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前,点名时间CEO张佑刚刚结束在上海举行的“10×10大会”。在此期间,他发过一条朋友圈:真要说众筹,点名时间已经默默成为中国最大的股权众筹平台,半年内帮助22家硬件团队融资2.89亿元人民币。
这一直是张佑引以为傲的平台价值。不过,这一次,他显得谨慎许多,在众筹前特意加上了“真要说”三个字,因为点名时间已经在2014年8月宣布由智能硬件众筹平台转型为预售平台。
作为中国首个智能硬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一直被视为众筹行业的一面旗帜。从2011年7月正式上线到2014年8月宣布转型,点名时间开创的“中国式众筹”只持续了三年。
不过,这并没有吓退那些勇猛的市场挑战者,包括众筹网、京东在内的一批智能硬件众筹平台依然涌现。
中国式众筹
国外对众筹的定义是:融资者借助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或股权回报。而且在相当一部分众筹活动中,投资者不仅为项目融资,还积极参与项目实施。
2009年4月,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网站在美国纽约正式上线。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以专为具有创意方案的企业筹资为口号的网站,不仅开创了产品融资的新模式,更将众筹实践推向全球各地。
彼时,台湾出生、美国长大的张佑正在中国大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2011年,他决定做一个中国版的Kickstarter。同年7月,点名时间正式上线,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
实践中,张佑慢慢发现中国的众筹跟美国有很大差别,“这跟整个社会环境相关。”
对于中国这群执著于众筹的创业者来说,更大的问题在于用户对产品和创意的认知差异。“美国的众筹更关注产品的设计者、产品的创意,而中国的众筹,用户更关注产品好不好,实不实用。”众筹网合伙人王炜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很明显的对比是,一些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或者仅仅是创业者根据想法做出的样品,美国人觉得这个创意很厉害,就会愿意出钱。”硬创邦CEO张路也这么认为。作为一个为智能硬件创业者服务的平台,硬创邦专门在硅谷建立了中国智能硬件的展示中心。
“众筹产品在质量、发货时间等方面上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质量不过关、跳票的情况时有发生,美国用户大多会理解这种情况,而中国用户不会管那么多,质量有问题就退货,跳票就要求退款。”张路说。
他认为,中国用户把众筹当成了掏钱买东西,而不是买创意、买想法,而众筹的本意是用户愿意出钱去见证产品的诞生,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过程之中。
这种差异也促使更多的中国智能硬件团队转向美国市场,寻求众筹。
北京囡宝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兆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公司推出的智能无线路由器即将登录Kickstarter众筹,目标金额是250万美元,单台售价80美元。而在京东上,其众筹目标金额仅为2万元人民币,单价只有99元人民币。“我们有信心在美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鱼和水
如何形容众筹与智能硬件之间的关系?京东金融集团产品众筹负责人高洪偲和王炜炜给出的答案都是“水和鱼”。
“作为一种互联网化的大众融资模式,众筹为众多智能硬件创业者解决了产品进入市场的两个首要问题——资金和用户。”高洪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记者统计点名时间、众筹网、京东三家众筹平台发现,目前国内参与众筹的智能硬件项目团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缺少资金和市场经验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第二类是拥有充足资金和市场经验的成熟型公司;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是一些大公司专门成立的、以某类智能硬件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半创业型公司。
在上述三家平台上,创业团队均占到全部众筹团队的九成以上。
“资金是第一位的,没有资金支持,创意再好也只能停留在脑子里。”深圳岸泊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磊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智能硬件创业者,他所设计的智能配饰Betwine就是在点名时间上众筹成功,最终推向市场。
而对于成熟型公司来说,涉足智能硬件更多是一种战略投资。他们不缺资金,也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但对智能硬件产品的把握仍有欠缺。“众筹就像方向盘,能够验证产品的未来潜力,对于投资者很有帮助。”张路说。
以takee1全息手机引起业内关注的深圳钛客科技有限公司属于第三类众筹团队,是典型的半创业型公司。该公司营销总经理郑时红告诉本刊记者,参与众筹的产品与大众渠道预售的产品并不相同,众筹产品更讲求个性化、差异化。
“资金和市场我们都需要,希望通过众筹来验证个性化产品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可。”郑时红说,该产品9月28日在众筹网上线后,不到13分钟就达到了100万元的目标。
“以往智能硬件的售卖是传统的B2C模式,即商家先生产出来再出售。而众筹模式则是C2B模式,只有资金募集达标,项目才运作。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流产或者筹资到位,对于商家都是宝贵的市场经验。通过众筹平台,智能硬件创业者可以获得第一批高质量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帮助逐渐完善产品的质量和体验。”王炜炜说。
据本刊记者不完全统计,超过95%的众筹项目都获得了成功,有些甚至超出众筹目标上千倍。
放长线钓大鱼
尽管众筹模式引自美国,但中国式众筹与美国式众筹在运营模式上却截然相反。Kickstarter是佣金模式,即每一个在该平台众筹成功的项目需要将众筹目标金额的5%付给Kickstarter,算作平台服务费。
点名时间在2011年上线之初,也曾对每个众筹成功的项目收取10%的平台服务费。不过,这个制度在一年后即取消。张佑解释说:“要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如果没有给项目团队任何实质帮助的话,不想收费。” 点名时间由付费到免费的转变,为此后众筹运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调。无论是2013年2月上线的众筹网还是2014年7月上线的京东众筹,都声称全免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高洪偲和王炜炜均表示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过,张兆龙则说,在跟京东接触中,确实听说要收2%~3%的平台服务费。不过,他也表示,自己的项目并未向京东交付任何费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众筹平台即使不收取费用,也另有所图。”
对于京东这样比较成熟的电商平台来说,涉足众筹的目的更复杂,目光也更长远。高洪偲说,京东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希望打造整个智能硬件产业圈。
2014年2月,京东推出“JD ”计划,联合创客社区、众筹平台、生产制造商、技术服务商、内容服务商、渠道商等形成智能硬件产业共同体,搭建创新智能产品开放平台。
“众筹对于像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过众筹可以发现优秀项目,一方面可以选择性投资,另一方面可以与其销售平台对接,还可以增加用户的关注,提升品牌形象。”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10月,京东众筹平台的项目筹资成功率近90%,其中筹资百万元级项目八个,最近诞生的千万元级项目更是创下国内产品众筹规模之最。
而众筹网的目标则更加宏大。“依托这个平台,使创业团队从想法到产品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公司和团队为其服务。从产品原型到量产,到后来的用户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王炜炜说,众筹网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像淘宝生态一样的众筹生态。
转型的争论
2014年8月,点名时间对外宣布,放弃“众筹”转型为电商化的智能硬件限时抢购平台。面对争议,张佑态度坚定:“Kickstarter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众筹在中国肯定会失败。”
业内人士认为,点名时间的转型是由于资金问题。这一说法被张佑否认。转型后的点名时间很快获得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张佑说,这也证实了投资人士对于众筹模式不看好,“我做众筹时从来没有投资者找过我,但转型之后立刻就有了。”
张佑给中国式众筹总结出三大问题:第一,社会条件限制。比如,点名时间刚上线时照搬Kickstarter的模式,涉足领域包括出版、影视、音乐等多个方面。“但是在中国,出版、影视这些行业都是需要政府部门审批的,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自由众筹。”
而众筹网目前采用的正是这种全领域众筹。
第二,用户缺乏细分。在张佑看来,聚集在众筹平台上的用户分两类,一类是极客(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一类是大众消费者。“两种人的需求不同,极客更重参与感,而大众消费者则更注重产品质量,这两类人混在一起,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三,众筹平台在项目团队和用户之间缺少监督。“很多项目在众筹成功后出现各种状况,包括质量有问题、跳票等,平台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张佑看来,这些都是顽疾。早在2013年初,点名时间就放弃了全领域众筹,专注智能硬件。而在全面转型之后,点名时间更是将业务细分为预售和公测两大板块,预售针对普通消费者,公测针对极客。
同时,点名时间还严格设置了项目审批制度,实行淘宝式的付款监管制。“必须是用户收到货之后,钱才能打给项目团队。”张佑说,“对于一些好的智能硬件产品,点名时间会成为线上的总代理,对接合作的渠道,赚取产品差价。”这也是点名时间目前仅有的盈利点。
众筹网在今年年中也曾做过预售的尝试,尽管最终项目实现了目标金额,但跟团队的心理预期差别很大。“京东和淘宝做电商已经占据了市场,想要突破很难。”王炜炜说。
“现在京东和众筹网走的路线就是点名时间当初的路子,不会成功的。再过半年或者一年,它们肯定也会转型。”张佑说,那些还执著于众筹模式的平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转型、要么死掉。
这一直是张佑引以为傲的平台价值。不过,这一次,他显得谨慎许多,在众筹前特意加上了“真要说”三个字,因为点名时间已经在2014年8月宣布由智能硬件众筹平台转型为预售平台。
作为中国首个智能硬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一直被视为众筹行业的一面旗帜。从2011年7月正式上线到2014年8月宣布转型,点名时间开创的“中国式众筹”只持续了三年。
不过,这并没有吓退那些勇猛的市场挑战者,包括众筹网、京东在内的一批智能硬件众筹平台依然涌现。
中国式众筹
国外对众筹的定义是:融资者借助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或股权回报。而且在相当一部分众筹活动中,投资者不仅为项目融资,还积极参与项目实施。
2009年4月,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网站在美国纽约正式上线。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以专为具有创意方案的企业筹资为口号的网站,不仅开创了产品融资的新模式,更将众筹实践推向全球各地。
彼时,台湾出生、美国长大的张佑正在中国大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2011年,他决定做一个中国版的Kickstarter。同年7月,点名时间正式上线,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
实践中,张佑慢慢发现中国的众筹跟美国有很大差别,“这跟整个社会环境相关。”
对于中国这群执著于众筹的创业者来说,更大的问题在于用户对产品和创意的认知差异。“美国的众筹更关注产品的设计者、产品的创意,而中国的众筹,用户更关注产品好不好,实不实用。”众筹网合伙人王炜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很明显的对比是,一些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或者仅仅是创业者根据想法做出的样品,美国人觉得这个创意很厉害,就会愿意出钱。”硬创邦CEO张路也这么认为。作为一个为智能硬件创业者服务的平台,硬创邦专门在硅谷建立了中国智能硬件的展示中心。
“众筹产品在质量、发货时间等方面上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质量不过关、跳票的情况时有发生,美国用户大多会理解这种情况,而中国用户不会管那么多,质量有问题就退货,跳票就要求退款。”张路说。
他认为,中国用户把众筹当成了掏钱买东西,而不是买创意、买想法,而众筹的本意是用户愿意出钱去见证产品的诞生,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过程之中。
这种差异也促使更多的中国智能硬件团队转向美国市场,寻求众筹。
北京囡宝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兆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公司推出的智能无线路由器即将登录Kickstarter众筹,目标金额是250万美元,单台售价80美元。而在京东上,其众筹目标金额仅为2万元人民币,单价只有99元人民币。“我们有信心在美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鱼和水
如何形容众筹与智能硬件之间的关系?京东金融集团产品众筹负责人高洪偲和王炜炜给出的答案都是“水和鱼”。
“作为一种互联网化的大众融资模式,众筹为众多智能硬件创业者解决了产品进入市场的两个首要问题——资金和用户。”高洪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记者统计点名时间、众筹网、京东三家众筹平台发现,目前国内参与众筹的智能硬件项目团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缺少资金和市场经验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第二类是拥有充足资金和市场经验的成熟型公司;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是一些大公司专门成立的、以某类智能硬件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半创业型公司。
在上述三家平台上,创业团队均占到全部众筹团队的九成以上。
“资金是第一位的,没有资金支持,创意再好也只能停留在脑子里。”深圳岸泊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磊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智能硬件创业者,他所设计的智能配饰Betwine就是在点名时间上众筹成功,最终推向市场。
而对于成熟型公司来说,涉足智能硬件更多是一种战略投资。他们不缺资金,也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但对智能硬件产品的把握仍有欠缺。“众筹就像方向盘,能够验证产品的未来潜力,对于投资者很有帮助。”张路说。
以takee1全息手机引起业内关注的深圳钛客科技有限公司属于第三类众筹团队,是典型的半创业型公司。该公司营销总经理郑时红告诉本刊记者,参与众筹的产品与大众渠道预售的产品并不相同,众筹产品更讲求个性化、差异化。
“资金和市场我们都需要,希望通过众筹来验证个性化产品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可。”郑时红说,该产品9月28日在众筹网上线后,不到13分钟就达到了100万元的目标。
“以往智能硬件的售卖是传统的B2C模式,即商家先生产出来再出售。而众筹模式则是C2B模式,只有资金募集达标,项目才运作。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流产或者筹资到位,对于商家都是宝贵的市场经验。通过众筹平台,智能硬件创业者可以获得第一批高质量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帮助逐渐完善产品的质量和体验。”王炜炜说。
据本刊记者不完全统计,超过95%的众筹项目都获得了成功,有些甚至超出众筹目标上千倍。
放长线钓大鱼
尽管众筹模式引自美国,但中国式众筹与美国式众筹在运营模式上却截然相反。Kickstarter是佣金模式,即每一个在该平台众筹成功的项目需要将众筹目标金额的5%付给Kickstarter,算作平台服务费。
点名时间在2011年上线之初,也曾对每个众筹成功的项目收取10%的平台服务费。不过,这个制度在一年后即取消。张佑解释说:“要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如果没有给项目团队任何实质帮助的话,不想收费。” 点名时间由付费到免费的转变,为此后众筹运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调。无论是2013年2月上线的众筹网还是2014年7月上线的京东众筹,都声称全免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高洪偲和王炜炜均表示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过,张兆龙则说,在跟京东接触中,确实听说要收2%~3%的平台服务费。不过,他也表示,自己的项目并未向京东交付任何费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众筹平台即使不收取费用,也另有所图。”
对于京东这样比较成熟的电商平台来说,涉足众筹的目的更复杂,目光也更长远。高洪偲说,京东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希望打造整个智能硬件产业圈。
2014年2月,京东推出“JD ”计划,联合创客社区、众筹平台、生产制造商、技术服务商、内容服务商、渠道商等形成智能硬件产业共同体,搭建创新智能产品开放平台。
“众筹对于像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过众筹可以发现优秀项目,一方面可以选择性投资,另一方面可以与其销售平台对接,还可以增加用户的关注,提升品牌形象。”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10月,京东众筹平台的项目筹资成功率近90%,其中筹资百万元级项目八个,最近诞生的千万元级项目更是创下国内产品众筹规模之最。
而众筹网的目标则更加宏大。“依托这个平台,使创业团队从想法到产品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公司和团队为其服务。从产品原型到量产,到后来的用户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王炜炜说,众筹网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像淘宝生态一样的众筹生态。
转型的争论
2014年8月,点名时间对外宣布,放弃“众筹”转型为电商化的智能硬件限时抢购平台。面对争议,张佑态度坚定:“Kickstarter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众筹在中国肯定会失败。”
业内人士认为,点名时间的转型是由于资金问题。这一说法被张佑否认。转型后的点名时间很快获得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张佑说,这也证实了投资人士对于众筹模式不看好,“我做众筹时从来没有投资者找过我,但转型之后立刻就有了。”
张佑给中国式众筹总结出三大问题:第一,社会条件限制。比如,点名时间刚上线时照搬Kickstarter的模式,涉足领域包括出版、影视、音乐等多个方面。“但是在中国,出版、影视这些行业都是需要政府部门审批的,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自由众筹。”
而众筹网目前采用的正是这种全领域众筹。
第二,用户缺乏细分。在张佑看来,聚集在众筹平台上的用户分两类,一类是极客(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一类是大众消费者。“两种人的需求不同,极客更重参与感,而大众消费者则更注重产品质量,这两类人混在一起,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三,众筹平台在项目团队和用户之间缺少监督。“很多项目在众筹成功后出现各种状况,包括质量有问题、跳票等,平台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张佑看来,这些都是顽疾。早在2013年初,点名时间就放弃了全领域众筹,专注智能硬件。而在全面转型之后,点名时间更是将业务细分为预售和公测两大板块,预售针对普通消费者,公测针对极客。
同时,点名时间还严格设置了项目审批制度,实行淘宝式的付款监管制。“必须是用户收到货之后,钱才能打给项目团队。”张佑说,“对于一些好的智能硬件产品,点名时间会成为线上的总代理,对接合作的渠道,赚取产品差价。”这也是点名时间目前仅有的盈利点。
众筹网在今年年中也曾做过预售的尝试,尽管最终项目实现了目标金额,但跟团队的心理预期差别很大。“京东和淘宝做电商已经占据了市场,想要突破很难。”王炜炜说。
“现在京东和众筹网走的路线就是点名时间当初的路子,不会成功的。再过半年或者一年,它们肯定也会转型。”张佑说,那些还执著于众筹模式的平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转型、要么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