语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学生领悟习作训练的意图,有目标的改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精练字句,讲究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和领会。如果教师的评语老是干巴巴的几句,那是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的“语言欠生动”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和热心。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评语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就应该在此有所体现。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
有时引用古典诗文也能使评语显得典雅庄重。如对认真写作文但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我写下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词),会增强他的信心。
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要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各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和剂,达到 “笑过之后又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效果。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能加点“盐”呢?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肯定是抄袭的,假如直接写“本文非你所做”,可能学生就会出现抵触情绪,联想到某些小说前经常出现的话,我写到:“本文章纯属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此,在幽默中给学生以某种警策作用。当然,运用幽默性的评语要注意适度,因为幽默本身含有讽刺性,搞不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四、以情动人启发为主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从评语的字里行间观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动和兴奋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有这样一则寓言,老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脸使劲的刮着,风越刮越大,可人们的衣服穿的越多,裹的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的吹拂,带着暖意,来着温馨,于是人们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不也应该想春风一样轻轻的吹拂吗?古语有言:“授人已鱼不如授人已渔。”评语中把作文的各种不足说的面面具到,并说明怎样改正固然可以使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得失了然于胸,但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文章的得失,怎样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是可以使学生自身得到更大的提高吗?
六、摆正位置与时俱进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样的传统也使一些教师在内心自然不自然的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两个不对等的位置。如此,一方面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缺少交流,人为的造成一条鸿沟,同时,也使教师自己不能摆正心态,处处已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话。把这种心态带到作文评改之中,可想而之,写出来的评语是很难在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教师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早成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以及新的思维方式。那么,如果把这种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方式带到作文的写作当中,就很可能作出一篇我们认为是“胡言乱语”、“狗屁不通”的文章来。对此,教师要认真的对待,不能以自己守旧的认识去批评学生的文字,而是要用包容、理解甚至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多接触新事物,新思想,与时俱进,充实自我。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新作品”,批改时得心应手。
总之,写好作文评语,是一名语文教师教学的利器,而这一利器,需要教师用心、用智慧去磨砺。教师在书写评语时,是用红墨水写成的,但仔细想来,却应该是用心血来写成,教师在这里倾注的心血越多,往往就越有光彩。
关键词 作文评语;针对性;表扬与提醒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逐渐下降,相应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下滑,大部分都是抄袭或搪塞之作,如果对学生采用正面的批评,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作文评语就成了作文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在写评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斟酌字句。
一、巧用批评,善用表扬与提醒
批评能让学生明白不足并使之改进,但批评一定要得法,要适度,过于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只能起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而多用提醒代替批评效果更佳。
如对于错字较多的作文,如果我们在作文评语上写 “错别字极多”、“让人无法看懂”之类的话,很可能使这一学生和你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于下次连抄袭的作品都不交了。相反,如果用“这么多常用字给写错了,一定是粗心的缘故,相信你以后的作文会注意的”作为评语,效果就要好的多。个别学生为了应付作文,出现抄袭之作,教师也需慎重落笔,千万不能大笔一挥批上“抄袭之作”,或者干脆在课堂里凶巴巴的指责,挖苦一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下评语的:“虽是抄袭之作,但也是动了脑筋,属于会抄的一种,有的地方,还改得很巧,为原文增了色。”这样的评语,说得委婉,容易接受,且有启发。其实,这样评语之后,学生决不会因为你的表扬和提醒而再去抄,也不至于因为你的指责而不去抄。相反,表扬和提醒会比指责更难受。
对于自尊心较强、有钻劲、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述事情的经过时,应该注意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描写。比方说,‘我翻开书’可改为‘我高兴地翻开了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我哭出了声’可改为‘想着想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等。而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让人读来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你一定是最优秀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一篇作文下来,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假使教师再一味地予以否定、批评,学生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难怪学生们怕作文、厌作文。所以我认为在写评语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以正面的表扬。
对于作文好的学生,老师自然乐于看,但应不忘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这样会使学生们作文时兴趣盎然,既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又不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素质下降,差生比例逐年增加,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例《一件难忘的事》一文中,我在一位班级比较调皮的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课下你与老师聊天的时候,从你那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心里,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作文,端端正正做人,我永远相信你、支持你,你是最棒的!”从那以后,学生每次都认真地写作文,至少不在有抄袭或者搪塞之作。
适度的表扬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但一味地表扬(高歌),使同学们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给出恰到好处的学生作文评语。
二、避免“公式化”,评语要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
在写作文评语时,有的老师并不是很认真的去对待,给出的评语完全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空洞而没有针对性。审视传统的作文评语,几乎都是法官式的判词例如“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等,基本是“千篇一律”。学生在看到这样的评语时,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没有认真去读他的作文,这样,其写作的兴趣也就没了。师生双方的不重视也让“作文评语”失去了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在写评语的过程中要作到有针对性,语言有自己的特点,给学生一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所谓评语要有“独特性”,也就是使用个性化的作文评语。评语如其人--首先是写评语的教师,如教师的人品和风格;其次是被评的学生,如这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评语如其文--对议论文的评语应该不同于对说明文的评语等等。同是学生的议论文,对思想评论、影评、读后感、短评等也不同。评语如其人,评语如其文,评语就具有独特性。
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作文及平时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即从大处落墨,如文章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劣,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教师布置的每一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是训练想象描写整理,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协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和靶子,有的放矢。如此,方可使评语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学生领悟习作训练的意图,有目标的改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精练字句,讲究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和领会。如果教师的评语老是干巴巴的几句,那是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的“语言欠生动”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和热心。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评语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就应该在此有所体现。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
有时引用古典诗文也能使评语显得典雅庄重。如对认真写作文但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我写下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词),会增强他的信心。
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要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各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和剂,达到 “笑过之后又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效果。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能加点“盐”呢?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肯定是抄袭的,假如直接写“本文非你所做”,可能学生就会出现抵触情绪,联想到某些小说前经常出现的话,我写到:“本文章纯属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此,在幽默中给学生以某种警策作用。当然,运用幽默性的评语要注意适度,因为幽默本身含有讽刺性,搞不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四、以情动人启发为主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从评语的字里行间观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动和兴奋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有这样一则寓言,老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脸使劲的刮着,风越刮越大,可人们的衣服穿的越多,裹的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的吹拂,带着暖意,来着温馨,于是人们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不也应该想春风一样轻轻的吹拂吗?古语有言:“授人已鱼不如授人已渔。”评语中把作文的各种不足说的面面具到,并说明怎样改正固然可以使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得失了然于胸,但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文章的得失,怎样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是可以使学生自身得到更大的提高吗?
六、摆正位置与时俱进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样的传统也使一些教师在内心自然不自然的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两个不对等的位置。如此,一方面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缺少交流,人为的造成一条鸿沟,同时,也使教师自己不能摆正心态,处处已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话。把这种心态带到作文评改之中,可想而之,写出来的评语是很难在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教师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早成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以及新的思维方式。那么,如果把这种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方式带到作文的写作当中,就很可能作出一篇我们认为是“胡言乱语”、“狗屁不通”的文章来。对此,教师要认真的对待,不能以自己守旧的认识去批评学生的文字,而是要用包容、理解甚至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多接触新事物,新思想,与时俱进,充实自我。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新作品”,批改时得心应手。
总之,写好作文评语,是一名语文教师教学的利器,而这一利器,需要教师用心、用智慧去磨砺。教师在书写评语时,是用红墨水写成的,但仔细想来,却应该是用心血来写成,教师在这里倾注的心血越多,往往就越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