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qing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结合和被动的融入,而应该理解为一种主动的适应。信息技术的加入,将使原本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都得以扩充。这种和谐与自然的融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结合和被动的融入,而应该理解为一种主动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原本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都将得以拓充。这种和谐与自然的融合,最终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初中物理的学科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不仅需要对于概念和定义,已经实验过程进行记忆,还需要深刻理解物理原理。虽然说是一门理科学科,但却也包涵了文科学科的学习方式。“填鸭”式的将物理概念提出,并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使教师丧失教学成就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程的引入中,一般的有“直接式”、“复习式”、“习题式”等多种,而现在拥有多媒体后,课的引入方式也更为的多元化起来。特别是对于物理等自然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图片、音乐、视频等,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所学的课程中来。联系生活的这些多媒体辅助技术,让学生有了熟知感,同时又使学生看到了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这种新的引课形式打破了之前较为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讲解《电》这一章时,就采用了多媒体视频引课的方式,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电的来源》、《水电站的运转过程》、《我国电力的发展》等,虽然只是短短的5分钟时间,但是对于一个刚接触电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视频消除了他们对电的恐惧,能够在了解电以后去学习电,这将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最贴近生活的,是学生主动接受了的。
  二、模拟实验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物理学科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例如,“分子运动论”理论,“力”的概念,“磁场”的概念,电压的概念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
  比如,“分子运动论”,学生是看不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的,因此难以理解,可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过程;气体的扩散现象比较快,学生也能理解,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所发生的扩散现象,需要几天后才能看到现象,至于固体的扩散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这时,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加上“特技”,就能把这两个实验的现象很快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三、突破重点难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发展,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不易理解和接受,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推导和理解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去启发去诱导,用准确有趣的实验去演示,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突破这些重、难点,他们就能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更有利用实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例如摩擦起电,对这一原因进行讲解时就比较困难,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钠、镁、氯、碳等原子的结构进行播放,接着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让学生明白外层的8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当外层小于4个电子时,就会发生不稳定。因此,从分析不同的物质原子束缚电子,将摩擦时,电子能力弱就会失去电子带正电,这就降低了工作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
  四、利于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自始自终穿插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的阶段,这时的德育渗透尤为的重要。随着教育课程理念的更新,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说教模式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够全面。我们应该可以适时的使用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方式,而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一方面就显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重力势能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次引用火箭这一事例,运用多媒体视频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的科技发展,增加学生热爱科学的素养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利用视频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各学科中进行德育教育,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和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喻同模.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2]姜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0)
其他文献
找准市场定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市场运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县域经济状况人手,分析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层行经营的角度提出如何服务县域
(一)现金支付仍为结算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2005年1-12月,全州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27.02亿元,同比增加0.57亿元,上升2%,现金回笼量为23.03亿元.同比增加0.43亿元,上升2%,现金净投放量为3.99
【摘 要】在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中,课外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组成。而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针对增强小学生语文的课外阅读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列举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阅读能力;课外;小学生;策略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够平息自身的躁动,只余满腹书香。阅读,能够提升个人的素
本文通过对当前青海“三农”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行信贷管理工作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上的“倾听”,让学生明确倾听的目的,教师课堂进行灵活调控,争取多方面的积极配合,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激发;倾听兴趣;培养倾听习惯;发展倾听能力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
【摘 要】构建课堂内外相融合的新教学模式,要从理论、实践、技能、练习等方面综合考虑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特点入手,加强体育课堂内外的融合,打破体育锻炼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形成健康参与运动、坚持参与运动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内外;新模式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体育锻炼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潮流,运动已成为大部分人每天的“必修课”
2006年,西宁市商业银行继续将资金组织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年初就制定计划,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分解计划,落实任务,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开展储蓄营销活动,各项存款大幅
一、故障现象有1辆行驶里程14.3万km的2007款别克林荫大道2.8精英型,驾驶员反映车辆加速无力,出现故障时中央信息中心依次显示请检修发动机、TCS关闭、安全模式、动力下降,发动机
为提高我省现金收支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更好地为货币政策和货币发行服务,针对我省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回笼数额采用两库轧差法计算后,出现差额逐年加大的现象,近期,人行西宁中
建设“信用青海”,是省委、省政府优化全省投资环境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工作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