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贵州省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重视发展边疆教育。贵州省政府响应中央政府发展边疆教育的政策,积极发展本省的民族教育。在这一特殊时期,贵州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本省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学校,促进了贵州省民族教育的发展。虽然贵州省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些政策、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贵州省民族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贵州省民族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5-02
  一、抗战时期贵州省发展民族教育的背景
  民国初期,贵州省民族教育就已起步,但是由于军阀混战,政权更迭,民族教育缺乏一个安定发展的环境而停滞不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杂居或聚居在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文化水平落后。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与汉族迥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也与汉族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政府的各项政令难以有效的实施。更严重的是,由于许多少数民族群众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有国家概念和民族意识,容易受人蛊惑,“朝秦暮楚,不知国家为何物。对于国防上及安定后方生活危险殊甚”。因此,国民政府意识到要使贵州省稳定发展,处理好贵州省的少数民族问题非常重要。为了让贵州省各族人民树立国家、民族意识,团结各族人民,必须在贵州省推行边疆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
  二、抗战时期贵州省政府实施民族教育的政策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从“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出发,确立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的边疆教育政策。在中央政府的统筹安排下,贵州省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边疆教育法令,积极推行边疆教育。
  贵州省颁布的边疆教育法令主要有1942年的《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和《贵州省边地教育执行方案草案》。从内容上看,《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以下六个方面做了具体部署:第一,建立边地教育委员会,作为贵州省推进边疆教育事业的最高组织。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县政府一律组建边民教育促进委员会,管理该县边疆教育事宜。第二,边疆教育学校的分配设置。《草案》规定,边民散布区域内已设立的46所中等学校(包括国立、省立、县立、私立、普中、师范、职工等类),应尽量优待边民子女入学。第三,培养边校师资。《草案》规定,教育厅要筹设特种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应添设边教师资训练班,边民区域各种中等学校(包括国立、省立、县立、私立、师范、职校)一律添设边教简易师范训练班,等等。第四,经费的筹集。边校师资训练实验研究、充实设备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学金、补助金等费用,除了由贵州省筹集外,也请教育部拨款资助。第五,边校教育的实施。《草案》规定,教材的统一编纂与审核由边地教育委员会办理,注重少数民族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优待边民教师等。第六,督导与考核。《草案》规定,贵州省边区均应设置边教督导员,没有设置边教督导员的地区,暂由教育厅指派各该区视导员兼任。
  《贵州省边地教育执行方案草案》规定,边教校要着重进行以下六方面的教育,提高国家观念及中华民族意识,倡导同族同源中心理论;认识和崇敬领袖;增加农村经济生产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增加卫生常识;改良陋习;发扬勤劳俭朴的优秀品德。在边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增设《中华民族发展史》等课程,鼓励各边教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特殊课程。根据这一方案,各类各级学校进行了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增设了《地方行政》等数门课程,自编了《建设边疆》等10余种教材。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的入学率,依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相关条例,贵州省政府制定了《贵州省各县市失学民众强迫入学暂行办法》,规定“如应入学之失学民众,接到入学通知后,无故或借故不入学,须给予一定处罚,并再令其入学。”各市县入学儿童之数额每少1人,罚款15—18枚银元。
  三、成就及不足
  根据贵州省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贵州省成立了边疆教育的管理机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12所专设的边疆小学。培养边疆教育师资,缓解了边教师资缺乏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较之战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贵州省的民族政策虽然在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抗战时期贵州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多是发现某一问题了,就制定一项计划或颁布一项政策,以解决该问题,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没有一个整体、统一的规划。其次,贵州省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是为了适应战时需求,虽然能解一时之需,但是这些政策多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不利于贵州省民族教育的长期发展。抗战结束后,这些应急性的法规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废除,从而对贵州省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最后,贵州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同化性,易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反感。贵州省民族教育法令的制定都遵从着中央政府的“特殊文化,渐趋统一”的同化教育政策,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和政策,引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感,很多少数民族群众不愿也不敢上学读书,害怕被“融合”。在课程设置,与内地的教学模式一样,以国文为主要教科书,许多少数民族因有自己的语言,并不懂国文,孩童刚进入小学就开始用汉语教学,学生无法听懂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过程,不尊重民族语言,课程内容带有民族歧视色彩,给边疆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因进展缓慢,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太低。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贵州省政府还实行强迫教育的行政手段,如《贵州省各县市失学民众强迫入学暂行办法》规定,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如果不上学,父母要交纳相应的罚款。这一政策虽然能保证一定的入学率,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少数民族群众对同化教育的反感,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发展民族教育是一个长远、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整体、长远的规划。在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也要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
  参考文献:
  [1]凌纯生:《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
  [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教育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载《贵州教育》,1942年第4卷7—9期合刊。
  [4]孔令中主编:《贵州教育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张晴(1988—)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国史。
其他文献
水泥胶砂流动度是水泥砂浆可塑性的反映,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水泥性能检测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由于胶砂流动度试验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复演性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开始为人所接受,“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最早体现在孔子的教育理论当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其实所
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培养目标已不简单的只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提高个人内涵已经成为社会对艺术类学生的更高要求。我们通过高
介绍了日本关于混凝土构筑物的腐蚀诊断及加固补强的最新动向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电化学防腐方法的应用技术。
砌筑砂浆在施工后,是在砌体材料的包围之下水化、硬化从而具有强度的,不同的砌筑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水特性和界面状况,实际施工中的砂浆与建立砂浆强度曲线时所用的试块所处的环境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中的桩基础,在抛石的作用下将产生负摩擦力。通过支撑桩及自由桩上负摩擦力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抛石过程中基桩内力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抛石过程中基桩上的
在工程实际中对坝体与坝基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经常按照一体两介质进行分析,这种假设与实际存在出入。为了研究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和建立正确的分析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在近代中国哲学的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着力划分科玄的分际,其作用不仅批判了科学方法向万能性的发展,更近一步明确了玄学的意义,对今天出于弱势地位的人文学科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定位
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检验,从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全面控制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简供相关人员参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待两个同样依赖数手指计算的孩子,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