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国西部片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是其精神内核。围绕这一核心冲突,形成了若干符号化视觉形象,作为西部片的奠基人之一,約翰·福特在这套视觉表意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影像语言,从最基本的镜头层面,约翰·福特通过篱笆、走廊和门等视觉符号,就搭建了从野蛮到文明的一系列对应的空间尺度。
【关键词】:西部片;约翰·福特;边境;空间;符号
文明与野蛮:西部片戏剧矛盾的对立统一
西部片是指以十九世纪后期美国西部为背景,以讲述游牧牛仔和枪手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的电影类型片。[1]它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牛仔和枪手通常戴着牛仔帽、脖子上系着方巾,脚穿带马刺的牛仔靴,身披鹿皮衣。其它一些符号性角色包括北美土著人、土匪、律师、赏金猎人、不法之徒、士兵、移民、农民和农场主,以及普通的小镇居民。西部片经常会强调荒野的恶劣环境,动作场景通常发生在干旱、荒芜的沙漠或深山。在西部片中,广袤的地貌景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俨然成为西部片中最重要的辨识符号之一,这样的视觉形象已经沉淀变成美国民族神话的一部分,它经常被描述为“神话般的美国西部平原和沙漠景象。”[2]其它的符号性景观包括农场、边境小镇、酒吧、铁路和孤零零的军事要塞。除此之外,经常出现的情节套路包括在荒蛮边境修建铁路或者电话线;农场主保护他们的农场免受盗马贼的侵扰;骑兵与印第安土著的冲突;律师或者赏金猎人追踪他们的猎物等。这些高度符号化的情节有个共同的特点,即以文明和野蛮的冲突,作为贯穿全片的矛盾线索。[3]
西部世界的空间表意系统
在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中,他将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这条主线,与符号化的场景结合起来,构成了独特的空间表意系统。作为导演,他在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超过140部电影,他被认为是同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4]在西部片历史上,他首次将舞台推向“边境”这一独特的地域空间,边境的两边,分别是白人移民所代表的文明世界和北美土著人所代表的荒蛮世界。男主角通常会游移在两者之间。在荒蛮世界里,人们按照个人的、直接的或者私人的正义,即所谓的“边境正义”来构建社会组织,这些法则通常通过家族世仇或个人复仇的剧情来加以表现,它与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法律系统形成显著的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前者通常是开阔的沙漠,孤独的要塞、零星的农场、土著的村庄;后者则以规整的小镇空间为代表,文明所到之地,往往会以教堂为标志性建筑,此外还有商店、银行和学校。作为两者的过渡地带,往往是一些边境小村子,与镇子以教堂为中心不同,小村子往往以酒吧作为空间的中心,这里往往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它既不同于文明世界的法律,也和荒蛮世界的自然法则不同,这里有音乐、有女人、赌博、酗酒、斗殴和枪战,往往是戏剧性场景的发生地。
作为对比,导演巴德·伯蒂彻的西部世界里,小镇永远缺席,肥沃的绿洲是旅者唯一的栖居地,显然,他对自然是怀着敬畏的,他的作品无法代表西进运动的开拓精神;而到了萨姆·佩金法的西部,围墙环抱得墨西哥小村屡屡变成诱惑拓疆者的陷阱,在这里,文明和野蛮的冲突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暴力的无处不在;而塞吉尔·莱昂内将他暮日里沉睡的小镇变成迷宫,门窗背后永远藏着匿名枪手,他喜欢描述这些无名小人的“无价值的生命”。[5]约翰·福特与他们都不同,他将文明紧锁在小镇民宅中、骑兵要塞内、驿站、篷车或其他掩体里,更绝妙的是,荒原作为野蛮的象征,经常与这些掩体同时入画,等于用场面调度将移民者引入荒原,不动声色地营造张力。我们往往会在福特西部片中看到这样的画面,透过门框,摄影机从屋子里对着外边辽阔的沙漠,对福特来说,这不仅是他所有电影的主题,更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触动他生命内核最本质的情怀。
约翰·福特的西部空间
早在1917年,《关山飞渡》诞生前22年,《安邦定国志》前47年,福特拍了生平第一部剧情片《开枪射击》,这里就有多个镜头在门口取景,因为屋里屋外的强烈明暗对比,人物进出阴影给人带来巨大视觉落差。到1926年的《三个劫匪》,福特至少在三个不同地点延续这一拍摄习惯,先是骑马人勒绳悬停在燃烧的木屋前,摄影机就透过两扇冒着火焰的门板,凝视着他。然后是视点从篷车里伸出,隐约可见“三个劫匪”正躲在屋檐角落里。最后是个男人藏在小木屋里等着他的对手,透过窗栏,外边的火车呼啸而过。在这两部无声西部片中,如果说这些镜头有何深意,未免牵强,但倘若换成别人,也许不过就是个普通的构图,过了就完了,但福特偶然间尝试,下意识磨练,快感就这样轰轰烈烈席卷而来。所以,《搜索者》的开场是女人依在门口看远丘中的男人徐徐而来,闭幕是女人在同样地方看着男人离去。
在《关山飞渡》里,福特已经运笔娴熟。这其实是部以西部为背景的公路片,一行人驱车至洛兹堡,途经三个驿马站,其余时间都暴露在印第安人的势力范围,这三个驿马站都用篱笆与荒野隔开,这里篱笆的用意和门略有不同了,从质感上看中空脆弱,让人警惕灾难随时降临。就说马车第一次驶进荒原,因为迎头那半个纪念碑山谷抢去视野,很少人注意到近景出稀稀落落的几根烂篾片,其实这是个隐喻,就像中国人出远门都求个好兆头,镂空的栏杆意思是此行不善。果然,马车进入头两个驿站时,镜头都是由篱笆向外张望,到第三个集结点,看似还在张望,但没过两秒,轨道车向后拖,视野开阔,原来是扇燃烧的篱笆,看到这里便明白,一车人正逐渐暴露在荒野中,紧接着马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车渡过河,印第安人的袭击如期而至。
即使如此,到最后福特也没有放弃门之意象。当印第安军队疯狗般紧紧咬住马车时,远边地平线骑兵队援军一字排开,随着冲锋号升起,浩荡迎着印第安军队冲杀过来。此时,马车朝着骑兵队张开的缝隙中穿过去,而后慢慢减速停住,就像溜进一扇正在关闭的城门,进得城来,便安全了。这时,我们又看见福特沾沾自喜地亮出他的终结招,镜头正对着近景处庞大的马车头,约翰·韦恩痞气十足地跳下马,掸掉衣衫上的灰尘。在他身后辽远背景处,没有实打实地表现骑兵队与印第安的拼杀,而是卷起沙尘暴,模糊一片,就像关上一道厚重城门,无言中让人舒了口气。 文明与野蛮并不总是剑拔弩张,就像《侠骨柔情》,虽然这里依然不乏残暴杀手,但人居环境总体来说还算开放和自由。两个种族间不像《关山飞渡》那样杀来杀去,而是力求微妙平衡,这是因为小镇初建成,文明正在形成,翅膀还没硬,体系无法自足,再用门啊、篱笆啊之类做边境,未免显得闭塞,对比之下,用长廊就好多了,开放,暧昧,浪漫,甚至还能坐在摇椅里和疑似凶匪者同看日出,关键是,有危险马上可以摸着墙脚闪进门去。
因此,任何发生在长廊里的事都不能简单理解,就连看似随机而发的约会也暗藏玄机。在《要塞风云》、《搜索者》和《水牛上尉》里,都有恋人在长廊里缠绵的剧情,如果考据细节,《关山飞渡》里克莱尔·特雷弗和约翰·韦恩两情相悦时,甚至下意识地由无遮蔽的菜园走进长廊。或许这就是福特对浪漫的认识,稍带危险地游走在社会外围,但却不能完全脱离,或称偷情更刺激。再回头看《侠骨柔情》,最后那段教堂起舞的高潮戏早已被无穷解构,但人们常忽视它由走廊开始。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亨利·方达像往常那样,从理发店懒散着逛回来,阳光投在木板地面上将明暗划开,他穿过狭长走廊,坐在熟悉的那根木柱前,望着拓荒队和他们的马车从镇子鱼贯而过,往刚建成的教堂方向进军。这股人流不仅是视觉上的运动,更变成为叙事动力:在队伍的推进下,沙尘乍起,观众错觉到镇子里的理发店、小酒楼当然包括长廊都被冲刷拆毁,而方达不自禁地被卷入洪流。至此,福特要说的话已经明白无误:方达由长廊走向教堂,参加舞会,就像古人修建祭庙的最后一道仪式,求天请神。后者将意念具象成实物,独立自在地矗立山巅,而修教堂起歌舞就等于补上要塞的最后一块砖,从此在这片西部荒漠中,又一个自给自足社会体系破土而出。
参考文献:
[1]孙美玮. 美国西部片的精神符码与美学特征[J]. 电影文学, 2012(8).
[2]Peter Cowie. John Ford and the American West[M]. New York: Harry Abrams Inc, 2004:15.
[3]雷雨晴, 张吕从. “野蛮”到“文明”的书写——论美国西部片的意识形态功能[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8).
[4]孫艳. 约翰·福特与美国西部片发展流变[J]. 电影文学, 2015(19).
[5]Alison McMahan. Alice Guy Blache: Lost Visionary of the Cinema[M]. New York: Continuum, 2002:133.
【关键词】:西部片;约翰·福特;边境;空间;符号
文明与野蛮:西部片戏剧矛盾的对立统一
西部片是指以十九世纪后期美国西部为背景,以讲述游牧牛仔和枪手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的电影类型片。[1]它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牛仔和枪手通常戴着牛仔帽、脖子上系着方巾,脚穿带马刺的牛仔靴,身披鹿皮衣。其它一些符号性角色包括北美土著人、土匪、律师、赏金猎人、不法之徒、士兵、移民、农民和农场主,以及普通的小镇居民。西部片经常会强调荒野的恶劣环境,动作场景通常发生在干旱、荒芜的沙漠或深山。在西部片中,广袤的地貌景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俨然成为西部片中最重要的辨识符号之一,这样的视觉形象已经沉淀变成美国民族神话的一部分,它经常被描述为“神话般的美国西部平原和沙漠景象。”[2]其它的符号性景观包括农场、边境小镇、酒吧、铁路和孤零零的军事要塞。除此之外,经常出现的情节套路包括在荒蛮边境修建铁路或者电话线;农场主保护他们的农场免受盗马贼的侵扰;骑兵与印第安土著的冲突;律师或者赏金猎人追踪他们的猎物等。这些高度符号化的情节有个共同的特点,即以文明和野蛮的冲突,作为贯穿全片的矛盾线索。[3]
西部世界的空间表意系统
在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中,他将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这条主线,与符号化的场景结合起来,构成了独特的空间表意系统。作为导演,他在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超过140部电影,他被认为是同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4]在西部片历史上,他首次将舞台推向“边境”这一独特的地域空间,边境的两边,分别是白人移民所代表的文明世界和北美土著人所代表的荒蛮世界。男主角通常会游移在两者之间。在荒蛮世界里,人们按照个人的、直接的或者私人的正义,即所谓的“边境正义”来构建社会组织,这些法则通常通过家族世仇或个人复仇的剧情来加以表现,它与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法律系统形成显著的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前者通常是开阔的沙漠,孤独的要塞、零星的农场、土著的村庄;后者则以规整的小镇空间为代表,文明所到之地,往往会以教堂为标志性建筑,此外还有商店、银行和学校。作为两者的过渡地带,往往是一些边境小村子,与镇子以教堂为中心不同,小村子往往以酒吧作为空间的中心,这里往往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它既不同于文明世界的法律,也和荒蛮世界的自然法则不同,这里有音乐、有女人、赌博、酗酒、斗殴和枪战,往往是戏剧性场景的发生地。
作为对比,导演巴德·伯蒂彻的西部世界里,小镇永远缺席,肥沃的绿洲是旅者唯一的栖居地,显然,他对自然是怀着敬畏的,他的作品无法代表西进运动的开拓精神;而到了萨姆·佩金法的西部,围墙环抱得墨西哥小村屡屡变成诱惑拓疆者的陷阱,在这里,文明和野蛮的冲突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暴力的无处不在;而塞吉尔·莱昂内将他暮日里沉睡的小镇变成迷宫,门窗背后永远藏着匿名枪手,他喜欢描述这些无名小人的“无价值的生命”。[5]约翰·福特与他们都不同,他将文明紧锁在小镇民宅中、骑兵要塞内、驿站、篷车或其他掩体里,更绝妙的是,荒原作为野蛮的象征,经常与这些掩体同时入画,等于用场面调度将移民者引入荒原,不动声色地营造张力。我们往往会在福特西部片中看到这样的画面,透过门框,摄影机从屋子里对着外边辽阔的沙漠,对福特来说,这不仅是他所有电影的主题,更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触动他生命内核最本质的情怀。
约翰·福特的西部空间
早在1917年,《关山飞渡》诞生前22年,《安邦定国志》前47年,福特拍了生平第一部剧情片《开枪射击》,这里就有多个镜头在门口取景,因为屋里屋外的强烈明暗对比,人物进出阴影给人带来巨大视觉落差。到1926年的《三个劫匪》,福特至少在三个不同地点延续这一拍摄习惯,先是骑马人勒绳悬停在燃烧的木屋前,摄影机就透过两扇冒着火焰的门板,凝视着他。然后是视点从篷车里伸出,隐约可见“三个劫匪”正躲在屋檐角落里。最后是个男人藏在小木屋里等着他的对手,透过窗栏,外边的火车呼啸而过。在这两部无声西部片中,如果说这些镜头有何深意,未免牵强,但倘若换成别人,也许不过就是个普通的构图,过了就完了,但福特偶然间尝试,下意识磨练,快感就这样轰轰烈烈席卷而来。所以,《搜索者》的开场是女人依在门口看远丘中的男人徐徐而来,闭幕是女人在同样地方看着男人离去。
在《关山飞渡》里,福特已经运笔娴熟。这其实是部以西部为背景的公路片,一行人驱车至洛兹堡,途经三个驿马站,其余时间都暴露在印第安人的势力范围,这三个驿马站都用篱笆与荒野隔开,这里篱笆的用意和门略有不同了,从质感上看中空脆弱,让人警惕灾难随时降临。就说马车第一次驶进荒原,因为迎头那半个纪念碑山谷抢去视野,很少人注意到近景出稀稀落落的几根烂篾片,其实这是个隐喻,就像中国人出远门都求个好兆头,镂空的栏杆意思是此行不善。果然,马车进入头两个驿站时,镜头都是由篱笆向外张望,到第三个集结点,看似还在张望,但没过两秒,轨道车向后拖,视野开阔,原来是扇燃烧的篱笆,看到这里便明白,一车人正逐渐暴露在荒野中,紧接着马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车渡过河,印第安人的袭击如期而至。
即使如此,到最后福特也没有放弃门之意象。当印第安军队疯狗般紧紧咬住马车时,远边地平线骑兵队援军一字排开,随着冲锋号升起,浩荡迎着印第安军队冲杀过来。此时,马车朝着骑兵队张开的缝隙中穿过去,而后慢慢减速停住,就像溜进一扇正在关闭的城门,进得城来,便安全了。这时,我们又看见福特沾沾自喜地亮出他的终结招,镜头正对着近景处庞大的马车头,约翰·韦恩痞气十足地跳下马,掸掉衣衫上的灰尘。在他身后辽远背景处,没有实打实地表现骑兵队与印第安的拼杀,而是卷起沙尘暴,模糊一片,就像关上一道厚重城门,无言中让人舒了口气。 文明与野蛮并不总是剑拔弩张,就像《侠骨柔情》,虽然这里依然不乏残暴杀手,但人居环境总体来说还算开放和自由。两个种族间不像《关山飞渡》那样杀来杀去,而是力求微妙平衡,这是因为小镇初建成,文明正在形成,翅膀还没硬,体系无法自足,再用门啊、篱笆啊之类做边境,未免显得闭塞,对比之下,用长廊就好多了,开放,暧昧,浪漫,甚至还能坐在摇椅里和疑似凶匪者同看日出,关键是,有危险马上可以摸着墙脚闪进门去。
因此,任何发生在长廊里的事都不能简单理解,就连看似随机而发的约会也暗藏玄机。在《要塞风云》、《搜索者》和《水牛上尉》里,都有恋人在长廊里缠绵的剧情,如果考据细节,《关山飞渡》里克莱尔·特雷弗和约翰·韦恩两情相悦时,甚至下意识地由无遮蔽的菜园走进长廊。或许这就是福特对浪漫的认识,稍带危险地游走在社会外围,但却不能完全脱离,或称偷情更刺激。再回头看《侠骨柔情》,最后那段教堂起舞的高潮戏早已被无穷解构,但人们常忽视它由走廊开始。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亨利·方达像往常那样,从理发店懒散着逛回来,阳光投在木板地面上将明暗划开,他穿过狭长走廊,坐在熟悉的那根木柱前,望着拓荒队和他们的马车从镇子鱼贯而过,往刚建成的教堂方向进军。这股人流不仅是视觉上的运动,更变成为叙事动力:在队伍的推进下,沙尘乍起,观众错觉到镇子里的理发店、小酒楼当然包括长廊都被冲刷拆毁,而方达不自禁地被卷入洪流。至此,福特要说的话已经明白无误:方达由长廊走向教堂,参加舞会,就像古人修建祭庙的最后一道仪式,求天请神。后者将意念具象成实物,独立自在地矗立山巅,而修教堂起歌舞就等于补上要塞的最后一块砖,从此在这片西部荒漠中,又一个自给自足社会体系破土而出。
参考文献:
[1]孙美玮. 美国西部片的精神符码与美学特征[J]. 电影文学, 2012(8).
[2]Peter Cowie. John Ford and the American West[M]. New York: Harry Abrams Inc, 2004:15.
[3]雷雨晴, 张吕从. “野蛮”到“文明”的书写——论美国西部片的意识形态功能[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8).
[4]孫艳. 约翰·福特与美国西部片发展流变[J]. 电影文学, 2015(19).
[5]Alison McMahan. Alice Guy Blache: Lost Visionary of the Cinema[M]. New York: Continuum, 20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