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疼痛评估与护理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护理是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护士在癌症疼痛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护理,可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07-02
  
  
  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近几年来,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和处理[1]。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统计,国外每年确诊的1000千万余例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中、重度疼痛,接受治疗的患者中50%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70-80%伴有疼痛。国内:癌症疼痛的发生率51.1%左右,其中早期30%,中期50.6%,晚期66.4%。有24.5%的疼痛患者没有得到任何治疗,其中20%患者忍受中、重度疼痛[2],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现将癌症疼痛的评估和护理综述如下。
  1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协会(ISAP)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3]
  2 癌症疼痛的评估
  2.1 评估原则:以患者本人的描述为准,将患者的主诉作为评估疼痛强度的主要依据并记录,患者行为和生命体征为评估疼痛的辅助依据[4]。
  2.2评估方法[5]
  2.2.1WHO四级疼痛分级法:0级 无痛 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2.2.2数字评分法(NRS))用0-10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评分。适用于疼痛治疗前后效果测定对比。
  2.2.3Wong- Banker 由6个卡通脸谱组成,从微笑(代表不痛)到最后痛苦哭泣(代表无法忍受的疼痛)。适用于任何年龄,特别是老人、小孩及表达能力丧失者。
  3 影响癌症疼痛控制因素
  3.1 与医务人员有关
  3.1.1 对疼痛评估偏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許多医务人员在患者提出疼痛存在或要求镇痛时才给予处理,对疼痛的评估缺乏主动性。往往认为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合评估,导致护士常常低评患者的疼痛[6]。
  3.1.2 缺乏癌痛治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对三阶梯止痛知识了解不够,对疼痛的分级及疗效的评价不等,疼痛相关知识在护士中的普及严重滞后等。
  3.2 与患者有关
  3.2.1对疼痛表述不充分: 许多患者把癌痛简单地归结为病情恶化的症状,思想负担大。担心医护人员“治标忘本”,而不愿充分表述自己的疼痛感受,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
  3.2.2 不愿使用镇痛药: 镇痛药是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镇痛手段,应用得当可使90%以上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3.3担心麻醉药成瘾: 护士过分担心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其实癌痛患者出现成瘾的现极为罕见,特别是吗啡的口服缓释制剂,其用药后血药浓度平稳,无波峰波谷现象,长期用药不成瘾。只是随着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随之增加[7]。究其原因是混淆了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耐药性、依赖性的概念,于是护士尽量拖延给药时间或不给药而阻碍了有效疼痛控制。
  3.4缺乏护患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可获取正确信息及资料。疼痛评估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患者对疼痛的描述,护士与患者缺乏交流,往往是影响疼痛正确评估和有效镇痛的障碍。
  4 癌症疼痛护理对策
  4.1加强护理人员的疼痛教育,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4.1.1护理观念的更新: 迅速有效地减轻癌症患者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因此,护士应尽力提高癌痛的护理水平。设法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4.1.2正确使用镇痛药: 认真做好疼痛评估,按时足量给药并做好护理记录。及时观察镇痛效果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有效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4.1.3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全面的疼痛评估应从患者的主诉、生理、行为方面综合评估[8]。所以,要认真听取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姿态、被迫体位等。护士只有掌握评估技能,才能准确地评估疼痛,及时为患者止痛。
  4.2给药护理: 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所推荐的“三阶梯疗法”给药的5个原则[9]:(1)口服给药特点是方便、经济,可免除创伤性给药不适,又能增加患者的独立性。(2)按阶梯给药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3)个体化给药凡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满意镇痛的剂量。(4)按时给药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使止痛药物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并保证疼痛的连续缓解。(5)注意具体细节对用止痛药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4.3 芬太尼透皮贴剂疗法护理: 贴膜每3日更换1次,粘贴部位应为躯干或上肢无毛发平坦区,清洁并干燥皮肤,启封后立即使用,务必使要膜与皮肤粘贴平整、牢固。更新下一贴时另换它处。
  4.4 癌症疼痛的非药物护理:针灸止痛、冷热敷、按摩、触摸等松弛技术引导想象、音乐疗法等。
  
  5癌症疼痛的家庭护理
  5.1心理暗示疗法: 此法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可结合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们如何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他增强生活勇气,认真完成一日三餐和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5.2 放松止痛法: 全身松驰可以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可以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或者叫病人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吸气与呼气,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5.3 物理止痛法: 通过刺激疼痛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作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
  5.4 转移止痛法: 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乐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事后要闭目静坐2分钟;也可根据病人的爱好,选放一些快声调的音乐,让病人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拍打、拍手等动作;还可让病人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说一段相声乐取。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目的。
  6 癌症疼痛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床研究认为,癌症患者大多数伴有恐惧、焦虑、怀疑、绝望等负性心理[10],因此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支持极为重要。(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忧郁和痛苦,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摆脱疼痛意境或淡化疼痛意念。(2)强调良好的心态在治疗中的作用。保持患者的自尊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列举被治愈的病例,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建立疼痛宣教手册,使宣传工作更加有效。(4)争取家属的配合,家属的态度是稳定患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重视家属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作用。(5)注意力转移,对早期持续性疼痛,可采用听音乐、下棋、打扑克、看电视等。此外,催眠术、体育锻炼、气功、按摩、热敷、皮肤刺激等方法,均可引起转移和分解反馈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
  7 总结
  癌症患者的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的常见症状,持续而剧烈的疼痛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激和情绪紧张又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积极探索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手段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系统全面地评估、记录疼痛,改变自身的观点,学习新知识,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镇痛措施,从而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麦桃香,吴娜影,谢春梅等 癌症患者疼痛和社会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08
  [2] 李玲,陈彩云,肖素梅 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World Health Digest 2008
  [3] 新编护理学基础
  [4] 葛轶群,邓伟雄等 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 广州医药,2007
  [5] 新编护理学基础
  [6] 朱金玲,陆月梅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
  [7] 张爱英,白桂云 癌症疼痛的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2006
  [8] 蔡伟萍,黄叶莉 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杂志, 2005
  [9] 临床肿瘤护理学
  [10] 孙宁 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006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随之而来各种并发症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剖宫产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病例也明显增多。如观察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势必造成产妇死亡率上升的恶性后果。笔者结合自己临床护理经验,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观察、护理措施等作出如下归纳,旨在提醒同行重视剖宫产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的严密观察、正确处理和护理,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关键词】剖宫产; 难治性大出血; 临床观察;护理
期刊
【摘要】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25例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对其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育锻炼可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胰岛素消耗减少,从而提高疗效。  【关键词】运动疗法;老年性2型糖尿病;护理方法; 康复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小儿头皮穿刺因易于固定,体位舒适,便于保留,不影响其他诊疗和护理,是小儿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但由于小儿的合作性差且头皮静脉浅薄,加重穿刺成功的难度,故正确的穿刺技巧是操作成功的关键,下面就个人穿刺体会做以下交流。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护理  【中图分类号】R10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93-01      1 护士良好
期刊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农药,大多属剧毒类。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侵入人体,与胆碱酯酶(ChE)结合成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原有活性,出现一系列中毒表现。2008-2010年,我院急诊科对48例急性中毒患者成功地实施了急诊救护,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14~67岁。男性患者多为接触性中毒,女性患者多为口服中毒,其中敌敌畏2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中存在的心理感受,采取措施以减轻常学生负性心理,完成实习目标。方法:通过对进入精神科实习的183位学生实习结束后书写实习心得和对老师进行评价,让学生抒发实习中的情感和表达实习的心理状态。结果:对学生的心得体会对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临床精神科实习的教学质量,护理本科生在实习结束后,均顺利完成实习目标。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心得;分析;对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整体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实施LC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术后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例在术后住院时间,腹胀,切口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LC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必要措施,其效果优于传统基础护理。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223
期刊
【摘要】  总结了17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知识宣教、生活护理、放松训练、生活方式的改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等,认为全面、安全、有效、对症的护理在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症; 焦虑/抑郁; 放松训练;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期刊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患者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发生过敏性反应的情况及处理,预防及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0 年7月—2011年6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138名患者共输注单采血小板587次,5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发生率为9.7%,其中主要的过敏性反应为皮疹。结论: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过敏反应,但通过治疗及护理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期刊
【摘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作者对住院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整体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住院病人;精神分裂症;自杀;分析 护理  【中图分类号】R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93-02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20——50倍,约
期刊
【摘要】   总结 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各种潜在风险,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安全的护理体会。主要措施为: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控制,进行感染的护理预防及监测;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指导,风险告知制度;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定期对机器进行检查、维护、消毒和保养。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明确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职责范围,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