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知识树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从中央主题词发散出去,运用曲线、关键词、符号、颜色、图片等,形成一个完全自然的组织结构。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知识树”在数学复习作业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知识树;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65-02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美术教学中,构建生命化课堂,可以强化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就美术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做出了研究,希望能为美术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小学美术;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114-01 生命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生命的角度思考美术教学,发掘和成全学生的
摘要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为基础的内容,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奠基石。文章针对传统教学中识字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趣味性不够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趣味识字法;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076-01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对
摘 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也迎来了更加剧烈的变革期。如何对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更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所应解决的当务之急。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针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具体策略 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同样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这一原则,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发展的最佳教学内容。 关键词 以生为本;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的“学”则总是比较被动。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摘要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语文作文的水平要获得显著的实际提升,除了阅读能力与文字的掌控力以外,最为基础也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涨幅的即积累写作素材。这一方法在初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中,已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目前,为了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通常需要通过自行整理素材,然后硬性规定给学生背诵指标。这样的方法虽然较为节省时间,但存在缺乏针对性、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本文将探讨了一些更加灵活有效
摘 要 后进生是班级成员的一部分,如果教育不当,不但其本人不思进取,而且可能影响更多同学。所以后进生转化工作应该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此,形成了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如自卑、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不合群、经常违纪、屡教不改等。要教育、转化他们,教师就必须认真分析这
摘 要核心素养思想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新鲜教学理论,会推动课堂教学呈现综合化和全面化的状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思想意识,同时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思想背景下完成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针对性,完成阅读方式指引,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学艺术和文学欣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效率,保证阅读课堂整体
摘 要隨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当中被广泛应用。为此,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中学教师应当制定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宗旨并进行实践,才能为中学学生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课堂;信息技术;有效性;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同时德育教育的周期较长并不是单纯依靠某一门学科就可以完成的教育内容。而在初中教学中历史学科与德育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教育,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關键词初中历史学科;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事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够从较复杂的图形分解出最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