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富有科学性的问题为抓手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那么,科学性的问题具有哪些特质呢?如何设计科学性的问题呢?
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1.提问要有一定的知识跨度
紧扣教学内容,抓住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把知识点串联成线,扩展成面,形成体系或一棵知识树。现在使用的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改变了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将课程内容分成了多个学习专题。教学时可打破课本体例限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多领域来掌握某一知识点。
2.提问要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通过一系列类似事件、现象的整合,帮助学生挖掘出隐藏在这些事件、现象背后的共同的东西。在讲到列强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时,设计:列强破坏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例还有哪些?为什么列强总要破坏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启发学生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剿杀义和团运动等事实中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列强害怕中国强大,希望能够长久侵略控制中国,于是总要勾结和扶植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由此可见,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只反封建或只反帝,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3.提问要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我们的提问并非要难倒学生,恰恰相反,难倒所有学生的问题不是好问题。过于浅显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过于深奥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源于教材稍高于教材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即能摘到果子”。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使他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利于能力提高。
二、问题要由浅入深,符合思维规律
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提问没有精心设计,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或不假思索,读读课本就能回答出,或不知问题所指云里雾里。问题要精心设计,选择最佳切入点,组织简明确切的表达语言,使学生能准确地领会教师提问的意图。假如要设计一组问题,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性,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缺乏逻辑层次的问题不能触发思维的兴奋点,不足以训练思维能力。
三、问题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探究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与初中生满足于历史故事的演绎不同,他们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关心自己的个性发展与未来设计,不再把自己的思维视野束缚于课本。基于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贴近高中生的实际,大胆地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引领学生以开放的视野去解读历史,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以史鉴今,以今证史;把历史与未来结合,以历史的眼光推演未来,以未来的思维反思历史;把历史与人生结合,以历史的智慧启迪人生,以历史的教训规避失败。教学中适当淡化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即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在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中我曾经设计过这样的一组讨论。19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及内部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施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使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除了学习资料上多少年不变的概括之外你还有哪些思考?虽然我们已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历史是不容假设的”这样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假设问题。比照俄、日改革成功经验,你帮维新派和光绪帝设计一下如何尽可能不触动慈禧太后如何减小阻力如何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从而使这场改革有可能成功。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这个设计的实施结果是异常的好。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思考并非都是幼稚的,恰恰相反,有的甚至是很有见地很有思想的。很难说,此时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们未来不是某个领域的改革者。
新课改,新课标,新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理念,而是一種崭新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科学的提问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
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1.提问要有一定的知识跨度
紧扣教学内容,抓住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把知识点串联成线,扩展成面,形成体系或一棵知识树。现在使用的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改变了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将课程内容分成了多个学习专题。教学时可打破课本体例限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多领域来掌握某一知识点。
2.提问要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通过一系列类似事件、现象的整合,帮助学生挖掘出隐藏在这些事件、现象背后的共同的东西。在讲到列强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时,设计:列强破坏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例还有哪些?为什么列强总要破坏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启发学生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剿杀义和团运动等事实中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列强害怕中国强大,希望能够长久侵略控制中国,于是总要勾结和扶植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由此可见,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只反封建或只反帝,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3.提问要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我们的提问并非要难倒学生,恰恰相反,难倒所有学生的问题不是好问题。过于浅显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过于深奥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源于教材稍高于教材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即能摘到果子”。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使他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利于能力提高。
二、问题要由浅入深,符合思维规律
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提问没有精心设计,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或不假思索,读读课本就能回答出,或不知问题所指云里雾里。问题要精心设计,选择最佳切入点,组织简明确切的表达语言,使学生能准确地领会教师提问的意图。假如要设计一组问题,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性,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缺乏逻辑层次的问题不能触发思维的兴奋点,不足以训练思维能力。
三、问题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探究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与初中生满足于历史故事的演绎不同,他们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关心自己的个性发展与未来设计,不再把自己的思维视野束缚于课本。基于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贴近高中生的实际,大胆地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引领学生以开放的视野去解读历史,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以史鉴今,以今证史;把历史与未来结合,以历史的眼光推演未来,以未来的思维反思历史;把历史与人生结合,以历史的智慧启迪人生,以历史的教训规避失败。教学中适当淡化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即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在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中我曾经设计过这样的一组讨论。19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及内部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施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使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除了学习资料上多少年不变的概括之外你还有哪些思考?虽然我们已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历史是不容假设的”这样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假设问题。比照俄、日改革成功经验,你帮维新派和光绪帝设计一下如何尽可能不触动慈禧太后如何减小阻力如何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从而使这场改革有可能成功。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这个设计的实施结果是异常的好。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思考并非都是幼稚的,恰恰相反,有的甚至是很有见地很有思想的。很难说,此时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们未来不是某个领域的改革者。
新课改,新课标,新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理念,而是一種崭新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科学的提问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