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将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有20例为实验组,19例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实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在20例病患中有10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10例病患实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复位,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显露骨折端,根据骨折情况行股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对对照组实行髓内钉进行治疗,将骨折复位,插入髓内钉,打入合适的加压螺钉,随后在X线下调整位置,拧入远端两枚加压锁钉。
结果:在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方面实验组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各有不同的适应情况,需要根据病患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锁定钢板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51-02
随着人口步入老龄化以及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锁定钢板(LCP)或者是髓内钉(PFN)进行治疗[1]。这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锁定钢板又较为可靠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钢板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对于股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外侧壁粉碎性骨折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本次实验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其中有2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分布在45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5.3)岁,有18例骨折部位发生在左侧,有20例发生在右侧。这些病患中绝大多数均是由于外部撞击、挤压等导致的骨折。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有20例为实验组,19例为对照组。在所有病患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先对病患进行对应的检查及伤肢牵引处理。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实验组实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在20例病患中有10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10例病患实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复位,再粗隆顶端从远处做纵向切口,使骨头暴露,使用双皮质来固定放置的钢板,具体需要根据病患的骨折情况来决定固定的位置。对对照组实行髓内钉进行治疗,在选取的18例病患中有11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7例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同样使用牵引床进行复位,之后以同样的方法将骨头暴露出来,在粗隆顶端中间位置放入髓内钉至股骨髓腔,通过C型臂X线机对髓内钉进行观察调整位置,经套筒向头颈内保持前倾15°角置入2枚导针,透视下调整导针位置及深度,置入2枚拉力螺钉,锁定远端螺钉。放置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本次实验主要需对病患的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方面实验组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主要存在两种治疗的方法,一种为锁定钢板治疗,另一种为髓内钉治疗。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针对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尤其适用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严重粉碎、粗隆部骨折累及冠状面劈裂骨折、骨髓腔狭小、畸形等情况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骨折部位可以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使骨折端的板和钉能够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角度,而并非依靠骨面与钢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固定点。这使得其整体的稳定性较高,有较好的抗剪切能力,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螺钉出现松动的现象。对于髓内钉这一治疗方法而言,其股骨头承担的重力线距相对应锁定钢板要短得多,力矩小。髓内钉对于内侧和股骨距是否完整要求相对锁定钢板较低,并且PNA头颈内为双螺钉固定,可以对旋转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髓内固定对于固定非稳定骨折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较为理想,尤其是小粗隆股骨距内侧不能很好职称的不稳定骨折。
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各有不同的适应情况,需要根据病患骨折类型、骨质情况、年龄及经济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波,沈光银,贾志贤,等.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26~527
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将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有20例为实验组,19例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实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在20例病患中有10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10例病患实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复位,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显露骨折端,根据骨折情况行股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对对照组实行髓内钉进行治疗,将骨折复位,插入髓内钉,打入合适的加压螺钉,随后在X线下调整位置,拧入远端两枚加压锁钉。
结果:在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方面实验组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各有不同的适应情况,需要根据病患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锁定钢板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51-02
随着人口步入老龄化以及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锁定钢板(LCP)或者是髓内钉(PFN)进行治疗[1]。这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锁定钢板又较为可靠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钢板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对于股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外侧壁粉碎性骨折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本次实验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患38例,其中有2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分布在45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5.3)岁,有18例骨折部位发生在左侧,有20例发生在右侧。这些病患中绝大多数均是由于外部撞击、挤压等导致的骨折。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有20例为实验组,19例为对照组。在所有病患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先对病患进行对应的检查及伤肢牵引处理。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实验组实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在20例病患中有10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10例病患实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复位,再粗隆顶端从远处做纵向切口,使骨头暴露,使用双皮质来固定放置的钢板,具体需要根据病患的骨折情况来决定固定的位置。对对照组实行髓内钉进行治疗,在选取的18例病患中有11例实行全身麻醉,其余的7例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同样使用牵引床进行复位,之后以同样的方法将骨头暴露出来,在粗隆顶端中间位置放入髓内钉至股骨髓腔,通过C型臂X线机对髓内钉进行观察调整位置,经套筒向头颈内保持前倾15°角置入2枚导针,透视下调整导针位置及深度,置入2枚拉力螺钉,锁定远端螺钉。放置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本次实验主要需对病患的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手术进行的时长、出血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长以及X线暴露的时长等方面实验组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主要存在两种治疗的方法,一种为锁定钢板治疗,另一种为髓内钉治疗。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针对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尤其适用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严重粉碎、粗隆部骨折累及冠状面劈裂骨折、骨髓腔狭小、畸形等情况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骨折部位可以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使骨折端的板和钉能够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角度,而并非依靠骨面与钢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固定点。这使得其整体的稳定性较高,有较好的抗剪切能力,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螺钉出现松动的现象。对于髓内钉这一治疗方法而言,其股骨头承担的重力线距相对应锁定钢板要短得多,力矩小。髓内钉对于内侧和股骨距是否完整要求相对锁定钢板较低,并且PNA头颈内为双螺钉固定,可以对旋转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髓内固定对于固定非稳定骨折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较为理想,尤其是小粗隆股骨距内侧不能很好职称的不稳定骨折。
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各有不同的适应情况,需要根据病患骨折类型、骨质情况、年龄及经济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波,沈光银,贾志贤,等.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26~527