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诗歌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诗歌亮点
风,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怎么把这无形的风写得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呢?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不着急,我们来看看唐朝诗人李峤是怎么写风的。
李峤最大的秘诀就是用有形写无形。他用“叶”“花”“浪”“竹”四样常见的有形之物,写无形的风。
风有什么作用呢?“解落三秋叶”,秋风能令万木凋零,吹落树枝上的枯黄枝叶。你看,在秋风中,一片枯黄的树叶从枝头飘落,飘飘悠悠,仿佛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这就是风的力量。“能开二月花”,春风能让万花绽放,争奇斗艳。你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绿草如茵的大地,那万紫千红的花朵,那碧玉妆成的翠柳,不都是春风唤醒的吗?
风有什么力量呢?“过江千尺浪”,风过江面时,水面波浪汹涌,大浪滔天。真如苏东坡所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滔滔的白浪,我们是看得见、听得到的呀。“入竹万竿斜”,风吹竹林,只见竹子一片片歪倒,发出哗哗的响声。那倾斜的竹竿,那哗哗的竹声,我们也是看得见、听得到的呀。这就是风的力量!
用有形的事物,写无形的事物,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叫作形象思维。学习诗歌,学习语文绝对离不开形象思维。
诗歌故事
关于李峤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不过,这已经是李峤去世四十多年以后的事了。
唐玄宗很喜欢音乐,而且自己的水平也非常高。
戏曲行业至今还自称“梨园弟子”,并把唐玄宗奉为“祖师爷”,就是因为他在皇宫里成立了第一个专门的音乐机构“梨园”。
唐玄宗的平生乐事之一,就是和王公显贵、亲信大臣们一起欣赏音乐。
公元756年的一天,唐玄宗又和往常一样,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花萼楼,欣赏歌舞。
花萼楼就在长安城的皇宫中,排在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名楼之前,被称为“天下名楼之首”。这是唐玄宗喜爱的去处之一,他经常在这里举办宴会、饮酒下棋。
但这一次来到花萼楼,唐玄宗却似乎心不在焉——虽然音乐、歌舞都很优美,他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一个姑娘唱道:“……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满腹心事的唐玄宗听到这里皱了皱眉,问道:“这歌词是什么人写的?”
马上有人回答:“这是先朝宰相李峤的诗。”
这几句诗出自李峤的《汾阴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唐玄宗感叹了一句:“真是位大才子啊!”两行眼泪悄然流了下来。旁边众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敢随便插话。唐玄宗没有心情继续欣赏歌舞,中途就离座而去。
没过多久,唐玄宗的心事就揭晓了——他放弃自己的都城逃命去了。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唐玄宗之所以伤心落泪,是他心里清楚,长安很可能保不住了——长安城东边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潼关已经失守,安禄山的叛军攻陷长安只是时间问题……
诗歌拓展
古诗中运用形象思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何把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再来看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一首说理诗,写的是读书的体会,富有哲理。“读后感”我们都写过,就是写读书之后的感受,说读书的收获,比较抽象。可是诗人朱熹把读书的感受形象化了。你瞧:
“半亩方塘一鉴开”,表面是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实际上诗人想表达打开书本,就像来到镜子一样的池塘面前。
“天光云影共徘徊”,字面上说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上一起移动,实际上诗人是说打开书本,书本中的知识就像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样,在你眼前闪现,充满魅力,让人目不暇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字面上是问为什么那方塘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实际上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永远充满思想的魅力,那么他一定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保持学习的“源头活水”。用池塘永远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要让一个人的心灵永远清澈也必须有时时读书这个“源头活水”。
诗人朱熹真是形象思维的高手:用方塘比书本,用天光云影比多彩的知识,用清澈的池塘比清澈的心灵,用源头活水比不断读书、不断学习,这样的说理真是太精彩了,让人拍案叫绝。
在古诗中用有形写无形的例子还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人心中的忧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李白的忧愁我们都看到了,它有多长呢?有三千丈那么长啊!诗人用“三千丈”的白发写内心的忧愁,既形象又夸张,让人读了难以忘怀。
写忧愁的高手还有词人李煜,他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的忧愁竟然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连绵不断,那忧愁该是多么浩大、多么深沉。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诗歌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诗歌亮点
风,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怎么把这无形的风写得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呢?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不着急,我们来看看唐朝诗人李峤是怎么写风的。
李峤最大的秘诀就是用有形写无形。他用“叶”“花”“浪”“竹”四样常见的有形之物,写无形的风。
风有什么作用呢?“解落三秋叶”,秋风能令万木凋零,吹落树枝上的枯黄枝叶。你看,在秋风中,一片枯黄的树叶从枝头飘落,飘飘悠悠,仿佛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这就是风的力量。“能开二月花”,春风能让万花绽放,争奇斗艳。你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绿草如茵的大地,那万紫千红的花朵,那碧玉妆成的翠柳,不都是春风唤醒的吗?
风有什么力量呢?“过江千尺浪”,风过江面时,水面波浪汹涌,大浪滔天。真如苏东坡所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滔滔的白浪,我们是看得见、听得到的呀。“入竹万竿斜”,风吹竹林,只见竹子一片片歪倒,发出哗哗的响声。那倾斜的竹竿,那哗哗的竹声,我们也是看得见、听得到的呀。这就是风的力量!
用有形的事物,写无形的事物,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叫作形象思维。学习诗歌,学习语文绝对离不开形象思维。
诗歌故事
关于李峤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不过,这已经是李峤去世四十多年以后的事了。
唐玄宗很喜欢音乐,而且自己的水平也非常高。
戏曲行业至今还自称“梨园弟子”,并把唐玄宗奉为“祖师爷”,就是因为他在皇宫里成立了第一个专门的音乐机构“梨园”。
唐玄宗的平生乐事之一,就是和王公显贵、亲信大臣们一起欣赏音乐。
公元756年的一天,唐玄宗又和往常一样,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花萼楼,欣赏歌舞。
花萼楼就在长安城的皇宫中,排在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名楼之前,被称为“天下名楼之首”。这是唐玄宗喜爱的去处之一,他经常在这里举办宴会、饮酒下棋。
但这一次来到花萼楼,唐玄宗却似乎心不在焉——虽然音乐、歌舞都很优美,他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一个姑娘唱道:“……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满腹心事的唐玄宗听到这里皱了皱眉,问道:“这歌词是什么人写的?”
马上有人回答:“这是先朝宰相李峤的诗。”
这几句诗出自李峤的《汾阴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唐玄宗感叹了一句:“真是位大才子啊!”两行眼泪悄然流了下来。旁边众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敢随便插话。唐玄宗没有心情继续欣赏歌舞,中途就离座而去。
没过多久,唐玄宗的心事就揭晓了——他放弃自己的都城逃命去了。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唐玄宗之所以伤心落泪,是他心里清楚,长安很可能保不住了——长安城东边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潼关已经失守,安禄山的叛军攻陷长安只是时间问题……
诗歌拓展
古诗中运用形象思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何把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再来看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一首说理诗,写的是读书的体会,富有哲理。“读后感”我们都写过,就是写读书之后的感受,说读书的收获,比较抽象。可是诗人朱熹把读书的感受形象化了。你瞧:
“半亩方塘一鉴开”,表面是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实际上诗人想表达打开书本,就像来到镜子一样的池塘面前。
“天光云影共徘徊”,字面上说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上一起移动,实际上诗人是说打开书本,书本中的知识就像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样,在你眼前闪现,充满魅力,让人目不暇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字面上是问为什么那方塘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实际上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永远充满思想的魅力,那么他一定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保持学习的“源头活水”。用池塘永远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要让一个人的心灵永远清澈也必须有时时读书这个“源头活水”。
诗人朱熹真是形象思维的高手:用方塘比书本,用天光云影比多彩的知识,用清澈的池塘比清澈的心灵,用源头活水比不断读书、不断学习,这样的说理真是太精彩了,让人拍案叫绝。
在古诗中用有形写无形的例子还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人心中的忧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李白的忧愁我们都看到了,它有多长呢?有三千丈那么长啊!诗人用“三千丈”的白发写内心的忧愁,既形象又夸张,让人读了难以忘怀。
写忧愁的高手还有词人李煜,他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的忧愁竟然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连绵不断,那忧愁该是多么浩大、多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